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科学轻风,汲智慧甘露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aninelotus 有风来兮抚我长发;有雨飘兮沐我花容;星兮月兮寰宇美兮!

博文

风景 精选

已有 4220 次阅读 2023-10-16 15:23 |个人分类:科研教学絮语|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风      景

文/蓝莲花瓣

世界那么大,人生的时间和精力却都是有限的,我就没有了要游遍世界的雄心壮志,我只是希望能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2023年10月7日,我乘坐兰州西发往乌鲁木齐的动车,第一次西出阳关,“坐着火车逛新疆”去了。因为是第一次走这条线路,我的心是热的。可惜买的座位是B,并不临窗,而且坐在窗边的旅客因为怕晒,都把窗帘拉下来了,我只能到车门处观看沿途的风景。

过了安西站,过了柳园站,我一直站在四车厢的车门口,透过门上的车窗往外观望,一边观望,一边出神。四车厢的列车员站在我身后,也把头往前伸了伸,一边和我一样看着外面,一边出声问到:“你下一站要下车吗?”我被他吓了一跳,听到这话笑了,我说:“我要到乌鲁木齐,终点站啊。我在这看风景呢。”他也被我的话惊到了,他很奇怪地又看了看车窗外,说:“这地方的风景?!”然后,他转身走了,留我继续看风景。

那是柳园到哈密之间,很长的一段路,车窗之外,基本上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滩、戈壁。我们乘坐的这列火车就在这样空旷、宽广的沙滩上狂奔着。但我并没有感到看风景的寂寞。在与列车员谈话之后,我就比较留心地给这种“风景”进行了总结。火车的路基两边都有方格子形状的植草带,还有人们建造的墙壁,说明这一带是经常吹风,而且风力比较大。西北边的人造墙比较高,而且墙体很长,说明这里的横风主要是西北风。

我还看到铁路沿线的信号塔,每隔一个信号塔,就会提供一排供电的太阳能板,想想太阳能从概念到实际应用也是挺快的,尽管各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都还在路上。距离这个复线铁路不远处,还有兰新铁路,正好一辆火车从西向东经过,从车窗望出去,它真的就像是一个绿色的长长的爬虫,两辆车交错的时间真心不短,说明这两辆车都有很多车厢,尤其是对面那辆。其实,铁路沿线也就是公路沿线,时不时就到的奔驰的小汽车,更多的是大货车,他们一辆又一辆,稳健地奔驰着。

我不禁有些疑问了。这些算不算是风景呢?难道这连边都看不到的戈壁滩、那些酷寒的蛮荒之地,它们没有风景,不算风景吗?供人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应该就是风景了。那么,风景和风光和景物都有交叉,更为重要的是人来观看,观看了还要能欣赏。但说到观赏这个词,就会因人而异了。或者在4车厢的列车员的眼里,它们真的没有什么可供观赏的。

这是多风的,空旷的,冷酷的沙漠戈壁,中午太阳曝晒,强烈的阳光刺眼,会晒伤皮肤,会造成干渴。而夜晚气温骤降,会非常寒冷。除了城市是绿洲之外,这沙漠戈壁上几乎看不到绿色。它们的色彩,是褐黄的沙子,或者沙子被黑乎乎的砾石覆盖,显出更加沉闷的模样。但它们的确是自然风光,也算是最原始的自然风光,这风光就是自己本身,冷酷,空旷,无情,大气,雄厚而寂静,让人觉得自己的渺小,让人感叹到无界的荒凉和遥远。

在这荒芜之上,依然存在着人工的痕迹,那些人工的痕迹也和这沙漠戈壁一同延伸着,没有中断。它们就是输电电塔和线路,在辽阔的原野上,形成了电塔的阵列,很有气势。还有风车阵列,一样宏伟、整齐地排列着,把人类使用风能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到吐鲁番之后,天基本黑了。车厢里亮起了灯,车窗上就只有我自己的影子,什么风景也看不到了。列车员走过来时,又问我说:“你看到风景了?”我笑着说:“看到了,(风景)很特别。”他告诉我自己在这条路上跑了十二年了。也许十二年都对着同样的“风景”,这种风景也就变成了熟悉,变成了枯燥,变成了无味,以至于他找不到“风景”,让它没有可观赏的亮点。

而我呢,正如我告诉他的,我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第一次看这沿途的风光,我看到了新鲜,看到了异域,我的感觉系统是敏感而乐于接纳和欣赏它们的。古人喜欢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不是就是要找到这种乐于接纳的新鲜的感觉呢!

吐鲁番与乌鲁木齐之间的风景,我在去往新疆的路上没法看到,但10月11号我返程时看到了。这次我在3号车厢,比较不幸的是仍然是个B座,我又开启了在车门处看风景的模式。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列车开出乌鲁木齐之后,我特别期望的“更加绿洲”没有出现,我看到的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的绿洲模样并不怎么繁盛,天山看起来很遥远,这两个城市之间也有很大一块沙漠戈壁。到哈密之后,我看到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可惜只顾着感慨了,等到我掏出手机时,已经只留下了连绵不断的沙漠戈壁。

虽然从张掖到敦煌这段路,我曾经走过,算是很熟悉的了。但是,从新疆到甘肃的长程距离上,视角就不同了。来时4车厢的列车员几次提醒大家,过了柳园就入疆了。回来时,我注意观察了哈密到柳园,柳园到玉门,嘉峪关,酒泉,高台,临泽,一路上的风景,还是发现一些不同,从高台到张掖,这一段路上农田连绵、绿树成荫,看起来是比较富庶的绿洲地带,柳园到玉门一带也是荒芜、干燥的沙漠戈壁。虽然我并不认为4号车厢列车员的观点有不妥的地方,我还是对哈密的、大片的棉花田感到了很厉害的震动。

那棉花田下面的土地是啥?那一块土地和这沙漠戈壁是割裂开来的吗?显然不是,它们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说,那么一大块的田地,它们是在沙漠上开出花来了,开出了棉花。白如云朵的棉花,珍贵的彩棉!这就使人不得不联想到这块土地的神奇,这神奇包括了自然和人类,还有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关系。风景到底是谁的风景呢?是土地的,是自然的,是人类的,是棉花的,是棉花背后那些美丽的纺织品么!

我们在乌鲁木齐的会议结束后,我碰见几个年轻人在酒店大堂续订房间,打算包车去天山大峡谷游玩,我突然从他们新鲜的、一脸兴奋的模样之中观照到自己的淡漠。天山大峡谷我也没去过,但我并不急着去,我想给自己留点什么,也许是留一点遗憾吧。可是,重要的是,我为啥比他们更加淡漠呢,我这种淡漠又是从哪里来的?

回到家,处理完工作。在闲余的时候,我把这一路上的风景在脑海里回放了一遍,突然想起了一句诗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曹轩滨唱的那句。在哈密的棉花田还没有被栽种的时候,西出阳关,只有沙漠和戈壁,只有中午的炎热和夜晚的寒冷。前不见终点,后不见来路,那是绝对的孤寂和荒芜。我突然觉得这一趟新疆之旅使我对这首歌,对这首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看来我的淡漠就是从我的旅途而来的。所谓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都有同样的功效,它们把我所看到的风景和我所读到的文字都变成了我自己的风景,然后,我这个“风景”,会因为读书的多少和行路的历程表现出不同的色度,或者中年淡漠,或者青年新鲜,或者,我就在看风景的路上思考风景。

我的心是一匹白马

踩过雪山脚下淙淙的溪流

踏过千里戈壁滩小小的沙粒

辽远的秋天啊,

你是我总在追寻的长路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594-1406116.html

上一篇:深刻与孤独
下一篇:秋美如梦

12 郭战胜 陆仲绩 王成玉 郑永军 杨正瓴 王从彦 李学宽 孙颉 晏成和 周忠浩 尤明庆 胡泽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