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LiXueB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LiXueBao

博文

人工微纳结构增强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器 《物理学报》特邀综述

已有 1807 次阅读 2022-6-16 17:1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微信图片_20220616170918.jpg


文章信息

人工微纳结构增强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器

Artificial micro- and nano-structure enhanced long and very long-wavelength infrared detectors

葛浩楠,谢润章,郭家祥,李庆,余羿叶,何家乐,王芳,王鹏,胡伟达

物理学报, 2022, 71(11): 110703.

doi: 10.7498/aps.71.20220380

原文链接    PDF

文章导读

人工微纳结构是一种结构尺寸小于或接近电磁波波长的人工材料,其物理性质主要由设计的单元结构及排序方式决定,表现出与自然界材料迥然不同的超常光学调控特性。随着微纳光学理论与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人工微纳结构对入射光场的振幅、相位和波长等特征多自由度调控能力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被Science 杂志评选为21世纪前10年自然科学领域的10项重大突破之一。


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器在大气监测、夜间侦查、深空探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随着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传统红外探测器在高响应率、高响应速度以及多维探测难以兼顾的现实瓶颈日益凸显,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红外探测器性能需求。基于人工微纳结构对光场振幅、相位和波长等特征多自由度调控的能力为红外探测器在量子效率、信噪比、偏振或波长选择性的关键性能提升与探测维度拓展方面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人工微纳结构与光子相互作用激发表面等离激元、局域等离激元激元或陷光效应等光场局域模式将入射光局域在亚波长尺度,提高小光敏面积红外探测器的光收集效率,实现探测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降低红外探测器的尺度、重量和功耗;同时,空间各向异性的表面微纳结构对不同偏振态的入射光有着不同的耦合效率结合不同的光场局域模式,可使非偏振的红外探测器获得高偏振比的探测能力,替代传统的光学偏振片以此减小光学系统体积;另一方面,人工微纳结构内在的特征长度(周期、直径等)决定了其对特定波长有着最佳的耦合效率,设计高品质因子的人工微纳结构可使探测器具有光谱分辨的能力,实现气体探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人工微纳结构与当前红外探测器结合仍存在原理性问题与技术性挑战,如微纳结构制备工艺容易污染或损伤材料,大多数微纳增强结构基于单元器件设计,当前人工微纳结构的动态调控能力较弱等,从而限制了人工微纳结构与红外探测器的进一步结合。采用或发展均匀性高、损伤低及与传统半导体工艺相兼容的工艺技术,基于新微纳光学属性的新理论设计微纳结构,采用外场调控手段改变微纳材料自身光学特性等手段设计可动态调控偏振消光比、波长选择、光场聚焦能力的高集成度人工微纳结构,为发展新一代的红外探测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物理学报》2022年第11期“特邀综述”栏目邀请谢润章和王鹏研究团队撰写文章,综述了人工微纳结构在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领域的应用进展,详述了表面等离激元、局域等离激元、谐振腔结构、陷光结构、超透镜、赝表面等离激元、间隙等离激元和声子极化激元等机制的应用现状及各机制固有的优劣势,进而指出了人工微纳结构在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应用的发展前景与方向,对未来发展方向和途径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设性建议。


微信图片_20220616170938.png

图1 人工微纳结构增强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器的几种主要机制及特点


表1 人工微纳结构增强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器的几种主要机制及特点

图片


作者简介


谢润章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微信图片_20220616170943.jpg

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获得者。主要从事微纳尺度红外光子-电子相互作用、窄禁带非平衡载流子输运、红外探测光电联合调控等理论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 等学术期刊发表SCI文章5篇。


王鹏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青年研究员

微信图片_20220616170948.jpg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红外探测器件机理与应用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 IEEE系列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h因子37。现任中国物理学会 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物理学报》和《物理》四刊联合青年编委,Sensors编委。


胡伟达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微信图片_20220616170955.jpg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萨本栋应用物理奖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加强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红外探测器及空间应用研究。以第一、通信作者在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Electronics等国际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11000余次,h因子66,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1项。现任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副主编、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执行主编,《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红外技术》、《红外与激光工程》编委。


图片


《物理学报》2020—2022年电子期刊,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微信图片_20220616171001.jpg


专题汇总

《物理学报》在淘宝店和微店上线,扫码即可购买过刊和现刊。


微信图片_20220608142423.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42428.jpg


微信图片_20220616171007.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7348-1343265.html

上一篇:亮点文章 《物理学报》2022年第10期
下一篇:亮点文章 《物理学报》2022年第11期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