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赵洪钧:“证”概念的演变

已有 1927 次阅读 2019-1-18 08:50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证概念, 演变, 辨证论治 |文章来源:转载

摘要“证”概念的争论,源于其不断演变而多歧。《内经》中的“证”字义为证验。自《伤寒论》开始,“证”的内涵加深,外延也开始放大,有病证并提的趋势。此后,愈至晚近,中医愈重视辨证,“证”的概念也愈宽。舍去“证”的概念,不讲辨证论治,意味着中医自我否定。

明清以来,整理出了作为纲领的“证”。“证”的含义有四个。最浅层的“证”的概念,就是症状;辨证论治时所得之“证”,是对患者当时的病位、病性或病机的综合判断;纲领“证”是最基本的中医病性或病理概念;“证”还可以代替病。

近年来,关于“证”概念的争论特多,有关见解常常非常玄奥且众说不一,大有愈争愈晦之势。

大约因为“证”走入误区,近年有人提出,用“审机定治”取代“辨证论治”,言下之意是用“病机”取代“证”1似乎“辨证论治”原来就是误区。

还有的人,不承认“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说他们从来没有证的概念,看病时从来不讲什么辨证论治。假设如此,不但持续数十年的“证”实质研究要全盘否定,流 行半个多世纪的中医辨证论治特色说也要彻底推翻。看来,很有必要自纯中医角度讨论一下“证”概念及其演变供各方面参考。

一、“证”的最浅层概念

为使问题简化,本文先从最容易取得共识或最容易说清的“证”说起。

试看当代《中医内科学》教材目录列有咳嗽、自汗、盗汗、心悸、不寐、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等等,显然这些都是症状或病人的主诉。这无疑是最容易说清的或 最浅层的“证”概念。就是说,疾病过程中,机体的一切机能和形态异常引起的自我感觉和他觉异常都可以称作“证”。统编《中医内科学》无疑代表着主流中医界 的共识和权威。——黄字是对上文的进一步说明,若为节省篇幅而尽量简短,即删去。我们认为,对上述目录所列不必做什么玄奥的、学究式的解释。简言之,这些 “证”就是症状。

可能有人说,上举目录所列不见“证”字,其实目录中还有哮证、喘证等。显然是因为哮、喘各一个字,才加上“证”字以便念起来顺口,而咳嗽、呕吐等都是两个字,习惯上不再加证字,实际上还是证。

看看《中医妇科学》和《中医儿科学》的目录,情况和《中医内科学》也差不多。

其实,把症状称作“证”和病一起来讨论是中医临床奠基作的传统。试看《金匮要略》的目录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 病脉证并治、黄疸病脉证并治、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即便自纯中医角度看,以上所列也只有肺痿、肺痈、胸痹算是病,其余 都是症状,也就是证。——可删。

二、《内经》和《难经》中的“证”

当代《中医内科学》目录中的“证”就是症状,不等于中医典籍中最早出现的“证”字,也是我们今天理解的症状。

今《内经》中,只有一个“证”字,见于“七篇大论”的《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全句是:“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2文中气、病、证、治并举。王冰注此句就以表里证解“证有中外”。不过,今学界公认唐代之前的《内经》没有七篇大论,故可以说,唐代之前《内经》中没有 “证”字。不过这不等于说那时的《内经》完全没有“证”概念。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 气虚宜掣引之。”(3其中就提到了血实、气虚,只是没有加上“证”字而已。

《难经》第十六难专讲辨证,说:“持其脉须别其证”。其中不用“辨”字,而用“别”字,而且只讲五脏病的内外证。”“辨”和“别”义通,当代汉语常用“辨别”一词。

文中所说“证”,指什么呢?试看其论肾:“假令得肾脉,其外证面黑,善恐善欠;其内证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气,少腹急痛,泻利下重,足胫寒而逆。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

对照其余四脏的内外证,外证指面色和表情。内证指切腹所见的动气和疼痛部位。总之仍指症状,但不是各病的全部症状,也不是病性判断,而是重在医生诊察(特别是切腹)所见。

三、仲景的“证”概念

《伤寒论》出现以前,已有《平脉辨证》(见仲景自序)专书。“辨证”成为中医术语约从此始。“证”也从此受到空前重视。

今《伤寒论》各篇,均冠以“辨XX病脉证并治”。所以,说仲景首创辨证论治体系,毫不勉强。辨证论治的本意就是仲景的本意,即辨病、辨脉、辨证、辨治。把“辨治”改为“论治”,也很通。现在常用“辩论”一词。古时“辩”与“辨”可通用。

“证”在《伤寒论》中是何含义呢?请综看其中含有“证”字的条文。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6条)

“证象阳旦……病形象桂枝”(30条)

“太阳病,桂枝证……”(34条)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1条)

“二阳并病……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48条)

“下之后,复发汗……无表证……”(61条)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条)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101条)

“……柴胡证仍在者……(103条)

“……此本柴胡证……”(104条)

“……此非柴胡汤证……”(123条)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132条)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133条)

“……外证未去者,柴胡汤主之。”(146条)

“……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148条)

“……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149条)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163条)

“病如桂枝证……”(165条)

“问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条)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也。”(204条)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220条)

“阳明中风……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232条)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251条)

“伤寒六七日……无表里证……”(252条)

“病人无表里证……”(256条)

“……柴胡汤证罢……”(267条)

“少阴病……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302条)

笔者不避繁琐之嫌,将有“证”字的条文全部引出。

分析上述经文中的“证”字,含义已开始变化。与脉并提的“证”应指我们今天所说的除脉象之外的各种症状。此外,不少证字也指症状,不必一一指出。但是,桂 枝证、柴胡证、桂枝证的说法,已不是指单一的症状,而是指适合桂枝汤等治疗的脉象证候群。用当代术语说,这种症候群代表了疾病的特定病理状态。“柴胡汤证罢”等说法,准此。“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其中的两个证字应该不同。前者含义即如桂枝证之证。

仲景还有外证的说法,这是未清除的内难术语。表里证之说,已和内外证不同,特别是表证,已与太阳病等价。

仲景书中已有病证并提的趋势,如“太阳病证”、“太阳证”、“柴胡汤病证”等,于是证可以代病,病证可以混用了。

再对看《金匮要略》也常常病证和症状并提,则不必讳言中医的病和证概念都不精确。特别是“证”的概念多歧。

《伤寒论》六经病纲领中,只有“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病性判断,其余都是列出一组脉象或症状。完全按《伤寒论》辨证,多数情况下只能死记硬背地有是证用是方。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是对证和方有了理性认识。比如:“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很好遵循,却不能据以理解柴胡证的病机是什么?柴胡汤的药理、功用是什么?为什么但见一证便是?就是伤寒第一证——桂枝汤证也是到了宋代才有许叔微首 次说:“脉浮而缓表中虚,有汗恶风腠理疏”,(见《伤寒百证歌·表里、寒热、虚实歌》)揭示桂枝汤证的本质是表(寒)虚。

不过《伤寒论》毕竟为辨证论治和证概念深化打下基础,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乃至八纲这套重要“证”概念的提出,都和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医家不懈地研究《伤寒杂病论》分不开。

四、巢元方的“证”概念

隋代人巢元方作《诸病源候论》,后人证候并提成一词,应从此来。

巢氏所谓“候”,常非指单一症状,而有病或证的意思。他论“伤寒内有瘀血候”说:“夫人先瘀结在内,因伤寒病,若热博于久瘀,则发热如狂;若有寒,则小腹满,小便反利,此为血瘀。宜下之。其脉沉结者,血证谛也。”(4此说综合仲景三条经文而成。是一个辨证过程,最后得出“血(瘀)证”。

所以,说“证”即“证候”,亦无不可。已有教材这样用。拙见以为,古人极少这样用,莫如尽量统一使用“证”字,以免术语混乱。

五、宋元以后的“证”概念

自仲景而下,特别是宋元以来,流传至今的方书,没有一家论病、论治不辨证,而且愈至晚近愈讲究辨证。

也许《肘后方》之类的土单验方集是例外。我不相信当代中医主张按图索骥,从《肘后方》那样的书中,任选一方治病而不治“证”。

其实,说明中医必须辨证才能论治,很容易。比如,辨不出寒热虚实,就得不出温清补泻治则;辨不出气滞血瘀,就得不出理气活血治法;辨不出表里,就得不出解表攻里治则。中医岂能不辨证!

读者试随手取一本宋代以后的方书,稍事流览便知辨证之重要。笔者真的随手取了两本书。

其一为李东垣的《内外伤辨》,书名即辨证之义。该书卷上目录为:辨阴证阳证、辨脉、辨寒热、辨外感八风之邪、辨手心手背、辨口鼻、辨气少气盛、辨头痛、辨筋骨四肢、辨外伤不恶食、辨渴与不渴、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辨证与中热颇相似。

其二为徐灵胎的《杂病源》。目录为:阴阳、命门、君火相火、六要、表证、里证、寒热、寒热真假、虚实、治法、气味。

单看以上目录,即知中医舍“辨证”便不能论治。“证”概念自然十分重要。

又无意中取出徐氏的《杂病证治》,书名就是辨证论治之义。其中论每一病的次序是:内因、外证、辨证、辨脉、辨治、用药、选方等。

可见,若说中医不该辨证论治,而要审机论治,岂非要遍改或废掉大半古医书!再看徐氏论暑、湿、燥、火病竟直称暑证、湿证、燥证、火证。则病证通用矣。

由此可知,在证概念深化的同时,其外延也更加宽泛。于是病证二字可以混用,因而常常以证代病。于是中医称看病为“临证”;具体的病可称“汗证”(以自汗、盗汗为主证的疾病);外感这样一大类病被称作“感证”;难治的病被称作疑难杂症(证)。此种放大“证”内涵的影响早已波及民间。笔者常遇见朋友或乡亲(自是年稍长、阅历稍多者,但不一定读过书)问:先生今天看了几个证儿?再过二十年,普通人大概不会再这样发问。近来那么多人争论“证”是什么,原因恐怕是人们不熟悉旧时中医怎样说话,又没有认真读些古书。至于那些说自己从来没有证的概念,也从不辨证论治的人,大概从未读过中医古书,也没有受过现代中医教育。换言之,他们完全不懂中医。本文不厌其烦地讨论“证”概念及其演变,也许对一些人认识“证”有所帮助。

六、纲领的“证”的提出

延至明代,出现了由博返约、提纲携领而又深入浅出的成套中医术语。其中在“证”概念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后来发展为“八纲”说的“两纲、六变”说。

先后指出“八纲”内容的明代医家有,楼英、张三锡、孙一奎、张景岳等人。由于《景岳全书》流传甚广,他的“两纲、六变”说影响深远。他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是也。是即医中之关键。明此六者,万病皆指诸掌矣。”“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5此说至清代程钟龄总提为“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6),成为近代人祝味菊提出“八纲”说的源头。“八纲”和“辨证论治”一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由于政府提倡并广泛组织“西学中”,在中国医界大普及,至今为中医熟知。

今人称“八纲”为辨证的总纲,是正确的。试看六经、脏腑、经络、气血等辨证方法能离开“八纲”吗?

正如有人对发挥“八纲”说:“中医证型无不是多个生理、病理概念的组合。辨证愈细,加入组合的概念愈多。但无论怎样组合,中心词总是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痰饮积聚等亦可纳入广义的虚实)。这说明寒热虚实是最基本的中医病理概念。”7

总之,作为纲领的“证”,又和“辨证论治”时辨出来的“证”概念不同了。 “证”概念容易把人引入误区,看来不很奇怪。

七、证概念的定义

怎样定义“证”概念呢?应表达如下:

“证”的最浅层概念,就是症状;辨证论治时所得之“证”,是对患者当时的病位和病性的综合判断;作为纲领的“证”,特别是阴阳虚实寒热,是最基本的中医病性或病理概念;“证”可以代替病。

读者很可能问:为什么前一个“证”当中没有病因判断?简单的回答是:中医施治的对象,常常不包括中医所说的病因。

“证”的后两种含义,基本上不见于西医理论。有人可能不赞成用“病理”二字。笔者认为,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用这个词,没有什么不妥。

或再问:作为纲领的“证”,是中医最基本的病性或病理概念。这不是还没有说清“证”的概念吗?是的。不过,进一步说清,只能是怎样自西医角度说明,阴阳表里、气滞血瘀、寒热虚实、燥湿、逆陷、厥脱、积聚等,是何种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含义。这正是“证”实质研究的主要目的。

西学中研究“证”,无可非议。成绩满意与否,是具体思路与方法问题。不可因结果不理想,而否定此方向。中医讲发扬,也应该研究它们。发扬之前,最好先弄清前人关于“证”的本义。不然就会一误再误,愈争愈不明白。 

参考文献

1)成肇智. 用“审机定治”取代“辨证论治”.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6);410—411.

2)《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29.

3)《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8.

4)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67.

5)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第一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岳峙楼藏版影印本,卷一,1988;1820.

6)程国彭.医学心悟.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2.

7)马堪温.赵洪钧.伤寒论新解.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370.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157709.html

上一篇:中医的江湖(三)
下一篇:[转载]赵洪钧:关于“气”的扼要综述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