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灵感”都从哪里来的? 精选

已有 9609 次阅读 2011-6-28 09:34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生物技术, 创新创业, 读书笔记

这个周末读了本书,是Steven Johnson 写的《好主意从哪里来的》。


我发现在美国,创新不仅普遍,而且研究创新的人也很多,写这方面书的人也很多。

Steven的书主要讨论两点:

(1)好主意,那些有新意的创新想法,多不是媒体描述的那样来源于一个突发的灵感。许多创新都需要有一个孕育的过程,是发明者长久努力的结果。这一点,其它一些书也反复强调了(如Outliers, Bounce等)。

(2)好主意的产生需要一个交流的环境。这个环境可能是一个咖啡屋,茶馆,科学会议,实验室的常规组会,或者来源于读书。这一点我最近读的"borrowing brilliance"一本书里面也有强调。

第一点,需要“灵感”来源于长时间的,有时是潜意识的思考。理解这点,就可以把那些高高在上的科学大家们从神坛上请下来:不是他们比我们更聪明,而是他们在某一个事情上持之以恒,没有放弃。

书里面也谈到“错误”的重要性。有的时候,正是错误才让我们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的。

第二点,好主意需要“碰撞”才能产生。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事实证明,许多好的主意都是都是和不同行的人,同行但是不是同领域的人交流产生的。创意很少“孤立”地产生于某个人的头脑。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看一些有关IT行业发展的书的原因,我们可以从IT哪里学到很多BT的发展策略。

另外,每次出门开学术会议,都能得到很多好的主意,让人回来马上就投入到实验中去。比如这次去参加免疫学年会,我们就有不少好主意。我也非常喜欢和同行聊天,交流。比如和斯坦福大学的王春林博士的聊天,每次都有新的想法,新的发现。

我经常在博客里面谈国内的“会风”很不好。在国内开科学会议,一些“大牛”们很少从头听到尾的,哪怕你是他请来讲课的,他们也好像“故意”不在场。科学会议上如果不能有平等,公开的交流,你就会觉得没有收获。

其实,创新灵感的来源并不神秘:自己有感兴趣的课题每天让我们“头痛”;能有很多机会把自己的思考放到许多类似的想法里面去获得“突变”和升华。

如果你没有长久地“专注”一件事,你就不会有灵感;如果你不读书,不看报,把自己隔离在一个小屋里不出门,不把自己的思维火花和他人去碰撞,你也不会有灵感。

灵感是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想创新,就要先在自己的专业里花满一万小时去磨练,找到创新的需求,然后还需要和“隔行隔山”的人去合作,接触,找到新的起点,新的切入点。

我还发现,在国内,我的同龄人中有读书习惯的不多。中年人读书比年轻人和老年人都少,因为他们都太“忙”了。忙于去编织“关系网”,维护关系网。可是这些关系并不是创新的温床。封闭的帮派体系不能促进高度自由的学术交流,酒杯的碰撞不能代替思想的碰撞。

当然,餐桌上也会有灵感出现,关键还是看同桌是否是真的同志。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0052-459877.html

上一篇:斯坦福基因组技术中心的故事
下一篇:学派早过时了吧?

33 孔晓飞 吉宗祥 唐常杰 王季陶 陈传绪 刘晓松 王号 刘玉桂 苏红 谢鑫 武夷山 张志东 柏舟 文双春 朱志敏 黄晓磊 曹凯 曹聪 张玉秀 赵建华 孙国涛 齐霁 曾新林 李毅伟 赵凤光 王伟 liguoshuai lindajia wuweikui yyfy105 vigorous qiongfeng gec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