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师——陆志方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tone2009 云水随缘,清明在心 何妨向红尘深处借青山

博文

出租车被忽略的作用

已有 3288 次阅读 2014-1-13 20:22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城市, 出租车, 交通, 拥堵

最近,听到广播讲苏州的小汽车保有量已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位了,主持人随即谈起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民的重要话题,与之相应的,限制汽车问题也成为专家和政府们愿意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和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是,诸如车牌拍卖、车牌摇号、车号限行……等等限制购车和用车的举措,真的能够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吗?从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实际情况看来,答案是明确的,那些限制购车或行车的举措,并不能限制车辆的增加,在社会经济发展到相应的程度后,车辆的增加是不会以那些热衷于限制汽车的政府和专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城市道路的承受能力不能满足畅通行车的需求以后,交通拥堵问题必然成为现实问题,而一旦交通拥堵出现,再予限购、限行解决问题,其实只是痴人说梦。

道路的建设,也总是有被制约的地步,不能无限制制地建设下去。

交通管理水平,当然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这种提升也是有局限的。道路的顺畅与交通的便利是一对矛盾,交通管制等管理技术的设计和运用,自然可以使得局部的交通得到些顺畅,但必然会削弱部分便利,当失去便利的不足超过了获得舒畅的优势,提升便不能继续实现。

公共交通显然已经成为共识,公交车、轨道交通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并在许多城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预言,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的根本手段。问题是,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的点线以外的区域如何得以弥补?

最近,苏州的许许多多社区开始陆续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这项举措无疑是可以弥补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的部分不足。我想象着,假如有一天,公共自行车已经遍布到苏州城的每个角落,而且车况良好,使用数量充足,再加上健康出行理念的普及,在自行车半个小时所及的范围内,苏州市民的出行,将有更多的人选择自行车。如果,在苏州市区的一定范围内,自行车数量达到一万辆以上,并且在高峰期百分之八十被使用,应该可以减少相当数量的汽车使用。

除此之外,出租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似乎有点被忽略,一是出租车似乎是奢侈的交通工具,二是出租车实在不可靠,在全国各地的城市里,一到上下班时间,出租车似乎消失了一般。还有其他诸种因素,促使出租车与公共交通有点渐行进远。这实在没有发挥出出租车应有的作用。

我们以出租车每年十五万公里的行驶计算,私家小车一万五千公里计算,大致可以确定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为私家车的十倍左右,那么如果苏州城区多投入一万辆出租车,结果会是如何?我乐观地估计,苏州市民出租车出行将盛行,因为大家不担心出门没有出租车而迟到,而且拼车等技术将被运用得异常火爆以减少成本,这大概可以减少高峰期大约十万辆私家小车的行驶。出租车司机的驾驶技术比较娴熟,路况也要熟悉得多。同样一辆出租车与一辆私家车对道路拥堵造成的压力也会小的多。

出租车增加,也有出现相应的问题,我不妨一一做个解释。

第一个问题是,大家会不会愿意乘坐出租车?当然,满足出行是最重要的因素。出租车具有足够数量,并且服务更加完善,包括预约、呼叫等,满足出行并不很难。再加上,通过增加行驶成本、停车成本等等措施抑制使用私家车,一定有相当部分人愿意在高峰期少用私家车。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城市范围内多少出租车才是合适?这个问题大致可以运用数学办法进行计算,而且应该不是很难。

第三个问题是,需要如何增加出来出租车?这里又包含了几个问题,首先是谁来出资购买出租车?这个大概比较好解决,谁受益谁出资即可。其次是司机的待遇如何解决?如果有足够的人乘坐,司机的待遇保障是不成问题的,但乘坐人数的增加不能弥补大量增加出租车数量导致司机收入变小,则会出现有车没人开的现象。我的建议是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公交车之类,政府可以补贴,出租车给点补贴也未尝不可;如果把现行的出租车管理办法予以调整,或者政府补贴也可以免了。再次是,政府如何认识呢?如果从出租车对城市交通拥堵可以起到的贡献来看,政府应该认识到鼓励出租车的好处,另外,从就业的角度,出租车也是值得鼓励的。

显然,出租车的作用被忽略了,或者还没有被发挥出来。我很希望,出租车能够得到更大的重视,并且大数量投放的计划得到切实研究和实现,那么我可以不必开着车在苏州城里拥挤了,我也可以不必每到一个城市为等出租而苦恼了,政府也不必为车辆的限购限行绞尽脑汁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6242-758806.html

上一篇:关窗
下一篇:人生的四境界和三层楼

1 刘建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