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的困惑与NP理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2205 平常心是道

博文

关于系统观与系统论的对话,2017年4月

已有 637 次阅读 2023-12-3 07:48 |个人分类:智能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查有梁:@柳渝,您们的文章信息量大!有创新的观点!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研究真正对于人类未来有影响的理论和科技成果!交流非常重要!只有众多人的智能碰撞,才可能产生智慧的闪光!预祝有更多创新的思想!


中国有一句话: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人工智能,有30年,在控制论的启发下诞生,又有30年,在信息论的促进下发展,新开始的30年,现在,应当是在系统论的指引下深化。


钱学森认为:“三论就是一论,系统论。我在80年代的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钱学森看了之后,提出批评。我接受他的批评和建议,又在第二版时,改为《系统科学与教育》。得到钱学森的肯定。钱学森晚年,研究《大成智慧学》。他的研究步伐,超前啊!


钱学森不满意教育学,认为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不深,因此,难于真正解决问题!他专门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80年代《华东师大学报》上。他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其理论基础非常重要!钱学森这是导致他后来提出钱学森之问的一个重要原因。


柳渝:@查有梁,谢谢鼓励!是的,交流非常重要,但同时需要培养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人工智能这一领域,否则很可能潮流过后就剩下不了什么了。


但是理论到底该落脚在什么地方?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或许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而这些思路之间又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故不是个人能完成的工作,需要交流、合作,彼此慢慢理解。


您特别强调系统论高于控制论与信息论,那么与西方传统学术中的系统论相比,大体上说,钱先生的系统论有没有什么特点和不同?


查有梁:您提出的问题,很有讨论的价值,有深度研究的价值。


钱学森提出的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将系统学,作为基础科学,将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列为技术科学。这意味着,控制论、信息论是解决战术问题,而系统学是解决战略问题


他对于科学体系的看法,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钱学森提出的思维科学,又将信息学列为基础科学,讲人工智能列为工程技术。现在,我们正在讨论的《智能科学和技术》,已经不仅仅是钱学森晚年提倡的《思维科学》了!钱学森如果看到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他会有创新的见解。这是需要大家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维纳提出《控制论》,是在解决电网的自动控制这个问题开始,以解决防空高炮的自动控制为核心问题为背景。信息论是为了解决通讯系统的问题而提出理论。目前,人工智能因为解决机器深度学习,使得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引起世界关住!机器深度学习应用了系统方法。包括了直觉思维的原理!使得机器智能,更加逼近超越人类智能。有许多过去需要人类用数年完成的智能工作,机器智能在极短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本来就是电子计算机的优势所在。升到哲学层次。我们大家讨论人类认识论机器认识论的个性、特性、共性,这是有重大意义的研究问题!


战术问题战略问题”“基础问题”“理论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哲学问题,等等不同方面来研究智能科学技术,正是大家有兴趣的问题。


纽约老熊:各位,我来唱一个大大的反调。如果过于沉湎于系统论这样的大框架但是又找不到切入的点,恐怕是于事无补于人有害。切记!


柳渝:@纽约老熊各位,我来唱一个大大的反调。如果过于沉湎于系统论这样的大框架但是又找不到切入的点,恐怕是于事无补于人有害。切记!对理论持谨慎的态度是必要的,但是在未对理论与实践有深入了解前不能简单排斥一方,否则会一叶障目


柳渝:@查老师,您说:钱学森提出的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将系统学,作为基础科学,将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列为技术科学。这意味着,控制论、信息论是解决战术问题,而系统学是解决战略问题


这与西方目前学术思想中系统论的观点基本一致:系统论高于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我进一步想问的是:与西方学术思想的系统论相比,基于中国传统思想的系统观有什么不同?


对此,我们追本溯源到还原论,而还原论又可典型表达为笛卡兒在谈谈方法(Discours de la méthode)”中提出的四条原则:

第一条,凡是我没有明确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除了清晰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

第二条,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第三条,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就连那些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第四条: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枚举各种可能,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此译文,来自王太庆先生的译作,加上我对照原文的一些修改。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22490-1412211.html

上一篇:简介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下一篇:皮尔士的真值-函数分析和真值表的起源

4 李升伟 尤明庆 李剑超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