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神经发生 vs 充满好奇心的儿童 vs 快乐(不抑郁)

已有 4224 次阅读 2011-8-12 13: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好奇心, 矛盾, 青少年, 可塑性, 发育过程

学习记忆是动物乃至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从婴儿到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过程中,神经发生(neurogenesis)一直在持续进行,只不过在从出生后到青少年之前尤甚。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于孩子在七八岁之前的“淘气”记忆犹新,并均曾“自满地”“批评”孩子“淘气”。大多人都相信,如果孩子不淘气的话,那么这个孩子的发育可能就有一定的障碍。事实上,孩子“淘气”的过程其实也正是神经发生、即新的神经细胞频繁生成的阶段,孩子们“不知不觉地”通过“淘气”、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稳定这些新生的神经细胞和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以便完成所谓的神经可塑性调节过程。

我每每喜欢观察幼童的淘气状态,譬如说他们喜欢走马路的棱角而不是平路,喜欢攀爬大人觉得很危险的枝枝桠桠,喜欢蹦蹦跳跳而不是循规蹈矩,充满活力。这些时候我总是在想,这些孩子的大脑里是否又有新的神经细胞生成了,是否又有新的神经突触联结了。估计应该是,因为通过神经发生和突触联系,孩子们才能够牢记这些环境事件。

有一个问题与此相关——是“神经发生”在先还是“对于环境的好奇心刺激”在先?这一点有点像鸡和蛋的矛盾性。发育过程充满了谜。没有新的神经细胞生成,理论上就难以唤起对环境新颖性刺激的兴趣;然而如果没有环境新颖性的刺激的话,机体也就不需要新的神经细胞生成。还有一点是,孩子们自发的学习过程总是快乐的,而不是忧愁的。我们最近发表的一系列工作也在持续支持这些观点的统一性,其中包括具有参考信息的学习任务会促进神经发生而且抗抑郁,而干扰动物的学习记忆过程则会降低动物每天自发的神经细胞生成的总数,并导致动物出现不快乐。

今年7月底在郑州参加了全国神经科学大会,会上我汇报了五年来我们实验室在学习记忆、神经发生、抗抑郁相关的工作,主要介绍了我们发表的5篇论文(全部由我实验师徐志伟博士完成。我实验室同时还有电磁辐射、高原低氧、生物信息等研究方向),希望将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从多方面分别进行阐释,也许会揭示充满好奇心的儿童如何能够以快乐(不抑郁)的心情促进自己脑内的神经发生,并完善神经可塑性网络:
Xu Z, ..., Zhang C*. Theophylline attenuates microwave-induced impairment of memory acquisition. Neurosci Lett. 2007, 412(2):129-133
Xu Z, ..., Zhang C*. Effects of enriched environment on morphine-induced reward in mice. Exp Neurol. 2007, 204(2):714-719 
Xu Z, ..., Zhang C*. Antidepressive behaviors induced by enriched environment might be modulated by glucocorticoid levels. Eur Neuropsychopharmacol. 2009; 19(12):868-75. 
Xu Z, ..., Zhang C*. Chronic corticosterone administration from adolescence through early adulthood attenuates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in mice. J Affect Disord. 2011, 131:128-135
Xu Z, ..., Zhang C*. Working memory task decreases the survival of newly born neurons in hippocampus. Neurobiol Learn Mem. 2011, 95:239-247

暂记如此,望列位看客多提建议,我且继续思考罢。

CZ @ 2011.08.12 13:55:15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692-474452.html

上一篇: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下一篇:理解“与人斗,其乐无穷”

1 罗淼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6: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