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别闹”:看《赤壁》(下)有感

已有 7348 次阅读 2009-1-8 23:33 |个人分类:我也说文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电影, 赤壁, 文脉

 

听说《赤壁》(下)上映了,由于《赤壁》(上)留下的好印象,急匆匆地跑去看了。老实说,《赤壁》(下)比《赤壁》(上)拍得好,表现在故事性强了、场面浩大而且避免了血腥。一个历史电影,没有故事性就没有历史的深沉,渲染血腥就违背现代美学,吴宇森确实是个现代好导演。

作为现代导演,《赤壁》(下)还认真把握着美国电影的倾向,女性主义和同性恋情结。电影中,特别突出了孙尚香和小乔。在孙尚香的勇敢和小乔的睿智比较下周瑜、诸葛亮都有些黯然失色。至于刘、关、张和赵云,人物更显得灰暗了。这对于奥斯卡那些女性主义的评委来说,无疑是个兴奋点。影片的另一个兴奋点就是周瑜与诸葛亮的配合默契,那种超乎兄弟情意的感情,具备现在奥斯卡电影美国文化特点。

颇具匠心的情节,孙尚香深入敌营:女性主义、同性恋情结、惊险和爱情故事

然而在电影的轰轰烈烈后面,却给人带来一种遗憾,那就是文脉的混乱。公元5世纪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名著《文心雕龙·章句》中写道:“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此处“文”指文采,是外显的东西,“脉”指思想,是内蕴的精气。现代意义上的文脉是这里脉注的文化内义,文化精神。艺术精品需要有文脉清晰和稳定,偏偏《赤壁》(下)在文脉上出了问题。

在《赤壁》(下)的下半部分,就要开战了,美丽的林志玲以小乔的身份来到了曹营,以和平主义的理念劝说曹操罢兵。最后在她和平主义的感召下,孙权、刘备也唱了一曲《捉放曹》。没有华容道也没有关云长的什么事。再最后,是画蛇添足的再最后,她对牵走荆楚名字萌萌的诸葛亮说,希望不要让萌萌加入战争,为电影添了一个和平主义的尾巴。和平主义有什么不好?当然好。问题是它与电影原有的文脉不一致了。在《赤壁》(上),曹操不顾汉献帝和孔融的担心生灵涂炭考虑而发动了战争,刘备宁愿妻儿丢失也有带上逃难的百姓,周瑜认真教育侵犯百姓利益的将士,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或者说仁义精神,他们抗争的正义性张扬,仁义或者说人道主义成为了文脉。在《赤壁》(下),在备战的情结中,这种仁义精神仍然是脉注的内义。然而小乔的一番和平主义的举动,从根本上否定了周瑜一方的正义性。特别是,小乔在与曹操一边喝茶一边宣扬和平主义时,西风转成了东风,东风与于周郎便,不敢进攻的孙刘联军进攻了,从而把孙刘的正义性确确实实嘲笑了一遍,也给小乔的和平主义说教彰显出虚伪。外文绮交没有向内义脉注转成,结果跗萼相离了。电影的精神感受矛盾重重,整个电影给人一种痛苦的感觉。

按说吴宇森是大导演,他不应该不知道一个艺术作品文脉的一致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赤壁》(下)的这种情况?因为作为中国人的这些导演们在追随奥斯卡奖。女性主义、同性恋情结和和平主义是奥斯卡近年的文化倾向。中国人在电影思想上不知道创新,一直在追逐奥斯卡奖,在模仿,模仿当然只能导致中国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爬行。”这样《赤壁》(下)只能落入二流艺术品了。可惜。顺便说一句,电影《梅兰芳》好像起得了突破,使得它向奥斯卡迈了一步。

实际上,“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爬行”的模仿文化潮流在科学界更为流行,科学评价唯SCI,对国内科学家不信任,对早期回国的也不够支持了。研究问题,突出炒冷饭。这样没有思想创新的模仿创新只能使得中国对诺贝尔奖长期处于可望而不可即。

在《赤壁》(下),曹操与小乔调侃时,曹操说:“别闹!”然后把持不住自己,与这个女人“闹”了一会婚外恋。结果延误战机,83万人马毁了。真是当局者迷。对中国科学、中国艺术现在也是到了该当头棒喝:“别闹”的时刻了。

   

                                                                                                                                                  

小乔用曹操的爱来威胁曹操,闹了一闹。如果没有“东风与于周郎便”,它就没有起到嘲笑和平主义和爱情的功能。




轻松驿站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11-209289.html

上一篇:元旦,亲戚从农村来
下一篇: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讨论:导师问题

6 刘玉平 吴雄斌 李万峰 李阿根 曹聪 chenll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