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多地暴雪引发事故:被忽视的2017年变冷预测

已有 1942 次阅读 2018-1-8 15:18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拉尼娜, 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超级灾害链, 2017年变冷

多地暴雪引发事故:被忽视的2017年变冷预测

                                杨学祥

 

关键提示:我在201726指出,2000-2035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8-2019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9-2020年可能为太阳黑子谷年,2020年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符合流感流行的主要条件,流感可能在2017年孕育,在2018-2019年流行。

2017年拉尼娜正在发生,2018年初寒潮暴雪正在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六大相关条件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1808.html

全球变暖的过度喧嚣导致人们对气候变冷的忽视。

 

相关报道

多地暴雪引发事故专家:需加强冬季公共安全隐患排查

2018-01-08 12:19:00 天健网

  连日来,大雪“光顾”多个省份。一些地方因暴雪出现公共安全事件。

  继安徽省合肥市发生积雪压塌公交站台事故后,多个地方发生积雪压塌建筑物顶棚事故。

  13,四川省冕宁县一加油站顶棚被积雪压塌,一辆小汽车被死死压在下面。经民警紧急救援,所幸无人伤亡;14830许,湖北省安陆市黄家湾菜市场彩钢瓦大棚由于突降大雪被压坍塌,将正在买菜卖菜的数十名群众压在柜台之间的缝隙里。当地消防、公安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将13名被困群众救出。

  最近发生的几起积雪压塌建筑物顶棚事故,皆因暴雪突至引发,敲响公共安全警钟——隆冬时节,恶劣天气时有出现,再加上春节将至,人员活动、资源调配频繁,种种因素交织增加公共安全隐患。

  “在冬季,人群往往会向室内集中,相应的密度就会增加,这给室内建筑物带来了很大的公共安全隐患,尤其是火灾。而在室外,滑雪场所、道路交通、大型集会活动等也存在相应风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教授、安全与职业卫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任国友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学主任唐钧看来,在冬季,六个方面的公共安全与服务隐患必须重视:交通事故隐患,冬季容易出现大雪大雾等自然现象,春节前夕又会出现返乡潮;春节前盗窃、抢劫、金融互联网诈骗、传销诈骗等财产隐患;传染病、突发疾病、并发症及其他冬季常见疾病隐患;日常食物供给隐患,春节前夕聚会增多、外出就餐增多,难免发生食物中毒、假冒伪劣食物等事件;旅游服务与安全隐患,一旦旅游景点未做好高危风险的事前防范,就会威胁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等问题;医疗供给服务等风险,寒冷冬日和春节前夕的疾病爆发、伤亡事故发生后,一旦医疗物资供给不足,会出现治疗不及时等问题。

  对于冬季,尤其是春节前夕的公共安全问题,应如何排查隐患风险,防患于未然?

  任国友认为,公共安全事件的有效应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多个层面努力。

  “在政府部门层面上,要把建筑物火灾的排查放在第一位。冬季自然条件特殊,限制了建筑物承载的能量,因此要加大对火灾等方面隐患的排查力度。同时,交通运管部门要注意对道路交通隐患的排查,根据冬季路面结冰情况、车辆数量、车辆拥堵程度等具体条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基层政府机构和企业安全部门的执行力需要切实加强,应多招收具备安全工程专业背景的人员从业。”任国友说,在企业层面上,要加强对自身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针对冬季特殊用电高峰和取暖季,采取较为特殊的方式进行排查,尤其是供暖供气类型的公司。

  任国友认为,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媒体和政府部门要创新安全教育宣传方式。例如,每年针对安全领域的不同主题进行实际的深入宣传,而非一拥而上,追求大而全。

 

  “在社会公众层面,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文化意识,尤其是对生命的重视,共同塑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任国友继续分析说,“我们不仅要加强线下的风险管理,还要加强相应事件在网络平台上的排查,特别是加强舆情走向监测,及时处理非理性言论,正确反映社会正能量。”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认为,恶劣天气、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因其带来的伤害却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前提是相关部门要注重平时的严格执法,采取多种措施排查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对已经受损的公共设施应抓紧时间进行抢修和维护,对没有受损的公共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http://news.hexun.com/2018-01-08/192180848.html

 

被忽视的预测:2017年变冷 2023-2025年更冷

已有 1521 次阅读 2017-10-11 16:2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2016年和1998年最热比较:2017年与1999年同样变冷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21 15:02  

2016年和1998年最热比较:2017年与1999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谁是谁非9年内见分晓:2017年变冷,2025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2008年就预测了2014-2016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9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2014326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2015125指出,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年的最热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已有 2379 次阅读 2016-4-25 05:48 

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1,杨学祥2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长春  130026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  130026

 

  要: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2004200520072012年印尼48.5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2016-2020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拉马德雷冷位相,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173.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

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285.html 

杨冬红,杨学祥。直面巨灾预防: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高建国:2016-中国防灾减灾之路,气象出版社,2016:201-209.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1093722.html

上一篇:寒潮蓝色预警:未来三天吉林广东等局地降温超10℃
下一篇:8日拉尼娜指数接近峰值:2018年1月8日晚报

2 钟炳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