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宇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xyeco 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政策,环境经济政策

博文

教学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建议(一)

已有 4616 次阅读 2009-11-7 18:11 |个人分类:教学科研随想|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教学, 研究, 质量, 本科

      第一,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培养一批精于教学的教学能手。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要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有同志提出,对于一些工作量大的课程,大家轮流来讲授,这样能保证工作量分配公平,避免矛盾发生。有同志认为,类似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类专业基础课,要让每个老师尤其是有科研兴趣的老师轮流来上,通过上课这种方式来夯实教师自己的经济学功底。这种安排不能适应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刘文典先生,精研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庄子,他本人就终身讲授《庄子》,不讲其他无关课程。要根据教师个人的特长,使其在3-5年的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内专门讲授1-2门课程。有科研特长的教师,专门讲授与自己研究领域相近的课程。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专门讲授自己能胜任的实务性质课程。这也是斯密的劳动分工论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有所得。

      第二,大胆地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教研教改活动并不是简单地将老师召集到某个会议室,围绕某个问题,你一言我一句地开个讨论会。这种会议,多半流于形式,会虽有议,但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真正的教研教改活动,应该是在课堂现场,在教学环节之内,由任课教师自己来组织学生进行,甚至不需要其他老师来观摩。比如统计学课程,教师可以根据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这四个知识环节,组织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某个社会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并撰写分析报告的社会实践。再比如“国际贸易风险管理”课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国际贸易纠纷案件,让学生围绕这些案例开展讨论,甚至是安排学生模拟进口方、出口方、第三责任方开展辩论赛,从而使其对与此案件相关的贸易实务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对于理论性课程,要更多地采用研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科研苗子的需要。比如“产业经济学”课程,可要求学生应用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研究电力行业和交通行业的产业组织问题,然后开展讨论。对于实践性课程,要丰富课堂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现在的一些实习实验课程,请企业老总来做个几个讲座,再由学生提供一个调查报告,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这种课堂的创新空间还很大。比如“国际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成招标方和投标方,由学生自己制作标书,由学生自己来评标。一个相关的问题是,我们可依托的校外教学实习单位太少了,校企合作开拓不够,不能做到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观摩,不能经常性地请一些贸易企业高管来给本科生做专题讲座。

注:本文是笔者在单位“科学发展观与教学研究型学院建设”讨论会上的发言稿。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53-269300.html

上一篇: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下一篇:教学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建议(二)

3 罗帆 苗元华 dulizhi95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2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