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交天下朋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ongbing2 中国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Information Systems

博文

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教育之终极目标

已有 5230 次阅读 2010-6-29 22:42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学精神, 人文关怀, 开放心态

今日开博,作文一篇,小议教育之目的,以作庆祝!

窃以为,培养科学精神与熏陶人文情怀乃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何为科学精神?一言蔽之,evidence-based thinking。亦即,言之有物,点之有理,断之有据。何为人文情怀?追寻人生之意义。亦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亘古不变的精神追求。

当下,科学精神无疑备受关注,因其与一国之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又决定了诸国之间的相对位。没有科学精神的国家,很难想象能全面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何培养科学精神呢?我想须做到以下三点:Mastering evidence-based thinking ability、掌握多种思维框架与养成开放的心态。

Evidence- based thinking,毋庸多言,其本身即科学精神之实质。如何做到呢?有人提出CRF(Conclusion-Reasons-Facts)的思考框架,不妨一用。

创新是我们经常提的口号,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可是什么是创新呢?大家各说不一,这里我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创新就是你拥有多少种不同的观点,也就是一个人能够按照多少种不同的思维框架或者角度去想问题。角度的多寡决定了一个人眼界的宽广程度。要想掌握多种思维框架,必须不停地阅读、思考、实践,别无他路。

开放的心态是科学精神的必要条件。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人必定是一个心态开放的人。这里的开放心态是指能容得下不同意见,愿意听取不同声音,主动寻求别人的批评,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以下是我去年写的一篇日记,也是我心态开始由封闭转向开放的起点:
      门外站了两个小时,终于等到导师了!
       可是说话的时候仍然感到底气不足,心虚得很,一是因为研究做的不好,还没 有上道,心虚。二是因为对老师的尊敬,所以显得恭敬。
       导师本来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他不知道我在外边足足等了两个小时,可是看见他的学生在外边等着自己,不忍心拒绝,就把我叫进办公室。
       导师说我终于主动找他了,可是他不知道,我已经找他好几回了,不过那几次都没见到他,不是因为我没有勇气找他,不主动,而是因为我现在连要问的问题都不知道是什么,找他也没有什么结果。以后就不会这样想了,老师说,不要用自己的想法给自己设限,其实自己想的那些问题,那些困难都是不存在的,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念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回头想想,老师说的的确有道理。
       大胆一些,不要怕给别人找麻烦,不要怕去求别人。不去求人,还求什么啊?求老天爷的时候总是那么的虔诚,那么的自然,但是去求别人的时候为什么就那么不自然呢?把每个人都当成老天爷就行了。老师之所以商业和学术搞的都这么成功,就是因为他知道求别人,敢于求别人,善于求别人。他一个人的能量是很有限的,他说,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与你共享他们的资源,那你拥有的资源将是无限的。小富靠俭,大富靠天!天是什么,天就是芸芸众生,天就是你能够接触的人,那些愿意与你共享资源的人。这是商场的名言,但是在学术上,这个普通的道理仍然发挥作用。
       想到这些,觉得再多站两个小时也值!敬师不到,学艺不高!以自己的诚意,往往能使导师感动。即使不感动,也起码觉得你尊敬他,他也愿意将经验告诉你。”

科学精神的培养极其重要,但与之相伴的更为重要的是熏陶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人文关怀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我不太懂,我对他们的解读就是人生的意义,就是追问自己,活着是干什么吃的。如果说科学精神是求真的精神,那么人文情怀应当就是求善的精神。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不愿懵懵懂懂、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他的使命,只要能够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使命,尽力去完成它。这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我很感到很悲哀,因为这么长时间我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可又很高兴,因为毕竟还是想到了。这应当感谢我的师兄simon还有被称作中国式管理之父的曾仕强先生。

之所以说它比科学精神更重要,我的道理很简单:善良比聪明更重要。所有的人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曾仕强):不了了之。不过有的是心安理得地不了了之,有的是死不瞑目地不了了之。寻找到生活的意义才能够让你心安理得。寻找生活的意义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教育应当培养我们这方面的能力。

红丙不敏,至今仍在追寻中,希望各位先进朋友、长辈贤士不吝指教。


谈谈科学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52-339899.html


下一篇:Build Strong Knowledge Framework

2 李黎 曾新林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