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可恶的生活习惯 精选

已有 6157 次阅读 2012-10-21 20:1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office, style, 生活习惯

许多医生都有一个治疗百病的良药,那就是“改善生活习惯”。包括1.不抽烟,2.不喝酒或适度喝酒,3.定期做有效运动,4.保持适当体重,5.七八个小时的睡眠,6.每天吃早餐,7.不吃不必要的点心。

我的血脂异常已经有3年了,专家告诉我,一般来讲,典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5年将有80%转化成糖尿病,改善生活习惯,你可以延缓生活习惯病发生的时间,但并不能避免。

生活习惯病也称生活方式病。在现代紧张繁忙的生活中,由不良的生活习惯所造成的亚健康状态以及相关疾病:像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炎症、过敏、头痛、抑郁、寒冷症、皮肤干燥、男性ED等。预防生活习惯病的最有效方法当然是针对不良的生活习惯。

虽然许多生活习惯病存在类似的发病机制,肯定也存在各自独特的发病机制,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复杂的疾病类型,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同一类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产生许多不同类型的疾病。甚至任何一类疾病本身也有更复杂的类型,例如,高胆固醇可以引起动脉硬化,高同型半胱氨酸,而有一种遗传性疾病,就是先天性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这和生活习惯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存在不同区别的根本原因正是人体自身存在很大不同,同样的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应,有的因素例如运动对部分人是锻炼身体,但对另外一些人可能是要命的刺激。有的人补充钙有利于预防骨折,但有的人就会导致结石。一型糖尿病不是生活习惯病,但许多表现和二型糖尿病也非常类似,如果不是我们对这种不同类型疾病本质的认识,也许我们根本不了解糖尿病存在如此不同的区别。极端情况下我们会把一型糖尿病也作为生活习惯病看待。

有个中医学教授曾经告诉我,他只需要用推拿就治疗好许多所谓的原发性高血压,因为有一类高血压就是因为颈椎压迫减压神经,导致血压调节异常,如果纠正这种异常,就可以治疗高血压。这非常类似我们开车忘记松手刹,跑高速的时候,导致发动机浪费汽油的情况,用药物减压就类似于降低车速,当然可以减少汽油消耗,但代价是车速降低。如果你把手刹松开,发动机浪费汽油的情况立刻就可以纠正。类似这种没有找到根本原因的疾病类型有许多,所以我们弄出一个包治百病的良方:生活习惯。

许多表面复杂的疾病表现,可能只是非常简单或单一的致病因素,就是所谓复杂疾病并不复杂。例如艾滋病只是因为HIV病毒在免疫细胞内的简单复制,因为免疫细胞的最终破坏而导致人类免疫功能部分缺陷而最终导致免疫系统的最终崩溃。在这个过程中,HIV病毒只是按照自身的规律简单复制,甚至和寄生的细胞可以相安无事地生存,只是到最后因为病毒数量太多,才导致因为细胞的平衡被打破而导致细胞的死亡,形成病毒在身体内细胞之间的传播或传染。病毒对传染的要求并不高,绝对不是刻意去感染特殊的细胞类型,只不过这种病毒恰好适合于感染特殊细胞。而受到感染的细胞类型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又是不可替代的,才最终导致这种病毒的巨大危害性。这种病毒的危害性大的原因是因为这种病毒的几乎没有任何直接危害性,有的是长期寄生的群体性破坏行为。如果这种病毒可以在其他细胞内生存,例如可以在红细胞内生存,可能只是引起类似疟疾一种特殊的贫血,而不至于导致人体的死亡。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和HIV病毒感染CD4 T细胞、CD4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情况其实非常类似,只是因为HIV病毒感染的细胞比红细胞更重要,所以最终的结果完全不同。如果你认为HIV病毒比疟原虫复杂,那肯定会贻笑大方,病毒和虫子差别简直就象蚂蚁和大象。将来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将其他细胞的功能改造成替代细胞,虽然被感染细胞最终死亡甚至消失,但人体的一种替代细胞可以重建受感染细胞的功能,这也是一种治疗策略。

因此,许多所谓的复杂疾病,可能的原因并不复杂,因为疾病的本体人体是复杂系统,即使是简单或单一的外界因素,也可以呈现出复杂的表现形式。

生活习惯病是生命科学无能的表现,改善生活习惯是医生无奈的善良建议。这和把疾病归因于命运注定或因果报应存在同样的思维路线,只不过是相对正面而已。医学研究的目的应该是减少所谓生活习惯病的种类,而不是相反。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624843.html

上一篇:氢气可以提高心脏骤停复苏后生存率
下一篇:也谈SCI论文分类和数量统计

15 许培扬 迟菲 张南希 戴德昌 吴飞鹏 丛远新 陆俊茜 王晓明 高绪仁 彭思龙 何宏 张玉秀 Editage意得辑 zhangling sz1961s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2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