成岩——坚定的石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yq721 读博是件快乐的事,因为认真做学问自然能创新

博文

个人与组织之风险的融合

已有 4268 次阅读 2009-5-29 15:33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领导, 融合, 三种视角, 个人风险, 组织风险

其实,科学网就是一个虚拟的研究生院。我是这里的研究生,而我的导师之一就是武夷山老师。在《践行“三种视角”的一点感悟》请武老师审阅后,我又获得了一个新的题目:践行的话,除了“一一对应”外,还要争取打通;比如,个人往往厌恶风险,只接受时空遥远的风险。那么,个人如何将组织的合理风险观纳入进来呢?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也许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反思。已经是这样了,那么我在此只能向武老师以及科学网的众位朋友汇报一点点前期工作之基础上的感悟。

首先是我自己将个人风险观与组织风险观的融合。

圣严法师的《真正的快乐》讲解的非常清晰:做事情时不在意个人名利的得失,追求能为他人尽心做好事情,就会获得永恒的快乐。蔡英忠老师在《庄子》动画里也说:读书有读书的好,劳动有劳动的好,做成事情有做成事情的好,总之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其好处,尽情享受这些好,方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确确实实的在“助人”中获得了快乐,远远超越我被通知考上大学,被通知免试读博所带来的喜悦。圣严法师与蔡英忠老师只是用直白的话将我一直以来心中的信念明晰罢了。

您觉得,我还有个人风险的担忧吗?“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已经是我的做事基本手段,而现在要做的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进而保证能够有效的应对各种新问题。所以,我完全成为组织里的一员,放在那里,我都愿意尽职尽责的做好,只求能够充分相信我,让我去做好它。

已然是这样,组织的风险就是我个人的风险了——“机制上兼容、政治上可接受”,其实没有这些个风险,我的激情又该往哪里去释放呢?

其次,我只能是浅显的谈一谈本科生团队里,本科生个人的风险与组织风险的融合方法。

从娘胎里出生,直到我们懂事,那些年生命的各种风险其实都是无私的父母所承担。而我的这些队员们,对于研究,对于项目的执行等等,其实都是“初生者”,必须得消耗我的精力手把手的教授了。所以目前为止研究与项目执行上的风险都是我在承担,第二步是让他们分析风险,思考如何应对风险,第三步则是让他们独立承担风险,掌握处理方法。

说句老实话,当初将这些队员招进来,我所给予的承诺是:让他们免试研究生成功,并进入到我所在的课题组。带着他们做项目,就要消耗他们很多学习时间,而他们的同学则可以认真复习那些可以保证加分的考证,比如软件设计师、计算机四级等等。他们短前的个人风险是跟着我是否能够免试读研?而较长的风险是呆在我们课题组读研能否为他们找到一份好工作。

没有勇气,浮躁的学生一定会去掂量的;但是这六个人确实带着“豪赌”的心态参加到团队中。毕竟他们是我从年级前四十名中挑出来的,有36个人就不敢去承担这个风险。我被他们的信任所感动,那么我怎么可能不顾及他们的这些风险呢?

所以,我目前的个人的一个感悟是,对于一个组织,一个团队,融合团队个人与组织的风险,最关键的是团队领导人:这个领导人首先有没有组织风险与个人风险相融合,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第二点则是,这个领导者必须顾及团队成员个人风险与组织风险的协调,理解团队队员的个人风险,以一种服务的态度将队员个人的风险考虑到组织风险中;第三点则是,领导者务必有一种凝聚力,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将个人风险寄托在他身上可靠,进而能够一身轻的将全部精力专注于组织的工作中去。

我们的团队是一种科研性质的团队,当个人风险与组织风险融合时,技术角度所阐明的风险观就不会成为难题考验我们的。

以上算是自己的一点不成熟想法,还望老师们给予指正。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9417-234889.html

上一篇:读“廖晓义”——成为其受教者
下一篇:存一份童真,返老还童

2 刘进平 郭磊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