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zoMEMoir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enyuan6756 清谈误国 实学兴邦

博文

亚洲的尽头——爪哇游记之三

已有 6328 次阅读 2011-1-3 18:1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游记, 印尼, 日惹, 爪哇, 克拉囤

水宫Taman Sari    
  步出王宫向西走过一个街区,按照从旅游中心领来的地图看该是水宫了,可是并不像有正门,几个当地人看到我们犹豫,走上前来想充当向导,我们跟着其中一位穿过一片工地,沿着十分粗糙的路标指示拐进小巷,又走过一片垃圾场,场上插满怪异的稻草人,再向前看只是一面巨大的断壁残垣,越看越觉得不对,怕是遇到强迫购物的情况,我们于是谢绝了这位导游,原路返回又绕行了几百米,终于看到水宫的售票处。 
  也许是因为之前的不快经历,水宫给人印象不佳。建筑粗糙,也少有可供欣赏的细节,不过倒挺上镜。水宫包括一些人工水池与水上建筑,按照事先查过的资料,如下一处叫做Umbul Winagun,应当还有更大的人工湖。登高四望,园内已经被民居占了大半,也没有什么指示。走回检票处一张手绘的地图,看了更让人迷惑。细想那个导游想引导我们前往的断壁残垣,应该就是另外一片遗迹了,可能当地人还有正门以外的入口,不去想了,我们坐公交前往下一处目的地——普南班兰神庙。 

 

 普南班兰
  普南班兰是兴建于九世纪的印度教神庙,是印度建筑在东南亚传播过程中的又一杰作,即使有卡久拉霍和吴哥窟珠玉在前,普南班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色。
 和婆罗浮屠一样,外国游客从专门的待客厅进入,付比本国公民高十倍的门票,好处是可以享用一杯免费的咖啡,进入园中,我们先被一阵妖异的乐音吸引,走近看时,却是当地人在进行一场名为Traditional Jathilan 的仪式,两个少女似乎中了邪,狂吃狂舞,精神陷入迷乱。挨了一记鞭子,仆身在地,一番符咒后,被众人搀扶出去。是不是有意安排的表演未可知,那种“出神”状态下的舞姿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回过身来再看神庙,整个建筑群耸立在一个方形平台上,包括八个神祠,中央最为高大的供奉 毗湿努(Candi Visnu),南北两个次高的供奉 梵天 (Candi Brahma)和 湿婆(Candi Siva),这三个主神祠的围廊上都刻有反映印度教史诗 罗摩衍那 的叙事浮雕,每个主神祠对面又安排一个略小的神祠,供奉主神的坐骑。在平台入口处还安排了两个功能未明的Candi Apit。 八座神祠犹如一丛巨大石笋破土而出,相互辉映,更显壮观。 

 

    神祠的锥状造型是通过四壁不断向外探出的棱实现的,中部以上开始逐渐收束,杵状的装饰物层层涌出,远望建筑轮廓好像一丛燃烧的火焰。游览的时候天色由云转晴,建筑物不断的变幻着色调。普南班兰遗址中还包含两个规模较小的建筑遗址,黄昏降临,我们在看到了另一处遗迹后走出公园。 

 哇扬皮影 Wayang Kulit 
   在日惹的最后一个夜晚观看了哇扬皮影,演出地点在Sonobudoyo博物馆。
   场地中立一面幕布,幕后坐着操偶人(dalang),一个甘美兰乐器班子,外加五位雍容的老妇伴唱。甘美兰一阵丁丁当当响,老妇人咿咿呀呀地顺次唱起来。幕布上先是三棵大树(gunungan),故事开场后三位主要人物登场,大树移作背景,在故事起承转合的时候也用它来做一些调度。皮影动作很少,主要是操偶人用爪哇语的长篇说书。最后有些许打斗(观众也只剩我一个了),结束时场景恢复三棵树,全剧在老妇人们软绵绵的乐音中落下帷幕。 

    哇扬皮影至今在印尼仍然相当流行,她的故事来源于印度史诗与古代爪哇传说,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表演形制与独特造型风格。人物大多有尖长的鼻子与上肢,面部表情遵循严格的脸谱,善恶一望便知。由于缺少最基本的译文与介绍,这场两个小时的演出对于外国人来说确是耐力的考验。好在整个场地四面开放,若想拍几张照片,听听当地的民间说唱,也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游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785-400286.html

上一篇:亚洲的尽头——爪哇游记之二
下一篇:山中七日——婆罗洲纪行之一

2 张婷婷 杨文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