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登山,有上坡也有下坡,留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nxinsheng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2001-2006)华南农业大学(2006-)

博文

院士

已有 5439 次阅读 2009-12-6 20:32 |个人分类:学术|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院士

近日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2009年新增院士名单已公布,科学院新增35名院士,工程院新增48名院士。华农今年工程学院罗锡文教授当选为工程院院士,至今华农有罗锡文和卢永根两位工程院院士。

罗锡文,男,1945年出生,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1970年7月至1979年8月在贵州省铜仁县农机厂工作,1979年8月至1982年6月在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后留校至今。1987年4月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5月晋升为教授,1993年12月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7年10月至1988年7月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州立大学进修,1988年8月至1989年7月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进修,1992年6月至1996年5月任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系主任、工程技术学院院长,1996年5月至2006年5月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农业机械学报》编委,并是ASABE、AAAE、CIGR、ISTVS、ISTRO等国际学术组织成员。

    主要研究领域:1.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与规划;2. 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重点研究水田激光平地机、水稻工厂化育秧、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和蔗田深松耕作关键技术;3. 精细农业关键技术,重点研究3S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农情信息快速采集技术、机器视觉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和精细农业作业平台。

卢永根

  卢永根 1930年12月生,作物遗传学家。广东花都市人。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60年代初研究稻作遗传资源,划分我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型和气候生态型。70年代后,从事水稻遗传学的研究。根据矮生性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把我国现有主要籼稻矮源分为2类4群。对水稻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进行基因分析,发现它们的育性恢复基因是相同的Rf1和Rf2。Rf为不完全显性,有剂量效应。栽培稻的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最少由6个基因座的花粉不育基因控制,提出“特异亲和基因”的新概念。首次建立原产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的粗线期核型。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稻的遗传资源、稻的经济性状遗传、稻的雄性不育遗传和栽培稻的杂种不育性遗传等方面。1997年获“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1998年获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1980年至1982年公派赴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留学。1983年5月晋升教授,1986年7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二、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生物学部副主任。1983年11月至1995年5月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他长期从事水稻遗传研究。曾协助丁颖院士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专著(科学出版社,1978)。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进展。特别是他和他的助手张桂权教授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他迄今已出版专著2部(同别人合作),译著1部,在国内外发表科学论文130多篇。1997年他荣获“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1998年获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3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他以“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爱国情怀献身于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为我国农业的教育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植物系统分类学、区系地理学等传统学科增选的院士很少,期待这些学科不久有新院士的诞生。

中国植物分类学的院士(学部委员) 转载

  1  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盦。江西南昌新建县人。植物分类学家,中国植物学的奠基人,中国生物学的创始人,享有世界声誉的植物学家。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正大学校长。毕生从事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是继钟观光后的又一位大规模植物标本采集者。一生发表植物学论文140余篇,发现一个新科6个新属和一百几十个新种。1946年底收到郑万钧寄来的薛纪如从四川万县磨刀溪采到的水杉枝、叶、花、果标本,进行研究并确定,它与日本古植物学家三木茂在1941年发表的两种植物化石同为一属植物。1948年4月与郑万钧共同发表给以新的种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这一发现使世界植物学界为之震惊。1954年他出版了《植物分类学简编》,该书内容翔实,在植物分类原理一章中,驳斥了苏联李森科关于物种的见解。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2钱崇澍 (1883.11.11-1965.12.28),植物学家。浙江海宁人。1914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理学院,后又在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国最早发表了有关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地植物学和区系学的著作;对兰科、荨麻科、豆科、毛莨科等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种;对中国的许多植物科属分类、森林植物及一些地区的植物区系和植被做了深入的考察,采集了大量标本;与胡先骕等植物学家创建了中国早期的植物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编写中国第一本大学生物系教科书《高等植物学》。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3吴征镒,植物学家。原籍江苏仪征,生于江西九江。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论证了我国植物区系的三大历史来源和15种地理成分,提出了北纬20° -40° 间的中国南部、西南部是古南大陆、古北大陆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的观点;主编的200万字《中国植被》是植物学有关学科及农、林、牧业生产的一部重要科学资料;组织领导了全国,特别是云南植物资源的调查,并指出植物的有用物质的形成和植物种原分布区及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主编了若干全国性和地区性植物志。最近,提出了“东亚植物区”的概念,认为是一最古老的植物区;还提出了被子植物起源“多系—多期—多域”的理论。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4    陈焕镛     1890年7月12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新会。191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森林学院,获硕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1年1月18日在广州逝世。
    曾任金陵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林学系、生物系主任及理学院院长,农林植物研究所所长兼广西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第一任主编。中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创建了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建成中国南方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创办我国第一份用英文出版的植物学刊物《中山专刊》;对华南植物进行大量的调查、采集、研究,在木兰科、樟科、壳斗科、绣球花科、苦苣苔科、桦木科、胡桃科及裸子植物的分类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先后发表了100多个新种、10多个新属,其中为纪念植物学家钟观光而命名的木兰科孑遗植物“观光木属”和裸子植物“银杉属”在植物学分类上有重大意义;领导主编了《中国植物志》、《广州植物志》和《海南植物志》等专著。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5     秦仁昌 (1898.2.15-1986.7.22),植物学家。江苏武进人。1925年获金陵大学理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早年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领导云南金鸡纳和橡胶宜林地勘察和育苗造林工作。毕生致力于蕨类植物研究,为中国蕨类学之父。 1940年发表《水龙骨科的自然分类》,将占真蕨种数90%的一个十分庞杂的水龙骨科划分为33科,249属,震动了当时国际蕨类学界并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因而获荷属印尼隆福氏生物学奖。编著了第一本中国植物志和许多专著。1978年修订发表了1954年设计的中国蕨类植物系统,为全国各标本馆采用,所建立的科相继为国际同行所接受。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6    郑万钧 (1904.6.24-1983.7.25),林学和树木学家。江苏徐州人。1923毕业于南京江苏第一农校林科。1939年获法国图卢兹大学博士学位。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在森林地理学和树木学研究中,深入调查、考察与进行定位试验,用动态的观点研究森林生态、林木生理、树木生长及林业经济指标,提出科学经营林业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倡导实验森林地理学;根据树木外部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鉴别树种,研究树种的环境条件、生活习性、适应性能和利用价值,主要经济树种在不同地区、海拔成片栽植,研究生长发育规律,创立了实验树木学;组织编写了中国树木志等重要学术专著;命名了100余个树木新种和三个新属。1948年与胡先骕先生联合发表的活化石―水杉,被世界植物学界誉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科学贡献之一。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7    张肇骞 (1900.12.1-1972.1.8),植物学家。浙江永嘉人。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代所长。擅长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区系研究,特别是对菊科、堇菜科、胡椒科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中国华南地区植物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由一个单一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机构扩办成包括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协调江西、湖南、福建、广西、广东等华南地区的植物学研究工作。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8    林  镕 (1903.3.27-1981.5.28),植物学家。江苏丹阳人。1928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真菌学研究开拓者之一。30年代起从事高等植物分类学研究,是我国菊科、旋花科和龙胆科植物系统分类的奠基者。50年代曾参加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编写了《水土保持手册》,为黄河综合治理和黄土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主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中国植物志》菊科编写,编著了《中国植物志》第74、75、76(1)和76(2)卷册,发现了菊科重羽菊属及各类植物的新分类群百余种。为我国菊科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9    俞德浚 (1908.2.1-1986.7.14),植物分类学家和园艺学家。北京人。 193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植物园首任主任。早年从事植物资源调查和植物标本的采集工作;对中国高等种子植物,特别是蔷薇科、豆科、秋海棠科的分类与分布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对园艺植物起源和品种分类、植物引种驯化、栽培选育有较深入的研究;参与了中国许多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推动了植物园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的奠基者。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0    洪德元,植物学家。安徽绩溪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在玄参科、桔梗科和鸭跖草科植物分类和系统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出了多个属的新系统,发现8个新属、50多个新种;《婆婆纳族的分类和进化》运用了新方法,提出了起源和进化的新观点,建立了该族的进化系统;对毛莨科、桔梗科和百合科的细胞分类学和物种生物学研究有新发现;1990年出版的《植物细胞分类学》是世界上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为植物细胞分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1    王文采,植物分类学家。山东掖县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毛茛科、荨麻科、紫草科、苦苣苔科等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发现20新属,约550新种。根据他揭示出的演化趋势,对翠雀属、唐松草属、侧金盏花属、铁线莲属、楼梯草属、苎麻属、石蝴蝶属和唇柱苣苔属的分类系统作了重要修订。建立了赤车属、微孔草属、后蕊苣苔属、吊石苣苔属的分类系统。根据96科植物分布区的分析,划分出东亚植物区系的7种分布式样和3条迁移路线,推测云贵高原和四川一带可能是被子植物在赤道地区起源后向北扩展中形成的一个发展中心。发现云南东南、广西和贵州南部的岩溶地区是世界上苦苣苔亚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拥有此亚科的全部5族,及42属,210种,并认为此岩溶地区是此亚科的原始分化中心。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2333-276580.html

上一篇:校庆记

1 王汉森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