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家亲历的纪实历史——读熊卫民的《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
热度 9 武际可 2017-3-17 07:33
科学家亲历的纪实历史 ——读熊卫民的《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 武际可 从 1949 年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这是一段不算短的历史阶段。这是一段充满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事件的历史,很值得从各个角度回忆。的确我们看到了从不同的角度写的这一阶段的历史 ...
个人分类: 科技史|15180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9
构件的连接(二)——金属构件的连接
热度 6 武际可 2017-3-13 10:16
构件的连接(二) ——金属构件的连接 对于金属构件的连接就不能用木材或石材那样通过榫卯来连接了。固然也有少量的连接是从榫卯连接那里移用过来的,例如图 1 所示的键连接,它是把左下的一根轴和右上的齿轮连接在一起,以便轴和齿轮同步旋转,我们看到轴上有一个键槽,齿轮的内孔上也有一个键槽,在轴上方 ...
个人分类: 科普|2232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6
构件的连接(一) ——榫卯连接与斗栱
热度 13 武际可 2017-2-11 09:01
构件的连接(一) ——榫卯连接与斗栱 一位巧裁缝,能够把剪裁好的布片连缀成端庄或华丽的服装。结构工程师能够把构件连接成宏伟的大厦与各种特别用处的结构。裁缝用的是针和线。结构工程师们用的是什么手段呢?人们用的手段因材料而异。 一. 榫卯连接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 ...
个人分类: 科普|41365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13
谈构件
热度 10 武际可 2017-1-14 09:59
谈构件 前面我们说过,结构是把固体构件组织在一起的承力的系统。那么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结构中最常见的是些什么构件呢? 最常见的构件是这样三类 :1 )绳、柱、杆、梁这种沿一个方向伸长其他两个维度很小的条状构件; 2 )板、壳是一个维度很小,两个维度比较大的,即比较薄能够覆盖一定面积的构件; 3 ...
个人分类: 科普|14888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10
一指之力,足以推动万吨轮船。
热度 18 武际可 2016-12-12 07:46
一指之力,足以推动万吨轮船 在这个标题下是要谈谈与流体的阻力有关的问题。人类从远古起就有这样的经验,载同样的重量,划船比推车省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与物体在水中和搁置在固体上运动所受的阻力不同有关。它的根本原因是流体和固体的区别。流体的所受的抗力是与变形速度有关,而固体的所受的抗力是和变形本身 ...
个人分类: 科普|13969 次阅读|37 个评论 热度 18
漫话结构
热度 6 武际可 2016-11-10 09:31
漫话结构 结构这个词,无论我国还是西方,来源都是从民用建筑来的。我国早在三千年之前的《周礼》这部书的《考工记》中就已经记载了各种建筑的形制。到了汉代在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说:“于是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出现了结构这个词,意思是把建筑用材和构件按照一定要求搭接在一起的建筑。在西方的语言 ...
个人分类: 科普|10761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6
感觉的度量
热度 9 武际可 2016-10-11 05:54
个人分类: 科普|1266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9
谈教师职业
热度 15 武际可 2016-9-26 06:48
谈教师职业 现下称呼“老师”的似乎很普遍,播音员、演员、编辑等等都称呼为老师。我这里不是说这种社会上称滥了的广泛的教师,而是谈论真正面对一批学生讲课教学的教师,是现代学校中的教师。现代学校的主要特点是成批地培养人才,作为教师就要与一大批大致相同经历的学生朝夕相处,给他们讲课、同他们讨论问题 ...
个人分类: 教育|11851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15
力学与工程结合的旗帜——纪念钱令希先生百年诞辰
热度 15 武际可 2016-7-25 08:53
力学与工程结合的旗帜 ——纪念钱令希先生百年诞辰 武际可 我国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工程师钱令希先生( 1916-2009 )是我最崇敬的力学界的德高望重的长辈之一。现在我们纪念钱令希先生百年诞辰,就是要传承和发扬钱令希先生在学术和教育道路上的高 ...
个人分类: 教育|14094 次阅读|43 个评论 热度 15
一个普通人的操守——纪念父亲100周年诞辰
热度 24 武际可 2016-7-8 06:08
一个普通人的操守 ——纪念父亲100周年诞辰 武际可 今年是父亲武国衡(1916-2005)诞辰100年,回忆有关的几件事,以表纪念。 爸爸是一位非常普通的人,他出身低微,他的父亲,我的爷爷是一个文盲,靠自己种地维持生计的农民。他自己的一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214 次阅读|25 个评论 热度 2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