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考客”拟或“研客”——中国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

已有 7512 次阅读 2008-6-7 06:19 |个人分类:社会责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考客”拟或“研客”——中国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研究生培养之我见

近年来参加多个单位的研究生毕业答辩,有一些感悟,特此落笔以为记忆。

国内研究院所、大学,不管是著名的,还是不太出名的,在研究生抢夺战中往往均使出浑身解数,争夺高质量研究生资源,而大量的研究生也同样向院所和高校抛出来的橄榄枝积极回应,这样在历经考研大战之后,一切尘埃落定,8、9月份总有一批人员能够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且不论是否是当初自己的“初恋”(因为每年总有一批调剂生调剂到非第一志愿单位,可参考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但总归可以为未来头顶上的硕士帽、博士帽而开始奋斗了。

辛辛苦苦、风风雨雨三年甚至由于种种原因而延期至4~8年以后,面临毕业,赶写完毕业论文“致谢”部分,绝大多数研究生会喘口气,回顾总结来时的路,才发现人生竟然是如此的不容易,而同时似乎人生还未达到最后的定型。最为重要的是,毕业以后去干什么?而这一问题每每困扰学生和导师。换言之,研究生的培养动机到底应该是什么?

顾名思义,研究生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很多单位也要求在研究生毕业鉴定时需要注明这一点。然而,在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中,总归有大量人员前往国外单位以及企业、公司等进行商业领域的活动,而不再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请注意: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以国内极少数排名在前的一流或者超一流大学和研究所为例,通常拥有考研成绩最高、科研潜力最强的一批上好研究生,但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中,从事科研的少之又少,这其实是我国研究生培养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换言之,由于好的大学和单位的毕业文凭用于“求职”敲门砖的时候总归筹码更高,所以,一批人员即使将来不愿从事科研工作,但也希望能够获得这些单位的学位和文凭——“大不了受委屈几年时间”,而真正愿意从事科研、但应试成绩次于这些学生的研究生则只能选择其他单位读研或者工作。也就是说,从研究生培养一开始,一批愿意将终生付诸于科研、但是应试能力又不超强的学生就难以接受这些一流或超一流学术单位名师的指导,而显然能够接受这些名师指导的学生将来又不会将自己的终生奉献给科研事业。这一切显然十分不利于我国提升基础科研实力和水平。

这是我近年来一直在深入思考的问题。这里边有两个关键点:(1)问题出在哪儿?(2)问题如何解决?

(1)问题出在哪儿?显然,动机决定一切。人类活动受动机所驱使。资源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是每个人活动动机的核心。这是一种基本的反应。如果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有更多的收入养家糊口,没有人不愿意去努力。但是,动机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有没有被自己考虑过?大量一流高校和研究所培养的研究生出国或者从事商业等活动,从其个人的职业选择角度而言,无可厚非,但是,这些研究生为何不考虑一开始就面向此类职业选择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从事此方面工作的能力,而去和哪些打算将终生投向科研活动的研究生争夺资源——即使这些资源对于其他研究生“终生所需”,而自己只是“求职敲门砖”?所以,个人的选择很重要,当然也可以说是社会就业压力所导致的。但是,请各位看客可以仔细考虑:我们国家的科研实力应该依靠什么样的人来提升?是哪些拟暂时性辛辛苦苦3~6年旨在获得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硕士博士学位的一过性的“考客”还是哪些愿意将终生托付给国家科研事业的“研客”呢?建国近60年以来,我国发展很快,但是在决定国家长远命运方面的基础研究方面却与西方大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那么,能够决定我国未来的这一批研究生、大学生的国民的责任心何在?我并不反对出国深造,但问题仍然是:中国的科研实力依靠谁来提升?老一辈?当代?未来?从国家长期发展的角度而言,显然,现在我们正在培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应该提前有所考虑——因为十年二十年以后,发展中国的接力棒就将毫无保留地交给他们!

(2)问题如何解决?显然,这是一个难题。我个人也相信这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过性难题,但是这个时期绝对不应该持续太长时间。对于研究生而言,考研动机需要细化,需要明确化,不应该成为“考客”,而对于导师而言,则应考虑“因材施教”,即对于“考客”和“研客”应该有所侧重,因为后者才有可能成为我国科学界的长期骨干乃至顶梁柱,值得倾心浇灌。想一想,当了这几年的导师,形形色色的学生我也遇到了不少,均使尽浑身解数、全力以赴地教育他们学者之道,但所毕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再从事科学研究。静下心来想一想,岂不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于学生、对于导师均是如此?

正是由于存在此问题,导致很多方面并不协调,导师和学生相互埋怨的情况往往多见。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两方面没有“合拍”而“共鸣”。

当然,如果能够从研究生培养制度、招生体制、培养后跟踪等方面综合考虑,那就更好了,将有助于能够大幅度提高那些愿意将终生托付给中国科研事业的一批“研客”的新的机会,我国科研事业的原创性底层发展才能够真正有希望!因为,我们绝对不能将提升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希望寄托在飘忽不定的“海市蜃楼”之上!

诚以此文为记,希望对于学术界和管理界有所参考。

张成岗 @ 2008.06.07 06:04:48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692-28106.html

上一篇:面对地震灾害,再次审视《医学生誓言》,牢记心中!
下一篇: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校长?

3 唐小卿 rosejump ddsers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