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理论物理灵感从何而来?(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2-1-8 18:11
理 论物理灵感从何而来? 范洪义 我的短文做理论物理研究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上载科学网后,就有网友动问: 范老师,做理论物理研究怎样孕育灵感? 如何闢空抓阉能进而捉刀? 谈起灵感,我曾写过两句诗句:”静谧灵感源,涌思脑海舟”,即是说,灵感来自于虚静,然后才有可能思潮 ...
196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做理论物理研究要“语不惊人死不休”(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2-1-7 07:07
做理论物理研究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范洪义 我少时读杜甫诗, 《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
15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诗赠我的理科学生(48首) (范洪义作)
热度 3 万志龙 2022-1-3 11:18
诗赠我的理科学生(48首) 范洪义 几十年来,带了几十个研究生,与他们互有诗赠,意在研究之余放松,顺便咏物。现我老矣,去日苦多,将以往写的抽了一些,给科研同行作资谈,也许能捎上一些快乐。 尝以文自矜,用功得宽余。苦吟安可就,天机偶然遇。顾 ...
2135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百密一疏的EPR原始论文(2)(范洪义作)
热度 1 万志龙 2022-1-1 11:18
百密一疏的EPR原始论文(2) 范洪义 前不久,我在科学网上发表了《 百密一疏的EPR原始论文》一文。指出 1935年爱因斯坦等三人发表的'佯谬'论文,给出的只是二粒子系统态的波函数,但没有进而深入导出此态的具体形式,百密一疏。爱因斯坦没有从其波函数求出相应的态矢量 ...
207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也说什么是量子 (范洪义作)
热度 3 万志龙 2021-12-28 10:27
也说什么是量子 范洪义 如今量子力学议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它神秘,有人说它诡异 ,更有人说量子有正负,等等,不一而足。我的拙见,与其议论什么是量子,不如讨论什么东西是量子化的。大家都知道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说发射和吸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大小与一个普适常数成 ...
176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深切怀念于敏先生 (范洪义作)
热度 4 万志龙 2021-12-25 15:26
深切怀念于敏先生 范洪义 国家之魂知道于敏先生是中国氢弹之父,百姓盛赞他是科宛的参天大树。这里附上的贺年片是1996年他寄给我的,我一个普通教师受到他的青睐是我一生中最欣慰的事。记得有一年在南京向国家基金委组织的理论物理学专家组汇报科研成果时,轮到 ...
313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4
量子力学神秘论可以休矣(范洪义作)
热度 6 万志龙 2021-12-21 08:23
量子力学神秘论可以休矣 范洪义 在网上经常看到专家科普量子论,与其说是科普,不如说是在讲玄学,以己之昏昏懵人之玄玄。网红专家说日常生活中人只接触牛顿力学描述的世界,其实不然 ,我们每天接触阳光,阳光中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成分比配就是量子力学支配的结果 ,这也就是为 ...
2938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6
漫说量子力学中的新公式系列(范洪义作)
热度 5 万志龙 2021-12-17 08:46
漫说量子力学中的新公式系列 范洪义 综观顶级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中 ,一般都能看到他们推导出了永恒的公式或方程,例如牛顿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和光速c与真空介电常数及磁导率的关系方程(光速不变)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到了量子力学有普朗克光辐射公式,薛氏.海氏方程和 ...
279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5
对量子力学茫然的当今数学家(范洪义作)
热度 2 万志龙 2021-12-10 22:57
对量子力学茫然的当今数学家 范洪义 正当量子力学如火如荼进展时,当今数学家却茫然无措。一般认为,数学家起码对积分学了如指掌,很多难算的积分得以算出应该有数学家的影子。更有柯西发明了复变函数积分定理。 可是,Delta函数却是物理学家狄拉克发明的,它与迪利克雷函数有异曲同工之妙。 ...
231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我作为理科生做诗为了什么?(范洪义作)
热度 3 万志龙 2021-12-7 16:10
我作为理科生做诗为了什么? 范洪义 有人问我为何作诗? 其实,我是门外汉,连诗词格律都不懂。开始学写诗时,只是觉得作诗有点像找寻物理对称性。后来,才知道做诗可以带来宁静的心情,是一种追求善良的过程,更是一个追求简约人生的捷径。最好的物理是简约的,所以物理学家加入作诗的行列也是天经地 ...
275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