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英语系动词为何陷入小三的尴尬——英语语法研究

已有 5795 次阅读 2012-11-6 21:51 |个人分类:语言文化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小三, 英语语法, 系动词

   英语系动词的表述是英语学习中常见的字眼,中学英语课堂上,老师们似乎讲得头头是道。略作深究,它竟是一个身份不明、角色暧昧的词类。在诸多语法书中叨陪小三乃至隐形小三,在各路以正统自居的词汇辞书中甚至以河东狮吼为范,干脆取消系动词的名份与出生资格,将之消灭于无形。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版)给了连系动词合法的名份。他说:“英语动词按其在构成动词词组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动词和助动词两大类。主动词按其是否必须跟有补足成分以及必须跟有什么样的补足成分如宾语、补语、状语等,分为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连系动词。及物动词之后须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之后不须带宾语。连系动词之后须带主语补语。”
   尽管我对章先生给予连系动词予以承认表示赞同,但对章先生的说法略持异议。我以为:英语动词只有主动词一大类,所谓助动词本身根本不是动词,而是起辅助作用的助词,协助动词完成一定的语法功能。此外,“不及物动词之后不须带宾语”准确的说法应当是“不可带宾语”。    
   张道真先生的《实用英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版)也是文如其名,从实用主义的观点出发,避而不谈或不予深究英语动词的科学分类,只是笼统地表示“动词主要分作下面几类: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兼作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动词、双宾动词、成语动词、系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张先生的这种实用分类、混合分类可能也是正统语法书中不多见的。不足的是,头脑中不免对英语动词分类如此之多而杂顿生感慨给,贻人以动词麾下妻妾成群之不佳印象。
   翻开各路词汇类辞典,大多数对于连系动词语焉不详,兴之所至,聊作点缀。以本人近期购买的新版《英汉大词典》(第2版)为例,对于张道真先生书中所称的“系动词有下面这些:appear be become fall feel get go grow keep look prove remain rest run seem smell sound stay taste turn”手脚并用不过尔尔的20词,仅对“remain”一个词标注了系动词属性,可谓硕果仅存,亦或是漏网之鱼。信手翻阅手头的其它中英词汇辞书,似乎各随其便、标法不一,但总体上可能都未超出10词。
  既然语法书籍中大多对于系动词信誓旦旦,将置于动词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英语词汇类辞书中为何难觅踪影呢?为什么编纂者不愿意让其露面呢?即使勉强一见,也是作为“二不”姐的丫鬟,屈身在不及物动词名下作为子项。
  以中英文对比而言,系动词用法对于中国人不难理解,但它与不及物动词的差异是明显的:不及物可以什么都不接,系动词必须后接形容词等。普通不及物动词后接形容词是难以解释的。
   英语系动词仅是某些动词的属性之一种,其他动词似乎也可以化用为系动词,我国刘昌明院士发表的一篇外刊英文论文《Hydrological cycle changes in China's large river basin:The Yellow River drained dry》标题即为一例。
   将连系动词藏之别馆、隐姓埋名的不良语法后果之一,就是让读者不知后接形容词是连系动词的独门绝招,并非寻常不及物动词之人手一份、凡词必具。此处“后接形容词”是单纯的形容词,形容词后再名词等不在此列。我不由得想到一则冷幽默:“一位美眉浅笑盈盈地在路边拦过路车,司机大哥乐于助人、热情招呼,忙不叠地邀其就座。不料路边冷不丁杀出一路人马,实乃“美女后”——老公与一串孩子。”
   部分原版或国产词汇辞书等对动词属性细分不够,易使读者形成“后接形容词”成为凡动皆可接之错误认识。不过,云想衣裳花想容,将后接形容词作为连系动词的专利似乎对普罗不及物动词有些不公了。
   我认为,英语词汇类辞书编纂中应当给予系动词应有的名份,至少达到张道真先生所提的20词,我将之称为手足并用数。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0729-629907.html

上一篇:由中国环境保护部中英文网站官方名称不一所想到的
下一篇:名难副实、无人喝彩的环境贡献—兼谈contribution的词典汉译缺失

3 鲍海飞 柏舟 崔小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