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科学为何姗姗来迟(3)

已有 1247 次阅读 2023-6-13 20:12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三、现代医学与自然的数学化

2011年,陈方正教授的《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一书出版,该书被《中国文库》第5辑收选,可见其突出的学术价值。他说:“现代科学的出现毫无疑问是通过数理科学即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工作获得突破,而且此后三百年的发展显示,现代科学其他部分也莫不以数学和物理学为终极基础。”余英时在《继承与叛逆》序中也是这样理解的:“作者对于西方科学的特征所作的种种描述,似乎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即‘自然世界研究的数学化’,因为在西方一般相关文献中‘数学化’(‘mathematicization’)一词常常是和科学分不开的。”

在该书中,陈方正教授坦言,“本书以数理科学即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可以量化的科学为主,实际上可以说几乎没有涉及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其实,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一点也不除外,因为数学化只能建立在具体的客观事物之上,而不是可此可彼、亦此亦彼的臆想中。

数学化又称数字化、字符化,是指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数学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各领域的学术现象。把数字的高度抽象性、严格逻辑性、语言简明性、广泛实用性集中起来,使之成为人类理论思维、逻辑分、规范表达、系统研究,深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由于经典(精确)数学、随机()数学、模糊数以及灰色系统理的不断发展,对事物的经验定性描述发展到科学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阶段。

下面,笔者从医学史出发,看看数学化是如何发生现代医学的诞生过程中?

1. 解剖学首当其冲

关于数学的起源,各民族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终究是为记数(计算)和测量所催生,即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其实,古代医学的诞生也与测量与计算相关,因为所有医学都是认识人体和疾病产物,解剖学应运而生。

在中国医学里,“解剖”两字最先在《灵抠·经水篇》中出现,测量与计算参与其中:“若夫八尺之土,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内经》中的《肠胃篇》《经筋篇》《骨度篇》《脉度篇》等,都是记述解剖学的专章。其中对人体骨胳、部位、脏腑、血管等,均有长度、重量、体积、容量的详细记载。可见,主要脏腑、相关组织的命名,必须以解剖学为依据。

《内经》中的《灵枢·肠胃篇》,叙述了消化道中各个器官的位置和尺寸:“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纤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同时,对胃肠道的形状也有述:“小肠(指十二指肠和空肠)后附脊,左环回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其中包括结肠上段)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传脊(指乙状结肠和直肠),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对消化道长度的记载,和近代解剖学的记载基本一致。

但是,有一个现象值得重视,即所有古代医学都停留在粗糙的解剖学阶段。这种情况不难发现,对比一下各民族医学与达芬奇、维萨里的解剖图谱(图1-图2)就一目了然:现代医学革命正是从精细的解剖学开始的。


图1  古代人体解剖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左:作者为中世纪波斯人;中:宋代《存真图》;右:宋代《欧希范五脏图》


图2  现代解剖学之父维萨里《人体的构造》中的部分解剖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这是因为:(1)早期人类并不满足于单纯的解剖知识,可能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疾病的原因更感兴趣,而在当时却并不具备研究后者的能力和条件;(2)想象力是人类进化最早获得的一种天然能力,法国思想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2009)称之为《野性的思维》,属于未开化人的具体性思维,仅凭直观知识就可以将其发挥到极致;(3)医学的早期知识是人类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产物,他们把天上、地下与人体内的粗略观察结果搅拌在一起,创造了各民族的自然哲学医学,如中国古代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的医学,古希腊“四体液”的生理学与病理学,印度古代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的阿育吠陀医学;(4)早期的自然哲学医学充满“顾左右而言他”的异想天开,由于并未深入到事物自身的内在机制,其学说无法验证,也无需验证,各种学说五花八门,形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多说并存,或以经典、权威论是非的庞杂局面。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局面,“知识确定性”的追求应运而生,医学走上了以精确的解剖学为起点的医学革命。公元1543年,伴随着《天体运行论》和《人体的构造》的出版,无论我们抬头仰望星空还是低头俯瞰自己的双足,这世界都不再是以前的世界了。无边无际的宏大宇宙和我们肉身中的那个“小宇宙”都在1543年被重新定义,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自然哲学的那一套说法。

站在数百年后的今天回望公元1543年,科学史家都把这个时间点看成是实证科学诞生的日子。但是,笔者更加强调《人体的构造》的价值,因为它把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视野从形而上拉到了形而下,即从“道”向“器”的转变。

2. 生理学浴火重生

与医学初创时期对解剖学的依赖相比,生理学可谓姗姗来迟。历经神灵医学、自然哲学医学的长期迷茫,生理学终于在解剖学革命之后,以实证科学的理念开始了重新探索。而现代生理学诞生的标志,正是血液循环的发现,它被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10个科学发现之一。

实证科学家对生命活动的研究,通常采用两种基本方法,即观察与实验。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首次把实验方法用于生物学,于1628年发现了血液循环,成为现代生理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奠基人。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的评价是:“由于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事实上,血液循环从臆想到发现,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科学发现之前,古人早已观察到人体内的血液运行现象,但古代医学只能借助想象来推测其内在机制。《黄帝内经》认为“心主脉”“肝藏血”“脾统血”“肺朝百脉”,血液运行与心、肝、脾、肺的功能有关。《灵枢·营卫生会》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认为由饮食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形成营卫之气,其“精专”部分即营气从中焦进入肺脉,通过心及其所主血脉的化赤作用,在脉中化为血液,循行流注于经脉之中,沿着十四经脉的分布路线,始而手太阴肺经,终而足厥阴肝经。其“慓悍”部分直至上焦(胃上口),并咽上膈,布胸中而走腋,沿手太阴肺经之分,在经脉之外,随着营气运行的同一路线、方向和速度,在经脉外与营气并行不已。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卫气在经脉外循行,当平旦阴气消尽时,卫气出行于六阳经,自目内眦上行至头,下入足太阳经之分,其中散行的部分,别出于目锐眦而下手太阳经,同时也入足少阳经和手少阳经;散行的另一部分,出行至耳前合于足阳明循行在颔部的经脉,而下入五趾间,并且从耳下下入手阳明经之分。行于六阳经的卫气,惟行于足阳明经的一支循阴跷脉上行入目。而再循手足太阳经脉之分,按上述规律,手足少阳、手足阳明,循环不息。计日行于阳经二十五周,到夜间至阴跷脉,注于足少阴经,而至肾脏之分,由肾注入心、至肺、至肝、至脾、再至肾,如此循环,亦二十五周,至平旦,又行至阴跷,上出于目。

显然,这种猜测并非客观发现,也无法带给医学研究积极正面的影响。正如同时代的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7)的“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粘液、黄胆和黑胆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体质。他认为脉搏是血管运动引起的,而且血管连通心脏。

古罗马医学家盖仑(Claudius Galen,129-199)提出了血液运动的理论。他认为,在心脏分为两半的中隔上,有肉眼看不见的小孔,血液穿流过这些小孔,从心脏右侧到心脏左侧,再流经肺部;血液在血管中缓慢地来回流动,开始向这一方向,接着又向相反方向,如此往复循环。盖仑认为,血液的流动是以肝脏为中心的,血液在人体内像潮水一样流动之后,便逐渐被身体所吸收。他的这种称之为“血液潮汐论”的理论,人们在随后的1000多年来都把它奉为真理。

直到哈维,他以测量和计算的方法,为否定盖伦的学说找到了突破口。哈维知道人的心跳频率,心室的容积,每次心跳泵出的血量。根据这些,他做了一些简单计算,按照最保守的估算,人的心脏每天会泵出245升的血液。盖伦理论如果正确,人的肝脏每天就必须分泌出这么多血液(实际上必须比这要多很多。因为,根据盖伦说的,心脏泵出的血只是肝脏分泌血的一小部分)。而这显然是天方夜谭。就算肝脏真的能分泌这么多血液,一天245升血液,大致相当于4个成年人的体重。这么多血,怎么可能被肌肉吸收,或者从毛孔挥发?成年人体内只能容纳5升血液。如果肝脏真的能一天产生245升血液,也就是一小时10升。假设肝脏从半夜12点开始干活,那么还没到1点这人的身体就要被血液撑爆了。

何况,为了让自己的计算有说服力,哈维的计算已经是非常的保守,比如,他是假设心脏每次泵血量只有4.7毫升(实际上是50-100毫升)。

通过观察动物搏动着的心脏,哈维还对血流量进行了计算。他发现,心脏每半小时搏送出来的血量将超过全身任何时候所含的血液总量。盖伦认为血液是由肝脏制造出来的,哈维从血流量的计算感到,肝脏不可能在半小时内造出这么多血,而且血液也不可能在肢体末端这么快地吸收掉。唯一可能的是,血液在全身沿着一个闭合路径作循环运动。这个循环的路线是,从右心房到右心室,从左心室搏出的动脉血沿动脉到达全身,然后再沿静脉回到心脉。哈维预言,在动脉和静脉末端必定有一种微小的通道把两者联结起来。哈维在1616年公布了他的发现,1628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理论。在书中,哈维用大量实验材料论证了血液的循环运动。他特别强调了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40种不同动物的解剖观察,他证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他把心脏比作水泵,并认为心脏在人体中的地位,就像宇宙中的太阳,而太阳是宇宙的心脏。《心血运动论》同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一样,也遭到了当时学术界、医学界、宗教界权威人士的攻击,但由于哈维当时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御医,才使他没有像维萨里、塞尔维特那样付出生命的代价。《心血运动论》的基本贡献如下:

(1)通过比较医学方法得出血液流动动力来自于心脏:哈维通过解剖动物来说明人体解剖学。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描述了人体的皮肤、脂肪、表层肌肉、腹脏器官,而且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心脏的结构,心脏的运动及心脏及静脉中瓣膜的功能。他明确指出:血液不断流动的动力,来源于心肌的收缩压。

(2)通过定量方法得出血液是循环的:哈维估计心脏每次跳动的排血量大约是两盎司,由于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所以用简单的乘法运算就可以得出结论:每小时大约有540磅血液从心脏排入主动脉。但是540磅远远超过了一个正常的整个体重,甚至更加远远地超过了血液本身的重量。因此哈维似乎明显地认识到了等量的血液往复不停地通过心脏。

(3)通过实验方法证明血液流动方向:哈维用兔子和蛇,反复做实验,他把它们解剖开之后,找出还在跳动的动脉血管,然后用镊子把它们夹住,观察血管的变化,他发现血管通往心脏的一头很快膨胀起来,而另一端就马上瘪下去了,这说明血是从心脏里向外流出来的,由此证明动脉里的血压在升高。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了大的静脉血管,用镊子夹住,其结果正好与动脉血管相反,靠近心脏的那一段血管瘪了下去,而远离心脏的另一端鼓胀了起来,这说明静脉血管中的血是流向心脏的。

哈维在不同的动物解剖中发现了上述同样的结果,他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血液由心脏这个“泵”压出来,从动脉血管流出来,流向身体各处,然后再从静脉血管中流回去,回到心脏,这样完成了血液循环(图3)。

1.jpg

图3  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

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哈维无法证明动脉血是怎样进入静脉血管中的。他曾断言: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之间,一定会有某种肉眼见不到的起连接作用的血管,他没有找到这种“中介”的毛细血管,因为他没有使用显微镜。

1661年,在哈维去世4年后,这个谜终于由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Marcello Malpighi,1628-1694)揭开了。他用显微镜观察到青蛙肺部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正是这些微细血管把动脉和静脉连接成一个密封管道,使血液在其中循环不息,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

3. 医药化学学派的贡献

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革命

5. 药理学顺水推舟

6. 现代临床医学的诞生

五、自然哲学的退出方式(未完待续)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91675.html

上一篇:科学为何姗姗来迟(2)
下一篇:星言星语和星月(267):妈妈来上课

3 农绍庄 周大军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