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寒潮早来今冬会不会很冷? 今冬异常气候可能多(转载及点评)

已有 4716 次阅读 2009-11-5 07:3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厄尔尼诺, 低温冻害, 冷冬, 暖冬

寒潮早来今冬会不会很冷? 今冬异常气候可能多
news.longhoo.net来源:金陵晚报 2009-11-4 16:42:57 评论 进入论坛 [ 字号:大 中 小]   【龙虎网报道】两场冷空气前后脚来到,酿成四十年来最强的寒潮,一下子将南京打入“冷宫”,虽然寒冷只是短暂的几天,但是过山车似的天气骤降,让人们不约而同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天感到担心,极度的冰寒,大范围的雨雪,这些最近几年冬天出现过的极端天气是否会在今年重演,早来的寒潮是不是就是今冬寒冷的讯号?

  今冬寒潮会不会更凶猛?

  尽管南京曾在1972年10月20日就出现过寒潮,对于南京来说,今年寒潮到来的节奏还不算异常,然而对于全国来说,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就爆发如此大规模的寒潮则是三十年一遇,而寒潮带来的大幅度的降温更是四十年来最强的。

  冬天还没有到来,寒潮就如此凶猛,那么等真正的冬天来到之后,会不会将南京一举拖到冰天雪地之中,气象专家表示,冬季寒潮的强度和一年中首次寒潮的强度没有太大的关系,今年冬天会不会出现更凶猛的寒潮,还要看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近年来,不少冷空气的势力主体都在北面,不愿南下,因此会否有更强的寒潮袭来,目前还不好说。

  今冬会否出现严重冰冻?

  才刚刚步入11月,南京就创下0.2℃,接近冰点的低温,随着季节向冬季迈进,气温的一步步下降,会不会出现2008年年初那样大范围的低温冰冻天气?

  对此气象专家表示,目前还无法给出准确的冬季气候预测,有人认为,冬前打一棒,冬后没指望,指冬季前期偏冷,冬季来到后反倒不冷,也有人认为冷空气的势力是逐渐增强的,后来的冷空气的实力肯定还会追加,今年寒冷也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已在今年6月份发生,从理论上来讲,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中国出现暖冬的几率比较大,但是并不能将厄尔尼诺和暖冬简单画上等号,有的厄尔尼诺年份,南京也曾出现过冬季气温偏低的情况。

  今冬异常气候可能会多

  虽然厄尔尼诺并不能给今年冬天南京是暖是冷做出直接的判断,但是在专家眼里,它却是一个强信号,它出现的年份,世界的年际气候将变得异常。

  面对着厄尔尼诺的继续发展,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日前在他们的网站发布了全美12月至明年2月的冬季气候展望,他们认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冬季气温,将普遍高于往年平均值,而南部气温将低于正常年份,且降雪量较大。

  在英国,气象部门表示,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有可能会使英国变得更加炎热而干旱,并可能对英国和西北欧产生其他不可预见的天气影响。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气象局上周表示,厄尔尼诺将导致下半年澳大利亚东部到中部地区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包括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将遭受天气干燥影响。

  而对于南京来说,专家认为,今冬是暖是冷还有待冬天结束后再作判断,但是目前的天气状态和厄尔尼诺都已带来一个信号———那就是今年的冬天,天气不会那么平稳,天气的极端变动和异常气候可能会多。
http://news.longhoo.net/gb/longhoo/news/nanjing/dushi/userobject1ai1031261.html
                        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最新报告表明,“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10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10月4日,美国大豆落叶率79%,收割进度15%,作物优良率67%,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中国的冷冬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3-9]。

2007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2007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2008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6]!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年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8]。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9]。

参考文献

1.    吴玲,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冷冬”。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2.    孙晓飞。中信建投:USDA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2009年10月13日14:54来源:和讯特约(和讯财经原创)。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267893.html

上一篇:甲流传播能力为季节流感4倍 流行周期至明年3月(转载)
下一篇:地震信息:青海大柴旦今早5时56分发生里氏5.1级地震

1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