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著名中医学家时逸人著作钩沉

已有 929 次阅读 2023-10-29 19:49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教学心得|文章来源:转载

刘小兵. 著名中医学家时逸人著作钩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2):34-39

时逸人祖籍江苏无锡,民国初徒居镇江。1928年在上海创办“江左国医传习所”同时兼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及中国医学院教授专授古今疫症及温病。1929年应聘赴山西中医改进研究所工作,任该所常务理事次年应山西中医改进会之聘赴晋,任该会理事并在川至医学专门学校任教,同时主编《山西医学》杂志近10年,共96期。1937年从山西返回上海先后在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担任教授、教务长等职。其后在租界又与施今墨、张赞臣、俞慎初等创办复兴中医专科学校并主办了《复兴中医》杂志。1941年日寇占领租界学校与刊物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时逸人在南京任中央国医馆主任秘书创办首都中医院及附设中国医学专修科并亲自在江苏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高级师资培训班任教。解放后中国医学专修科并入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后改名为江苏省中医学校。时逸人继续在该校任教师并兼任江苏省中医提高进修班教师。1955年秋,时逸人调至北京应聘为国家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中医研究班教师。1961年,他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到宁夏任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被选为宁夏医药卫生协会副会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后因病返回南京直到病逝。

时逸人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也是现代中医史上积极主张中医科学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只有科学化才能复兴中医。1940年在《复兴中医之基本条件》一文中提出中医应“学说系统化、科学化”“经验集中化、实验化”“药物生理化、化学化”“治疗机械化、实际化”“预防社会化、政治化”。这种学术思想一方面被其贯彻于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近现代中西医临床各科结合的雏形。

虽然他当时的一些做法在现在看来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他毕竟为中西医结合做了有益的尝试。另一方面体现于其理论研究中。时逸人一生潜心研究和著述是当今著述最多的中医药学家之一。仅《时氏医书丛刊》就煌煌数百万字。新中国建立前即多次印刷为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载有他的著作14部:《时氏内经学》《生理学讲义》《金匮讲义》《时氏诊断学》《临症简诀》《药物学讲义》《中国处方学讲义》《中国时令病学》《温病全书》《中国急性传染病学》《霍乱》《中国妇科病学》《时氏麻痘病学》《上海中医专科学校第一届毕业纪念专刊》(即复兴中医杂志第一期)。除此以外笔者所考时氏还著有:《中国内科病学》《中国传染病学》《中国药物学》《时氏病理学》《中医伤寒与温病》《外感热病证治要义》《时氏处方学》《中国儿科病学》《实用中医内科诊治手册》《实用经验中医验方》《中国传染病预防法》《选评验方精华》《选评医案精华》《审查征集验方》《时逸人医案》《中国内科疾病诊断学》等16部著作,总计达30部之多。其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伤寒、温病、中药学、方剂学、妇科、儿科、传染病学、内科等多个学科。以下就其有代表性的著作做一钩沉。

1 《时氏诊断学》(附脉诀)

成书于1919年。本书既是一部中医诊断学著作也是一部近代中医学诊断学教材。作者编撰该书的目的是:“中医诊断学说自内经以来,即以阴阳五行生克为标准本篇采用科学方法,重新编订,力求恰合实际一洗空疏之诮。”全书分诊断学概论、诊断之法程、诊断提纲、望诊、舌诊、闻诊、问诊、触诊和脉诊等九篇每篇下分若干章。

前三篇总论了中医诊断学的意义、理论沿革及基本特点提出表里寒热虚实、正邪盛衰、标本缓急的诊断提纲并阐述了中医诊病的方法、程序及其要点。后六篇则具体阐述了中医四诊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对书中列出的六种诊法均列专章阐述而于脉诊尤祥。书的最后附时氏自编之脉诀益于记诵。

时氏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思想在书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在第一篇诊断学概论第五章“诊断学之新趋向”中,强调以中医诊断之观察病情为主,再辅以物质检查(即指西医之各种检验),则诊断上更有明确判断矣。”再如第七篇问诊中第二章“询问法程”一节,实际上是参考西医问诊的模式撰写。

现存版本:(1)1920年江左益人医社铅印本。(2)1952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3)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4)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2 《时氏生理学》

成书于1929年,是一部生理学专著。作者认为:“中医所谈生理自内经以来,即以阴阳五行为基准未免失之空疏”,“尝采取西医学术之所长,以补中医学术之所短同时亦觉得中医固有学术,亦有长处应予发扬。”在此基础上编撰本书。全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人体生理学概要”分概论、神经生理、感官生理、血液生理、循环生理、呼吸生理、营养生理、消化生理、排泄生理、体温生理、运动生理、生殖生理、内分泌生理等十三章。作者以现代生理学的观点简要叙述了人体各系统的生理作用。下篇“古代生理学研究”分概论、机能之生理、脏腑之生理三章。在该篇中作者主要节取《内经》中有关脏腑生理方面的论述或术语试作科学之解释。同时简要介绍苏联巴甫洛夫的生理学观点。这些都是意在进一步促进中医科学化。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不少见解。如作者对于中医的“营卫气血”一说认为“营卫以运动之功能而言气血以具体之实质言,营与血可视为一物而二名”。1949年该书曾被用作中国医学专修科的生理课本。

现存版本:(1)1929年铅印本;(2)1953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

3 《时氏病理学》

成书于 1930年。作者是针对“中医所谈病理以阴阳五行升降浮沉等,为最高指导原则,实空泛无所依据”的状况,而采用现代科学观点,以解释古代之病理”而编撰该书。

本书分病理学概论、病理学提纲、病理原因学、病理症候学、病变概论、常见传染病之病理及肿瘤等七篇。(1)“病理学概论”详述病理的定义、沿革等。(2)“病理学提纲”中用科学方法解释阴阳、五行、生克、表里、虚实、寒热、邪正、气血等古有之名词使之脱离玄虚合于科学。(3)“病理原因学”中说明致病原因并解释古代“病因”之理论。(4)“病理症候学”中叙述病名、症候、诊断、经过、转变等项。(5)“病变概论”中叙述人体各种病理变化等内容。(6)“常见传染之病理”中叙述 28种因病原体感染所致病理变化。(7)“肿瘤”篇中叙述肿瘤之定义、发生、种类及对人体之影响等。书中对巴甫洛夫学说发展下的神经病理学说有简单扼要的介绍。1950年,本书被选作中国医学专修科教材。

现存版本:(1)1952年改编第1版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2)1955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

4 《中国时令病学》

成书于 1931年。时逸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勇于探索在外感热病辨治规律的探讨方面,突破历代医家已有的成见将伤寒与温病中非传染性病证进行了整和提出了“时令病学”的新命题。“初步融合了中国医学上伤寒、温病争执之焦点并将伤寒论中六经之成见脱离带有玄学色彩的一部分化陷阱为坦途,使中国医学能光荣地表现其优良实践的经验积累毫无神秘可言。”作者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伤寒与温病系同一性质之病证。第二伤寒与温病初起不同必须分别施治。第三伤寒与温病宜用六经辨证法。第四对新感与伏邪之意见。认为新感与伏邪自是四时六气所同具,正不必以伤寒温病限之。书中取材专以时令感冒病为限不及其他传染病。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对时令病之源流、定名、原因、病理、诊断和治法作了介绍。下编分春温、风温、温病、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伤寒等病症从病因、病理、诊断和治法方药进行分析。下编中的《温病附录》还列温病、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诸证。

本书自出版以来经过二十多年逐渐增订已逾九次到1953年时逸人在原书的基础上又加以改编而成《中医伤寒与温病》一书。

现存版本:(1)1931年编者铅印本。(2)1935、1937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铅印本。(3)1940年上海复兴中医社铅印本。

5 《时氏内经学》

成书于1941年。这是一部内经讲义曾是近代中医学校早期《内经》教材之一。这是作者在历时二十余年(自1917~1940)研究内经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全书分上、下二篇。

上篇“导论”篇:列有导言、内经名称之由来、内经托名黄帝之由来、内经非一时代作品之证据、内经原文与诸家有类似之处、内经著作时代之考证、内经之注释、内经缺简及王冰补入之谜、内经学说之素质、内经学说与时代性、内容学说之分析、内经学说后世应用之优点、内经学说与辨证法、内经果属玄学吗、结语等十五个专题来论述“内经合理之审定”。

作者对内经的命名、产生年代、学说的素质历代注释的名家及其哲学思想等等一一进行了论述并批驳了《内经》是玄学的观点。

下篇“本论”篇:分摄生、阴阳、生理、色诊、脉诊、病理、治法、病机、标本、经脉病等十个专题来讨论“内经真价之检讨”。作者在本篇中集《素问》《灵枢》之精粹,分别对上述十个方面(因作者对针灸无专长、而未论经络)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基本上概括了《内经》的主要内容。并且在注释中多附以西医观点阐释。

现存版本:(1)1941年上海复兴中医社铅印本。(2)1941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3)1954~1955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

6 《中国药物学》

成书于1939年。本书系中药学专著分上、下两编。上编“总论”篇共九章。分别阐述了中药之起源、本草名称之由来、历代本草之沿革、中药名称之由来、中药之性质气味、中药之使用法、中药之临床应用、中药之疗效、中药之研究等内容。

下编“各论”篇共十一章。在这里作者按照人体的生理系统及药物的临床效用来划分药物类型共分为体温调节药、消化系统药、呼吸系统类药、循环系统类药、生殖系统类药、泌尿系统类药、神经系统类药、新陈代谢类药、皮肤粘膜类药、消灭病原类药等十类每类药物各占一章。对于不便归类的药物则列入“其它及补遗”一章,全书共载中药五百余种(包括附药一百余种)。书末备有“药名笔划索引”。作者的这种药物编订体例是与众不同的。

在每类药物之下又依药物的效用具体分型。如“神经系统类药”又分为兴奋剂、麻醉剂、镇静剂、镇痉剂四型。故全书的药物共划分成 40类型。有些药物于型下又分小目如“泻下剂”中又分植物性泻剂、盐类泻剂、润肠剂。

对收录的每一味中药再分述其产地、入药部分、性味及形色、成分、药理、功效、医疗应用、用量、处方配合、禁忌、附记等内容。

在论药理时不再用阴阳五行学说而力求用现代药理加以说明。如“浮石”的成分:含有矽酸 60~80%,夹有石灰、矾土、镁、钠、锰、钾、铁、碘等,并有微量的氯化物及铵盐。

在论及诸药之功效、适应症、处方配合时则多取自本经、名医别录、各家本草、伤寒、金匮、千金、外台等古代名医之说。

书中不述生药的科属、形态。只对药物的药理、功效、应用、处方配合几项详加论述。为便于药物在临床上的灵运活用作者在“处方配伍”一项,加意着墨。如“人参”药配伍举例多达十九条、“黄芪”列十五条等等这些都足以应付临床的复杂变局。对文中或有理义未尽者又在“附记”中予以说明。

现存版本:(1)1953年 5月上海千顷堂书局初版铅印本。(2)1953年 5月上海千顷堂书局第1版铅印本。(3)1956年 5月上海卫生出版社新1版铅印本。

7 《时氏处方学》

成书于1949年。本书系方剂学著作全书分上编“绪论”和下编“分论”两部分。

“绪论”部分概述中医方剂学的源流、处方法度、处方组织、处方目的、处方分类、处方类属、中药配合禁忌、古今用量不同及结论等九部分。“分论”按方之功用归类依次分述发汗剂、催吐剂、通便剂、和解剂、清凉剂、消导剂、温热剂、滋补剂、理气剂、活血剂、祛痰剂、止痛剂、利尿剂、收敛剂、杀虫剂、解毒剂共十六类方剂载方 311首,其中正方 256,附方 55首。每一类方剂单成一章。另有“补遗:小半夏汤”一节。每方下分列药物组成、适应症、加减法、方义说明等项方首且冠有歌诀以便于诵读记忆。

作者选列的各方均考虑到“精当适用”。“每方之下说明立方法度,系参考各家经验……决不滥抄古方”且“每方之适应症,皆编著数十年之经验,确系事实方行列入。每方后所列说明乃解释疾病之性质、治疗之目的、方药配合之法度皆经过详细考验。”这些都反映了作者严谨的治学作风。

上海千顷堂书局 1951年第 1版中有“附歌诀”。后作者将该版中的“自序”改为“绪论”并在书末另附“方名笔画索引”以方便使用。并于 1956年交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现存版本:(1)1951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第 1版铅印本。(2)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版新 1版铅印本。

8 《中国妇科病学》

成书于1931年。这是近代一部较有影响的妇产科著作。本书虽然以中医学说为主采用中药处方却引入了西医学的概念来阐述妇科疾病。如用西医解剖学知识来阐述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释诸如妇女妊娠期生理、病理、发病原因等问题。书中对于妇科各病的论治在分证阐述该病的病因、病理、诊断要点后列出治法及处方并附有时氏临证经验及其见解。如认为鬼胎“即西医之葡萄胎宜手术除去为妥,古法虽有下鬼胎之方恐不足恃。”

本书最早于1933年出版。共分 3篇、12章、46节。195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第 15次出版了该书第1版增订本。全书共3篇12章、71节。第一篇“调经”计行经概论、经病总论、经病各论三章;第二篇“胎产”计胎产总论、因胎而致妊娠妇之胎前病、妊娠自生之胎前病、胎儿自生之胎前病、小产病、难产六章;第三篇“产后病”计产后子宫之病、产后乳部之病、产后兼发之病三章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了新1版。作者在上海千顷堂版的基础之上“除移改部分章节外又较原书增加材料三分之一”而成。全书五篇计十七章:第一篇“总论”分概论、解剖、生理、月经、生殖、诊察、治疗七章;第二篇至第五篇为各论性质计分月经、崩漏、带下、乳部病、子宫及卵巢病、症瘕痃病、外阴部病、不孕症以妊娠病、产后病。

现存版本:(1)1935年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铅印本。(2)1940年上海复兴中医社铅印本。(3)1944年国医砥柱总社铅印本。(4)195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第 1版增订本铅印本。(5)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新 1版铅印本。

9 《时氏麻痘病学》

成书于1934年。专论儿科麻痘之疾。原载于时氏所撰的《中国急性传染病学》一书中因该书罗列病症极多本篇反不甚显著,每为阅者所忽略”后经整理而单独成册。

作者在论述麻痘时是按定名、略史、病因、病理、证侯、合并症、续发症、诊断、预后、治法、处方、预防、护理诸项逐一论述。而在论述麻诊中另有顺逆、恢复期注意事项并附录简便方。而痘疮中又有种痘、余论等内容。

对于麻痘的辨症施治作者不仅注重其本证,而且更注意其变证。如麻疹合并肺炎支气管炎等;痘疮合并脑炎、中耳炎等等都一一详其证治。同时麻疹中还强调类病鉴别列出其与风疹、猩红热的鉴别。在痘疮的预防中既介绍了西医的种痘方法,又论述了中国古代的种痘发明从而为临床辨治麻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作者对麻痘的论述多兼采中西医之理。如对于麻疹的诊断运用了西医的看“康普里氏斑”方法,而在治疗上悉以中医中药论治为主。

现存版本:1934、1941年上海复兴中医社铅印本。

10 《中国儿科病学》

成书于1954年。此系中医儿科病专著。是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各阶段常见疾病综合撰写而成。全书分、下两编。

上编“总论”篇。分儿科源流、小儿生理特点、小儿营养、初生调护、儿病特点诊察纲要等六章。下编“各论”篇。分初生疾患特殊病患,主要传染内科疾患、外科疾患等五章均以常见疾病为限。

作者把原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时氏麻痘病学》并入本书内。书中将惊、疳、麻、痘四大要症分别详列原因、症状、诊断、并发症、鉴别诊断、预后、治法、处方等项。每一病后必附主方,并于必须加减之处,另附有加减方法。其中对于方药的运用作者特别提到要“惟各人体质、性情、各地风土、习惯、以及病症之兼症、夹症各有不同势不能执一方以应无穷之变。必须因症制宜随时加减,方能合拍

现存版本:(1)195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2)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新1版铅印本。

11 《中国急性传染病学》(二卷本)

成书于1933年。本书分上下二卷每卷一册。上卷分“总论”及“各论”二部分。

上卷的“总论”分述:历代中医论疫之源流、定名、原因、病理、诊断、治法。“各论”分述:鼠疫、霍乱、痘疮、湿温时疫、赤痢、白喉、疫疹、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等传染病。

下卷收录:流行性感冒、顿咳(百日咳)、急性关节偻麻质斯(庳)、丹毒(大头瘟)、风疹、流行性耳下腺炎、疟疾、回归热、恐水病、破伤风、败血脓毒症、麻疯、水痘、第四病、急性关节偻麻质斯治法补遗等15种传染病。每病单成一节加以论述共计1节。书后附有“中国急性传染病学上、下卷索引(按笔划排列)”。书中每一病大致有定名、原因、病原、证候、病理、诊断及预后、治法、预防、处方及调护等内容。

现存版本:1934~1934年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铅印本。

12 《中国急性传染病学》(一卷本)

本书是作者1940年夏从山西回上海后,在《中国急性传染病学》(二卷本)的基础上又复新修订合订为一册发行(一卷本),且逐次增订,至50年代时已有八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传染病导论”分传染病之定名、传染病之原因、传染病之病理、传染病之诊断、传染病之治法等五个部分。下篇“传染病本论”分创伤性传染病、发疹性传染病、消化器传染病、呼吸器传染病、神经系传染病、运动器传染病六大类共20个传染病。每一病下均为定名、原因、病理、证候、诊断及预后、治法、处方等项。

书中有“中国急性传染病处方目录”。该目录是按照传染病病名收入了本书列出的 147个处方。其作用相当于处方索引。本书曾作为中央国医馆附设中国医学专修科的课本。

现存版本:195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

13 《中国传染病学》

本书是作者于上世纪 50年代全国卫生会议后将解放前在山西出版的《中国传染病预防法》及《中国急性传染病学》(二卷本)修订后又增加副伤寒、麻疯、肺结核、日本吸虫病、黑热病、阿米巴性痢疾等六种传染病并改现名而成。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 “总论 ”篇,分九章。概述了传染病之源流、定名、原因、预防、管理以及对传染病的病理、诊断、调护与治疗等并附有“特效新药之应用须知”。下篇“各论”篇。分创伤性传染病、发疹性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神经系传染病、运动器传染病等六章。收入如猩红热、斑疹伤寒、肠热证(伤寒)、副肠热证(副伤寒)、霍乱等上述各系统传染病共计30种。书中对每一病症分定义、病原、病理、症状、诊断、预后、并发症、鉴别诊断、预防、治法、调护、处方等项皆为简明扼要、精当适用。

全书从总论到各论从疾病分类到防治等方面都引入了西医现代传染学理论。如“传染病的预防”重点介绍个人预防法、公共预防法及传播疾病之有害动物的防制法等。但在论及传染病的治疗时则取吴又可、喻嘉言、吴坤安、叶香岩等历代中医名家的方法。其间也介绍西医某些特效药物尽管本书在医界影响不大但其对研究我国五十年代传染病理论的发展与防治水平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存版本:1952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

14 《中国内科病学》

成书于1951年。本书是一部采用现代西医学说理论为基础用中医方药治疗内科疾病的专著。全书共七章分别按呼吸系统病、消化系统病、神经系统病、循环系统病、泌尿系统病、新陈代谢病、生殖病等分别论述。书中“各病症状,多采自西籍。对收入的每一病症均详列原因、症状、治法与处方等内容。在每一病后必附一主方,并于必须加减之处,附有加减方法。且书中“所列药方,多为本人曾经治疗,确实有效者。”书中另有“中国内科病学处方目录”,按病名分类收录书中处方,共收录55个内科疾病的139个处方,相当于处方索引。

现存版本: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新 1版铅印本。

从当今医学学术角度来看,时逸人关于中西医结合的一些观点确有不足甚至错误之处。如对《内经》的运气学说,作者认为:“不足供治疗上参考”;《中国药物学》在引用西医病名上时有牵强之处;在《时氏生理学》也存在着以西医之学理衡量中医之学理的问题;在《时氏麻痘病学》中认为中医之寒与热“为体质上的充血与贫血之机转”,等等。

诚然,中西两种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不同的,中西医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二者强行揉合为一体。但我们应该看到,时逸人一生对中医教育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对其著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继承其学术精华,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407669.html

上一篇:[转载]杨青:从实验室到病人的漫漫长征——新药研发的甘苦
下一篇:[转载]李洪涛:寒热初探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