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三千年气象总集》《中国之雨量》《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质量隅谈

已有 7273 次阅读 2013-6-29 10:26 |个人分类:大气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差错,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由国家气候中心张德二研究员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介绍:该书从1985年着手编辑到2004年12月最后出版发行,历时二十年。编写过程中,从全国37个城市75座图书馆、档案馆查找和摘录中文史籍8228种,实际采编引用7835种,包括地方志、纪传体史籍(指正史)、各代会要、各代纪事本末、明实录、笔记、碑文等。该书系统辑集我国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1911年三千多年间的各种有关气象的文字记载。内容包括:1、各种天气、气候、大气物理现象,水、旱、雨、雪、冷、暖、冰、冻、霜、雹、风、尘霾、风暴潮、雷电、大气光象等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情景;2、各种气象灾害的范围、危害程度和灾后赈济、蠲免情形;3、与气象条件有关的物候、农业丰歉和病虫害及疫病、饥荒和奇异现象。全书共四卷,第一卷为远古至元代的气象记录,第二卷为时代的记录,第三、四卷为清代的记录(上、下)。


历史气象记录之大成:《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

施雅风
 2005年03月28日10:32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
  以全球变暖为主导的气候与环境变化,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人们必须从各种自然历史记录入手来研究气候的规律和特性 ,探讨适应的方法和响应对策。已故杰出科学家竺可桢对气候变化有启蒙开路性质的深入研究,所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一文在上世纪70年代曾轰动了国际科学界。他曾感叹中国史料如此之浩繁———“即使搜集很少一部分,已非一人精力所能及”。在他的启示下,国内很多学者致力于历史气候资料的发掘与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特别令人高兴的是,最近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张德二教授联合近20位多学科的专家,坚持不懈地花了20多年时间撰著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4大册约880万字,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共同支持出版了。这是学术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评者有幸先睹为快,初次阅后,认为这部巨著有下述三特点

  一是集大成,汇可靠的原始气象记录于一体。巨著所含记录上自公元前13世纪的殷墟甲骨文,下至清代末年的公元1911年,为3000多年间各种天气、气候、大气物理现象和水旱等各种灾害,以及政府救灾措施记载的系统采集。作者查看的史籍达8228种之多,几乎所有国内图书馆藏的地方志和二十四史、清史稿、资治通鉴等各种史籍都搜罗无遗。当然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遗漏,关于这点作者已经说明 部分私人日记和宫廷档案中的气象记录因体例关系未能收入。值得提到的是,珍贵的殷商甲骨文资料,今人一般是看不懂的,本书却在甲骨文专家胡厚宣先生的指点下,首次编成了甲骨文气象记录部分,内中包含有甲骨文的拓本、摹本、古汉语考释和现代汉语译文,让世人真正见识到我国3000年前的最早的气象记录。

  二是详细考订和精心编排。书中所有记录都经过仔细的核查和考订,力求正确无误和精炼,又加上关于时间、地名等多种必要的标注,以便于现代读者引用。我国的古籍中常见的一种情形是最早出现的记载往往被后人多次地转抄和引用,又多次重复地载于多种书籍,或者在转抄中又产生新的错误,这是史料利用中最头疼的情形。古人并没有现代科学著作列出参考文献的习惯。如此巨量史料的清理,其难度可想而知,其间还需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加以鉴别。对此,作者以巨大的耐心对繁冗的重复记载逐一进行了考订,最终选取最早的一条原始记录收入本书,而且还将原始记录的帝王纪年,加注为公元纪年表示。史料记录的地点和地域范围的认定一直是历史气候研究工作的难点,因为史料所载的地名历代多有变化,又与现代地名多有差别,但作者面对这个难题,充分利用了历史地理学的成果,完成了加注今地名的艰巨工作,又得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帮助,编出历代古今地名沿革简表,给予读者很大的便利。上述周到细密的工作,极大提高了本书的科学价值。

  三是本书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书所载我国历史文献气象记录,详尽、正确而且集中,这就极大地方便了当今成千上万有兴趣于气候变化研究的学者,乃至政界人士的查考应用。地方官员可以从中很方便地查到当地历史上有关气候的记载,这大大节约了研究查阅古文献的时间,提高了研究效率。从这点来说,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世界著名的气候变化研究者布赖德勒教授(R·Bradley)曾对刘东生院士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期望张德二教授的专著早日出版,否则世界上就无法及时应用这部分重要资料了。”我相信这部专著的出版不仅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也会受到国际学术界的热烈欢迎。张德二教授与合作者们一道克服种种困难,以20年时间完成这部巨著,无疑在我国科学界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更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中国之雨量》 

              竺可桢、涂长望、张宝堃等共同编撰


中国之雨量,中英文



中国之雨量,中英文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总序

                              (摘录)






  以上简要介绍了三部(含多人多卷)著作的概况。作为我等学习、利用者,能够有幸见识这些著述,已经是够幸福的了。

  本帖与其说是质量点评,不如说是学习心得,一隅之见、一时之见。

  由于阅书无数、浸淫日久,不管专业造化如何,评点似乎成了习惯。

  因研究需要,本人在孔夫子网购买了堪称文物级的《民国二十三年全国雨量报告》(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编,水利专刊第十种,民国二十五年十月)。与手头早有的《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江西卷)对比发现,在江西省多个气象站点雨量数据上略有捍格。

  鉴赏之下,不得不见异思迁、有点喜新厌旧。昨日新已成今日旧,今日新将成明日旧,新旧辩证法耶?

  话又说回来,在没有第三者插言或旁证之前,轻易否定任何一者都是不太理智、不太明智的。因为民国时代,资料来源混杂,比如教会等机构也从事雨量观测。《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江西卷)可能采信了其它的来源。

  经仔细核对、计算与分析,大致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江西卷)编撰时并未使用《《民国二十三年全国雨量报告》》,而是直接采纳了二手的《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而《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在1934年7-9月雨量统计上出现了错误(错误的更早出处不详,该辑录似未附参考文献)。具体情况是:1934年7-9月有关站点的准确雨量应为:余干,122.6(《辑录》与《大典》似错算为112.6)毫米;鄱阳,72(《辑录》与《大典》似错算为72.2)毫米;吉安,162(《辑录》与《大典》似错算为165)毫米。”(有雅兴者可以根据本帖所附一手文献进行计算、验证)。

  不过,从编辑质量来看,《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系列丛书的重大缺陷是:没有参考文献,无法核实出处。因此,本帖并不针对《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江西卷),据我个人泛泛印象,该书编辑质量总体而言应当是可信的。

  粗浅的感觉是:《三千年气象总集》《中国之雨量》可能算得上经典,但《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可能有点近于时下的“精典”,而不是经典。

   我推想,就1934年而言,《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江西卷)的微瑕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系列丛书的各省分卷中依然可能存在。不过,我暂时没有时间去一一核对。据我所知,北京国家图书馆也提供缩微胶卷的电子版传送服务(收费)。本来我想从国图买几页缩微胶卷版,后来起了收藏之心,索性买回真迹吧。

   现有疑问:似乎权威的《民国二十三年全国雨量报告》仅有南昌市的气温而无降水资料,《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却有南昌站降水的介绍,不知语出何典?

  由于年龄已届半百,对于各路权威已缺失盲目的敬畏之心,唯真理是尊,但因时间、实力等关系,前两本著作尚未有暇品味,也许本帖指出的只是白璧微瑕。此帖意在抛砖引玉,还望有识者赐教、有兴者抒怀。


附1:我购买的《民国二十三年全国雨量报告》及江西雨量数据(页边手指系本人右手大拇指到此一游,可不是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哟!不过,本人并无带国粹意味的“到此一游”的中国式嗜好(据称由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齐天大圣-孙行者发明,可谓源远流长啊!),只是为了拍摄时拉平纸张,避免复印导致的强行压迫伤害)。

旧书 民国二十三年 《全国雨量报告》 (附 民国二十三年全国年雨量线图)a6



附2:《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江西卷摘录(第237页):


附3:《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江西省水利厅水利志总编辑室,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88)摘录




附4:以下是我在网上(http://www.bookinlife.net/product-272432.html)购买的《中国之雨量》复印本。此本的缺点是:由于是老书复印,字体的清晰度略显不足,个别数字不易辨认。如果从事研究,购买国家图书馆的缩微胶卷本可能效果更佳。现附复印本封面与扉页如下:


注:上述附录中的清江指樟树镇,黄金埠指余干。此为网搜而得,有兴者可以验证。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0729-703694.html

上一篇:“过目不忘”写真版的世界第一人——“超越爱因斯坦”的特斯拉
下一篇:“旱涝急转”与“涝旱急转—创用“涝旱突转””“洪旱突变”谈

5 庄世宇 李小文 麻庭光 董全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