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谛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hongcai 持允公论,道衡维新。

博文

知识可以是美的 精选

已有 4662 次阅读 2009-1-9 00:54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知识

前天看到有一个好象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发表了一篇反映他在大学生活阶段的博文(吴宝俊:《你不能怪大学生》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8760),他表达了他对传统的、记忆式的教学方式的强烈不满。我真的感慨很多,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一些东西,就是:我们大学教育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现在在美国大学考察,发现他们的大学生除少数真的不爱学习外,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认真的,包括他们参与讨论和交作业等。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中美教育反差这么大。我也联想到我自己的大学教育经历,感觉我们的教育真的是有问题,而要把这个问题完全说清楚还是真的很不容易。但是这个同学有一个提法还是对我很有启发的,他说老师就应该展示知识的美来,这样学生才能爱学!话虽然简单,但这里面意味非常深长!
是啊,我们老师都习惯于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自然而然地视为是真理,认为既然是真理,那么你就应该去接受。而且我是把现成的真理交给你,又不用你费劲探索,你还不珍惜?
这个想当然的道理在学生这里就是说不通!为什么?因为老师已经站到了一个新平台上来看问题,觉得这个是真理,认为只要接受它就可以省去许多探索之功。但对同学而言,这哪是什么真理呀?简直是味同嚼蜡的古板的很啊!所以他们认为,什么真理不真理,跟我没关系!所以我才不爱理它呢!因此就不爱学。所以老师越认为是所谓的当然的真理,学生的反感情绪越大。这好象成了一个公理。
是啊!确实问题不出在学生,而出在老师。因为老师把问题简单化了,从而也把学生想象得简单了,这么简单地对待学生理所当然要遭到同学的拒绝了,因此这样老师碰钉子也是再所难免的。
特别是进行一些所谓的教学改革,往往是一相情愿的,甚至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的,从而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体,没有让学生参与其中发表意见,老师想当然地认为这些都是好的,所以就这么做了,认为学生天生就是没有判断力的,他们只有接受的份,因此也不征求他们的意见。学生对这样的莫名其妙的东西当然也是反感的、拒绝的。
是啊,因为我们的老师还停留在传统的精英教育时代,认为学生都是自主性非常强的,接受能力非常强的,也是特别听话的学生。殊不知现在的学生是非常有个性的,他们是有独立见解的,而且往往是情绪主导型的,他们判断事物往往是从直观出发的,而不是从理智出发的,因此想再回到从前找到那些非常刻苦地去攻读的学生恐怕就找不到了。
而且老师的知识观念也是落后的,也不知道现在的时代已经是后现代了,不知道知识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一元真理观已经被废弃了,现在是多元的真理观,真理其实是一种协商的结果,而不是单方面的宣称。在这个时代灌输式教育只能蒙混那些不知情的中小学学生了。
如果教师对知识的变化不知道,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不清楚,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恐怕就很难了,所以我说出现比较尴尬的局面的最终原因不在学生,而在老师。当然你如果继续追寻,那就是在管理体制了,在教育体制了,但那就扯得太远了。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在大学里教师还是有很大自主性的,教师基本上可以主宰课程如何教、教什么和教学目标,如果教师自己的观念不改变,真的很难怪学生不配合了。
我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写到,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审美主义时代,现在学生是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知识,如果我们不能适应这个形势,那么我们就落后了。当然这个观点最初是表现在我的一篇论文里,那是我谈到了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变化时提出的,我认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处在一个个性化时代,个性化时代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学生的阅读心理是审美主义的,而不是传统的理性主义。当然在那篇论文里我并没有系统地表达这个思想,因为我只是感受到了这个变化,还没有完全把握这个变化,所以表达起来也是不完整的。即使今天我自己感觉也很难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念,要不是这个学生的激发,我是不会重提往事的。
审美主义时代特征,就是学生更容易被一些感性的东西所吸引,而且要找到共同的吸引性的东西越来越困难。正因为如此,就需要个性化教学,需要分别对待。如果是进行大班教学,只能是一个模式地进行,那么是抹杀个性的。审美主义的另一个特征是:每个人的判断都是以能否直接引起个人愉悦的感受为判断标准的,而不是象理性人那样计算实际的功效如何,如果那样计算的话他们的行动就会理智很多。很显然,许多的年轻人只要高兴就好,而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你说是及时行乐,我说也不是,我认为是时代的进步。因为我们过去太看中最后的结果了,不关心过程,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拼命地压抑自己,使我们的一切行动服从我们的理智决定,所谓不冲动、不犯傻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情景仅适应资源非常短缺的状态,那时候任何一次机会的获得都是非常昂贵的,换言之,每次机会获得都似乎是恩赐的,好象是自己的幸运,而不是自己努力的一样。如假如你以高分了某个大学,但发现你的政治条件不合格,你可能马上被清退。其实当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个担心,生怕自己被发现哪个条件不合格而被清退。这大概能够说明当时机会的昂贵性。
这种情境拿到今天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因为今天是大众化时代了,我考上了大学,如果我不满意,我可以退学,明年我再考,直到我考到我满意的大学为止。这种情况放在以前就显得太过奢侈了,也是绝对不能容忍、不可能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那时一上大学就是国家干部,那是标准的精英。在今天,大学生遍地开花,现在还有人真的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吗?而在当初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说时代变了,就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了。
有的人还形容现时代为‘读图’时代。这句话我想许多人都听说过。我不评价这个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但我认为它是一个事实。换言之,就是我们过去所讲的传统的大道理在现在是没用的,已经没有人去认真地听你说的什么所谓的大道理的,所以你讲课只要自然点、简单点、明白点就行,讲得非常深奥是被反感的。你一让他动脑筋,他就说你这个老师是跟他过不去。这也意味着,时代从传统的重理论走向重技术、重操作、重应用的时代,而我们的大学还固守传统的精英主义的教条,去进行理论灌输,这样学生喜欢才怪!
读图时代的出现,或许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审美主义到来的征兆。看图画一般是不费力的,也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往往任何图画都可能引起你的一点美感来,总会让你感觉是放松的,不会使你的神经那么紧张,当然也不会象读枯燥的理论书籍那样需要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去绞尽脑汁进行思索,当然同学也喜欢以图画的方式与你进行对答,因为这样确实是放松的。如果你用传统的眼光看:这究竟有什么意义?那就不好回答了。而在后现代时代,“高兴就好”。我们现在的许多大学校长虽然不懂什么是后现代,但都知道这个道理,“大家高兴就好。”所以也确实很少让大学生感觉不高兴的。现在大学生确实是大学校长的上帝。所以许多大学都出现了,大学校长对大学生的关心远远超过对大学教授的关心。出现这种情况也很自然,因为大学生需要哄着,你大学教授自然应该明白道理,因此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大学教师的教学风格就应该进行变化,即你不能只说知识是对的,是真实的,或者是有用的,你还应该让学生感觉知识是美的。
其实做到这一点也不难,只要放弃你的传教士的姿态,你完全可以做到使知识是美的。我们过去做不到,是因为我们太膜拜知识,认为知识是神圣的,是不沾世俗的,所以只是供奉的,只能原原本本传授,而不能加进个人注释,这样的话,知识永远是死板的,没有个性的或没有灵性的,当然这样的知识是不美的。
一旦知识加进了丰富的个人元素,知识的灵性就迸发出来,而这种灵性是可以传递的,是能够感染学生的,而这种灵性事实上才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知识并不是过去所认为的死板的教条。所以说,知识只有与人的具体经验结合才能变成真正的知识。
这样的知识就变成了可感知的知识,学生才不会感到陌生,学生才能参与进去,学生才能得到一种分享的体验,才能享受到一种美感。为什么大师们能够把课程讲得非常活?原因就在于知识融进了生活,生活与知识已经不可分离,所以知识不再是空壳,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融于生活之中的点滴。这就正象胡塞尔所说,我们都被蒙蔽,使知识脱离了生活,而真正的科学知识应该是返回日常生活世界。
知识可以是美的,不仅指我们可以把知识还原于生活,而是指知识本来就来自生活。当我们增加了过分人为的东西后,知识就不美了,因为它经过了过度的包装,人为地增加一层帷幕,从而使它失去了它的真实性,变成了一种近似虚伪的东西。这些包装,就是经过一系列不必要的阐释,增加了一系列的文化符码,镀上了虚荣的光环,从而使知识失去了它的本性。而我们对知识的阐释更注重这些光环,而不是它的实质,这样就使知识脱离了产生于它的母体,于是就枯萎了。正象人们日常所说的,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死知识,只是把它变成生活的知识它才是活知识,才是美的知识。这就是知识之美的展现。
知识的增进和个性的增进是一样的,随着人的真正知识的增进,人的品性也会随之受到陶冶,从而知识变成了品性不可忽缺部分,或者说是知识成就了品性。没有知识,缺乏见识,人的目光必然短浅,人的行动必然野蛮,人的品行自然也难以预期。有了知识,人的行为才有了方圆,知道进退的方寸,也知道了自己的真正方位,从而感到世界就一幅图画,当然世界是美的。而这是知识美的展示,是知识的光华,没有知识,生命自然就黯然失色,世界就不再是美的了。
为此,我很欣赏那位同学的反叛精神,欣赏他的直率,欣赏的他勇气(尽管不赞赏他的这种对抗的做法和不礼貌的行为),这事实上告诉我们,现在已经是多元时代了,已经不再是长辈主宰的世界了,而是一个讨论和对话的时代。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190-209296.html

上一篇:什么是素质教育?
下一篇:知识何以是美的

3 刘全慧 任胜利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