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zop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hzopp

博文

读《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小记 精选

已有 3124 次阅读 2023-5-12 09:13 |个人分类:微生物科普读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第一次读这本书还在研一,刚开始接触微生物生态学,对于微生物的理解仅限于基本概念和图片,对抗生素的认识更是寥寥,多年的学习之后重读此书被作者笔下的”消失的微生物假说“深深折服,原来Martin Blaser早在几十年之前就意识到我们的快速发展无意中严重改变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几十万年的微生物群落,破坏了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衍生出无尽担忧。

作者以实验结果为基础讲述自己的科研之路,如何意识到微生物的双面性,原来相安无事的微生物为何转而开始大肆攻击宿主,我们如何发现并运用抗生素无差别地消灭一切微生物,微生物累积耐药基因再次反击,我们再紧急开发新的抗生素,直到越来越多的超级耐药菌案例出现,这些过程看起来就像从地球生命伊始即进行着的军备竞赛一样,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无穷无尽。令作者担忧的是,我们对抗生素的滥用显然加速了这一过程,而我们的应对措施相比于微生物的反击速度远远慢得多,甚至于在某些极端案例中人力几乎不可为。

作为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于1928年才被Fleming发现,到1943年获得产青霉素的超强菌株,再到1945年实现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到如今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人们已经开发出大环内酯类(比如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等一系列抗生素。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疗效却越来越不如从前,而它所带来的残留效应却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超级耐药菌案例骇人听闻,引发我们对自身健康和未来的深深担忧。曾经那些与我们和平相处时刻保护着我们的微生物在不断升级的公共卫生条件下逐渐消失,成长于城市环境中的人们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远低于非洲原始森林土著居民,不再有各式各样的细菌/古菌菌株帮助我们适应新出现的食物种类,于是越来越多人出现过敏;仅靠我们的自身细胞和苦苦留守的少数微生物无法很好地帮助我们高效转储或代谢高糖/高能量,从而导致了糖尿病低龄化和肥胖迅速蔓延。

除此之外,作者还基于实验证据大胆提出了幽门螺杆菌与食管疾病的关联,认为幽门螺杆菌可能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食管,这一说法到目前经过各种科研实验证明并未发现幽门螺杆菌与食管癌之间的直接因果联系,足可见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复杂交互。提及幽门螺杆菌,前几天我恰巧在某档电台节目中听到有关幽门螺杆菌与健康的新闻,医生建议我们尽早去进行碳13或碳14呼气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出于对未来健康质量与可能的高额医疗支出考虑,医生提到现在检查只需要几百块,但若忽视幽门螺杆菌感染将来有一定概率发展成胃溃疡、胃癌等,届时的医治成本和健康损伤代价很大。鉴于我不是医生,对幽门螺杆菌的真实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出于对医生的信任,我还是会选择谨遵医嘱。

除了与胃肠疾病的密切关系,抗生素可能影响了动物或人体发育和代谢,而且在生命越早期使用抗生素影响越大,这体现在近几十年以来人们身高不断增长,更体现在当代集约化养殖场,农场主们为了提高养殖密度、控制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喂给动物大量抗生素,短期看起来抗生素非常好用,百利无一害。但发生的事实最有说服力,我们普通人可能无法直接掌握许多病例的用药及诊断数据,对抗生素疗效的感受并不真切。根据作者文中提供的一个简单实验:给正常小鼠喂食沙门菌,10万个细菌可以感染一半小鼠;但若先喂链霉素,过几天再喂食沙门菌,仅3个细菌就足以感染小鼠。可见是否接受过抗生素处理的小鼠对病原菌的易感程度差距之大,令人瞠目。

作者用亲身经历、科学实验和事迹记录的方式阐述了抗生素的滥用,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与潜在风险,警示我们应当及时有所作为。全球范围内,与人类共存的微生物逐渐消失,和气候变暖冰川融化这类宏观极端事件的后果一样严重,因此适量使用抗生素和减少碳排放都刻不容缓,值得我们所有人都及时行动起来。

另外,除了正文,赵立平老师写的序言中将遗传信息的垂直传递称做”血脉“,将母亲经由分娩和母乳喂养传递给孩子的微生物称作”菌脉“,这一说法简单明了却强调了我们世代传递着的微生物对个体发生、发育和生长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决不亚于基因。因此,我们要积极养护自身和自然环境的微生物多样性,恰当使用抗生素,多多拥抱大自然。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77831-1387678.html

上一篇:读《我包罗万象》小记
下一篇:读《生命密码1》小记

5 郑永军 农绍庄 王安良 孙颉 王成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