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我怎样听学术报告与科普介绍(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3-9-7 19:30
我年逾七十,积长期听学术报告之经验,觉得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很要紧。出席一个报告会,在听众席上先闭目养神,待到报告人开讲了听到他的声音后,才睁开眼睛打量报告人的气度,判断其声音与气度是否自洽,有的声音听起来油滑、无依托,果不其然,其报告内容也是空泛,夸夸其谈,不落实处。这时,再注意报告人的咀唇 ...
761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计算机发明与广泛应用遏止理论物理学发展(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3-9-7 19:28
如今科学界言必称量子计算,能人与混混都可以在制备量子计上发力,科普家更是说量子计算的速度比较经典计算计快多少多少倍,也不知道如何檢验此成果。 故且承认量子计算机的优越性,但是一切都托付给计算机会降低人的推导能力,设想在研究黑体辐射的频率vs谱强度的实验曲线时代就有了计算机,发现分别用维恩公式与用瑞利- ...
7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庆阮图南先生著述出版(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3-9-6 20:43
我的博士学位指导老师阮图南先生的二本专著“量子场论导引” 和“幺正对称性和重子、介子波函数”正式出版了,这是理论物理学家从点源通过推导扩演建立诸多物理公式而自成体系的典范。我年轻时最喜清丽公式,推导得之如见出水芙蓉,谓取味绵缈,然多得之羁旅行役间,故弥作珍贵。自阮先生羽化升仙后,师弟张鹏飞四方搜寻其 ...
7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有序算符内积分(IWOP)理论的应用(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3-9-6 11:49
有个同行来函说,他花了几个月,初步学会了对狄拉克的ket-bra积分,觉着这是妙笔生花之作。然后他问,在实际应用中有何予期,请不吝指教。我感于他的诚意,便告知他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在应用:1, 用IWOP导出的算符重排序可用于密码学;2,把小波变换发展为量子论,提高波形分辨率;3,提出分数压缩变换别备新压缩光; ...
4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路路通的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3-9-6 11:48
回顾五十年来在从发明到发展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英文简称为IWOP)的道路上,可谓路路通。悟者,思而得通也!用该理论先是把经典正则变换与量子幺正变换导通 ,再是把发现新表象与数理统计的正态变换沟通,接下来把压缩态、广义相干态、纠缠态的研究方法融通,又把量子光学的光场研究与量子统计的广义玻色分布贯通 ...
3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梦的解析(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3-9-5 10:55
昨晚前半夜,我在睡梦中时不时地浮现一串算符(好像是哈密顿量)的开根号公式,似对又错,在睡中的心十分纠结,尽管隐约知道是在做梦,却不想失去这次演算机会,也许能得到什么好结果呢!梦牵萦绕了好久,觉得太压抑了,终于强迫自己从梦中挣脱出来,才真正残梦初醒,原来是一枕苦涩的黄梁梦。我想起曾写过的书《物理感觉 ...
5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相对多地弄懂量子力学的㨗径(范洪义作)
热度 1 万志龙 2023-9-4 22:54
虽则大物理学家玻尔与费曼都认为世上没有一个人懂量子理论,但这并不排斥我们多弄懂一些。为此我铺好了一条㨗径,这便是有序算符内的积分法(英文简称为IWOP),有幸在我名下受指导的研究生无一不体会到这一点,用IWOP方法做了几篇论文发表以后,他们对现有量子力学理论的理解不再是浑浑噩噩,因为他们能掐会算了, ...
70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关于“物理感觉启蒙读本”读后观的来信(范洪义作)
热度 1 万志龙 2023-9-4 09:01
以下是另一读者来信。 尊敬的范教授,偶尔看到九月二日刊在科学网上的一篇文章“ -封关于提高物理觉悟的来信 ”,我也想参与交流关于你的书的一些读后感。你的第一本书“物理感觉启蒙读本”是一本“浅而能深,直而能曲”的书,因为历来对于“感觉” 与“心知”的讨论是哲学家 ...
59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从爱因斯坦婉拒高薪说起(范洪义作)
热度 2 万志龙 2023-9-3 12:52
咋天在互联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见附图),题为“180万年薪入职中国科大,这是我人生最高光的时刻"。见此标题我脑中便掠过爱因斯坦的话:“金钱会破坏人恬淡的心情”,爱因斯坦曾婉拒普林斯顿的高薪诚聘, 我又想起费曼拒绝芝加哥大带优厚待遇的聘书,再读读那位自称“义无反顾”选择理科的自我陶醉于高光时刻的中科大新教 ...
716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一封关于提高物理觉悟的来信(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3-9-2 18:22
下面是一位读者今年初的短信。 尊敬的范教授: 你好!去岁听朋友介召,从网上购得你写的二本书“物理感觉启蒙读本”和“物理感觉从悟到通” ,先是自己阅读领会,然后抽时间讲给读中学的孩子听,他似懂非懂地听,我不紧不慢地教,这样持续了半年 ,孩子终于从恍惚之中开了悟,渐渐明白何谓“观物取象”,何为 ...
6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3 1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