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东西方科学技术 – 基础与应用偶联

已有 2851 次阅读 2011-11-24 15:4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系统科学, 转化医学, 系统医学, 实验科学, 个性化医学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科学史上称为经验科学)这一点需要商搓,因为实验科学毕竟是建立在经验(实践)科学基础上,文艺复兴时期建立实验科学首先是从观察、比较科学开始再到实验、可操作的科学发展的过程,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的关系一直是一种复杂的交叉关系,在科学发展史上先是技术领先或技术发明尤其是实验和观察工具或仪器的发明,然后是科学领先科学指导技术、仪器发明和应用科学原理的工程技术发展,现代又转变成科技一体彼此关系或联系越来越紧密,转化医学的概念其实早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里已经是转化科学形态,现代推进到了生物医学领域。

中国科学的发展,近现代西方实验科学建立5百年,中国必须全力学习现代西方科技是没有错,而且必须补足实验分析、分析逻辑和分析哲学的教育和训练,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再跟上国际趋势的系统或整体(其实不是古代希腊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合,也不是古代中国的整体论,还是建立在分析基础上的转换与整合或综合)。

古代东方也好古代西方也好,单独的西方传统或单独的东方传统也好,都没有也不可能诞生现代实证科学。李约瑟所谓难题中忽略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就是欧洲文艺复兴对东方文明的学习过程。

基础研究是应用开发的前提,这一点没有错,这也是为什么期刊获得论文发表版权,也为仪器发明和应用开发等提供了基础;因此,期刊业、仪器制造业和应用或制药等产业的部分税收返回到或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的依据,这是一个社会的产业链和信息链上的社会化职业分工现象。

现代(不是指60年代的理论形态)系统生物学和转化医学是进一步贯穿了实验或实证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形态 -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实验科学诞生的原因,系统科学是分析与综合结合或渗透的原因,还二维度科学(中国80-90年代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学界讨论的热点)使现代系统生物学在实验生物学与理论生物学再度的结合。

是这样:1)科学史上 - 欧洲近代科学诞生的一幅典型图片是:教授(学者或思辩的传统)手持盖伦的教科书本,观察或解剖人体的是工匠(理发师或实践的传统),当两者结合起来的时刻就诞生了近代实验科学的传统。2)欧洲近现代科学是沿着分析还原的或原子论路线发展的思维,20世纪初诞生了系统理论的思维是将分析与整合结合起来的透视观(见贝塔郎菲的一般系统论中的阐述,提出数学模型的方法,也提到计算机方法),系统生物学的词汇和计算机方法建模在80年代也得到发展;但是,主要以理论物理学为模式的理论生物学形态。380-90年代国内探讨二维度科学概念 - 实验和系统的二维度;因此,96-99年以国际会议组织和筹备之故,开始大规模国际通讯倡导在实验生物学与计算生物学结合和分子、细胞生物系统等层面再度发展系统生物学的学科体系。
转化医学是在系统医学和个性化医学之后的发展,进一步推进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如同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IT技术、计算机工程一样的基础与应用更进一步结合。

系统医药学(系统医学和系统药学)是1992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探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综合医学模式的全国首届中西医学比较研讨会上提出,当时就是针对社会-心理行为和环境-物质-遗传对人体的正常与疾病与治疗双向作用提出的模型并进而是神经-内分泌-免疫和基因-蛋白质-代谢分子双向调控和节律(Oscillation)模型和系统理论再到96-99年的分子生物技术和计算机生物信息技术结合、细胞信号传导网络等和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偶合的概念,现代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就是这个概念并且是偶合的概念,这个基础与应用偶合的概念在国际上进一步由个性化医学发展到转化医学概念。

 

注:经验科学以观察和不干预方法为主,实验科学以操作和可控干预为特征;所以,1999年我倡导现代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时用“操作”生物系统。

李约瑟难题:包含一个两段式表述,一是为什么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古代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二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而是在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的欧洲?欧洲十字军东征发现阿拉伯保存的希腊罗马典籍和东方文明。

 

(即兴评论的编辑)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6952-511303.html

上一篇:座右铭
下一篇:系统遗传学与孟德尔遗传学

1 曾新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