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痛悼李爱冬大姐2023年12月20日仙逝, 享年92岁

已有 1627 次阅读 2023-12-21 17:09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2017--)|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痛悼李爱冬大姐2023年12月20日仙逝,   享年92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312月21日发布(第33973篇)

今天下午15:12李爱冬老人爱女传来噩耗:

沉痛敬告:我们的母亲李爱冬于2023年12月20日晨在北京医院老年病科去世。享年92岁。走得安详宁静,她将活在子女孙辈和爱她的亲朋好友心里。

 

15:38,我们发出唁电:

惊悉爱冬大姐走了,十分悲痛。老人走得安詳宁静,子女尽力尽孝,老友遥吩爱冬大姐天国自由遨翔,家人节哀。吕启祥,黄安年,二十一日十五时四十分敬挽

 照片选自信息群

微信图片_20231222062049.jpg

李爱冬大姐和老吕结识四十余年,从1980年松花江畔哈尔滨红学会议相聚,到十年前和三位八旬老人再相聚,其后断续电话交谈,这些均历历在目,令人难忘。为思念爱冬大姐,先选录几段相关记叙如下:

****************************

吕启祥《卅年一觉红楼梦   赢得半生师友情—略记我周遭的女教授、女学者》节录(《红楼梦会心录》(2015商务版)

 

“李大侠”

 

   不记得是谁给李爱冬老师起了个“李大侠”的外号,这对于面色红润、体格魁梧、性情有豪爽一面的李老师而言,是切合的;然而李老师其实还有重情善感、细腻温婉的另一面,相处熟了,就会了解。李大侠,我也时常这样称呼她,虽则不敬,却很亲切。在北师大,隔着辈儿,我自然无从认识她;80年在哈会相识后,她常来北京,接触多了,觉得她真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

    红学圈子里的朋友都知道李爱冬嗓音嘹亮高亢,雅好戏曲曲艺,为人热情随和,这里且按下此端不表,我想先说说李老师在学术研究上的优势和特点。

    这就得从李爱冬老师的几篇红学文章说起。写作和发表于八十年代的《从红楼梦子弟书看红楼梦对中国说唱文学的影响》,是一篇有见地有材料的佳作。文章从清代说唱曲艺繁荣在《红楼梦》中的反映说起,指出“子弟书”这一与《红楼梦》问世几乎同时出现的、主要由八旗子弟创作的书词,其风格为“深不甚文,谐不甚俚”。以《红楼梦》题材改编的子弟书,一方面同原著相较自然差距甚大,另方面则因从原著吸取了养料,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精神文化品位和艺术表现水平。行文中举出《椿龄画蔷》的例子:“情重失神便似痴,/哪知局外也忘机。/女伶魂走何时也?/公子魂销却为伊。/两下迷离一样景,/一番风雨两不知。/好一幅难画难描的痴人小像,/全在那彼此交呼猛醒时。”文章作者紧接着点评道:“多么传神!完全抓住了本段情节的精神。”我不仅有同感而且觉得对子弟书应刮目相看,甚至改变了对通俗文艺的某种偏见,我们应当充分尊重那些《红楼梦》改编者和演唱者的艺术创造。

    记得八十年代某一时段李老师曾在北师大作访问学者,其间经常得到启功先生的指教,她本人对曲艺既喜爱又擅长,这篇“子弟书的文章应当就是在那一时期酝酿完成的。其发表则已到了《学刊》1988年第4期了。联系到她的另一篇论文《漫谈红楼梦中的“礼出大家”》也同她的切身感受和成长背景有关。她曾和我谈起如今年轻人言行举止的失范无礼,不少写《红楼梦》文章的人对其中描写的生活茫然无知。的确,一般人做红学文章都是从书本到书本,而李爱冬则不然,她对于大家族的那些礼数规矩是熟悉的,北京地安门一带原先有属于她家的房屋(如今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对于那一带的街道店铺了如指掌,缘于此,曾直率地指出刘心武小说《钟鼓楼》中的某处硬伤,投书北京晚报,却无人理睬。其实李爱冬才是真正的“老北京”,对旗下生活有直接的感受,待人接物之谦和有礼与启先生颇为相似。某年,她来师大想看望启先生,其时老人已不堪打扰,李爱冬去到小红楼前,朝启先生住房鞠了一躬,便离开了。她几乎每年都会来京参加辅仁大学和贝满女中的校友活动,近年我还收到以她为主力编成的一厚本《贝满人语》。像这样有益社会、表彰他人、辛苦自身、毫无报酬的事,她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做。总之,由于生活阅历和教育背景使她在研读《红楼梦》时关注到“礼”,认为有其积极的值得承传的方面,不应全盘否定。我很赞成她写这个题目。当然,她落笔很谨慎,从字面未必能看出她的良苦用心。这篇文章作为提交给92年扬州国际红学研讨会的论文,收入了论文集。

    对于红学事业,李爱冬是十分关爱的,她慎察明辨,敢于直言。在97北京国际研讨会中,他提出《红楼梦》研究要少些臆断和曲解,不能凡有“言”,皆成“家”,不能任什么样的思想趣味都来撕扯《红楼梦》,这样下去,只能“毁红”,呼吁提高责任心和鉴别力。由此我们看到了她爱护《红楼梦》的一片赤诚。

    上文提到李老师的研红从子弟书角度切入不是偶然的,究其实,曲艺于她远不止是一般的业余爱好,而是濡染很深、研习有素,甚至融入了她的生活以至生命。在北京鼓曲界票友自办的刊物《八角鼓讯》这片园地上,李爱冬发表过一系列文章,有二十来篇之多,其中有一篇叙及“记得我十几岁前,除了随母亲去曲艺厅(如东安市场内的新中国游艺社、升平、凤凰厅等处)听唱外,在夏秋季的傍晚,还有时请走街串巷的盲艺人到家里来演唱。” 盲艺人生活很清苦,“唱一个晚上所得无几,待之亦仅清茶而已。但这些先生们差不多都身怀绝技,懂得多种鼓曲,能弹能唱。有些在当时曲艺厅里已很难听到的东西,他们都还能唱”她回忆有一个曲子:“调缓音沉,苍凉纡回,伴着夜凉如水的寂静,意境悠远。”“今日回想起来,这几位先生确实给了我们不少知识和欢乐。我之深爱鼓曲,启蒙途径有三:曲艺厅、唱片和盲先生。”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李爱冬在台湾的老哥哥年年都要回来到京津听赏曲艺,直到走不动了才罢;为什么她的贝满同学去国离乡,早在海外定居,却还不远万里,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等地赶回来参加曲友的聚会。盖因这里有他()们的童年记忆,有伴其成长的乡韵乡情,有如同“城南旧事”的氛围情调,有他们心中梦中的老北京。这一切活动,自然少不了李爱冬的牵线、组织、陪同,她自身便是个中解人。每当我在学术会间、席间或房间里听她十分投入地唱起来时,总觉得背后有一种深沉的底蕴。较之鼓曲艺人,她有更高的文化,就鼓曲本身而言,她也入道久远了。那一首《四世同堂》主题曲,她唱来京韵端庄,激越高亢,声惊四座,颇得骆玉笙大师真传,令听者无不动容。

    与李老师相识久了,我总觉得她过分自谦自抑,其实她根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自有特色。她对北京的依恋出自心底,95年她将离京曾赋《有感》一首,内中有句云:“我自赴塞上,乡情日益深”“荏苒白双鬓,回京聆旧音。忽现儿时景,恍回大地春。”“历历京中路,声声乡语亲。余年尚有几,千里常驰奔。”“但闻歌时笑,谁读泣泪吟!”“多谢真挚友,勿弃远离人。”我以为这是李老师作品中最感人的一篇,全然发自肺腑。

    我自南来,居京虽逾半个世纪,仍是新北京;李爱冬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北京,她的文化之根在这里,如同《红楼梦》中的青埂----情根,是割不断的。她研读北京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自有他人难及的优势。

 

******************************

*********************************

三位八旬以上红学研究者相聚在北师大

已有 3723 次阅读 2013-11-26 08:2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相聚在北师大

三位八旬以上红学研究者相聚在北师大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1126日发布

1125930,参加纪念伟大作家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最后一批代表离会,大会组委会精心组织了这次会议的接送。来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85岁高龄的邸瑞平教授准备到北京师范大学来见老朋友,她们是84岁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邓魁英、82岁的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李爱冬。李爱冬接到了大会邀请信,考虑再三,她还是把机会让给了其他希望与会的学者,而在北京师范大学丽耘宾馆等候和邸瑞平教授相聚,其实她已经在20日左右由内蒙来到北京。

 

大会组委会专门安排王惠、李虹两位女史驱车,送邸瑞平和吕启祥到北京师范大学,邓魁英早就在丽耘宾馆等候,11时四位当年红学研究者中的“金陵十二钗”(意指12位红学会与会女学者)见面,格外兴奋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下面的照片6张,分别拍摄于北师大丽耘宾馆和廊坊会议,前两张是吕启祥拍摄的后5张由黄安年拍摄。

1,左起,11月25日李爱冬、邸瑞平、邓魁英于北京师范大学丽耘宾馆

DSCN2615.JPG

2,左起,11月25日李爱冬、邸瑞平、邓魁英于北京师范大学丽耘宾馆

DSCN2616.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744716.html

松花江畔“十二钗”—1980夏红楼梦哈尔滨回忆十二女代表

已有 1643 次阅读 2022-8-19 08:59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松花江畔“十二钗”—1980夏红楼梦哈尔滨回忆十二女代表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8月19日发布(第30712)

DSCN2621.JPG

   上面这张照片拍自1980年夏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大会期间。与会女代表共十二位。吕启祥曾撰文忆及,兹录于下: 

松花江畔“十二钗”

        所谓“十二钗”,不过是一种戏谑式的比附,不可坐实更不能对号,本指参加1980年哈尔滨第一次红学会议的女性代表。在当年与会的百余人中,这个比例是不高的。我的旧照片中,保存着一帧小小的黑白照,大约系周雷兄所摄,背面曾注明“1980年夏哈尔滨十二女代表”,照片上的十二个人分成两排,前排五位是坐着的,较为年长,左起依次为戴胜兰(曲阜师院即今曲阜师大)、邓魁英(北京师大)、赵文兰(上海师院即今上海师大)、李爱冬(内蒙师院即今内蒙师大)、张傲卉(中央党校),后排七人,依次为刘敬圻(黑龙江大学)、郭小湄、王悦(大连师院即今辽宁师大)、冯宇(哈尔滨师院即今哈师大)和我,另外两位已叫不出名字,可能是哈市或就近某学校的老师。

        三十年后的今天,其中两位已经作古。一位是戴胜兰老师,戴老师在我的记忆中是慈蔼稳重的长者,她是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大约在八十年代后期或九十年初,戴老师来京开会,我曾去金鱼胡同的代表住地看过她。新世纪有从曲阜师大中文系毕业来京的学生,我问起戴老师,她们已完全不知道了,令人感慨。另一位冯宇老师也已病故,我是隔了多年才得知的。 在照片中,她和我同在后排,应是比较年轻的之一,她为大会提交了题为《论太虚幻境和警幻仙姑----管窥红楼梦第五回》的长篇论文,约有近两万字,其后发表在《红楼梦研究集刊》第6辑上。新时期之初,人们纷纷把目光从“第四回为纲”转向了第五回,开掘太虚幻境和警幻仙姑的深层含义,冯宇便是最早关注这一题目的研究者之一。如今只能睹文思人了。

        大会的地点选在松花江畔的友谊宫,当年应是哈尔滨上佳的场所了。会上种种我已记忆模糊,反正有简报和著史的学人会记叙。令我印象深刻的倒是会下生活,我们这十来个人(本地的不住会)同住一室,是个里外套间,记得我和李爱冬、邓魁英、王悦等在外间,里屋有戴胜兰、张傲卉等。彼此如同姐妹,大家对出来开会这件新鲜事都颇感兴奋,可以暂时抛开为师、为母、为妻的身分,有一种自由解脱之感。在这间不大的宿舍里我们无话不谈,天上人间、家事国事、过去现在,而且索性无拘无束地唱了起来,京戏、昆曲、老歌、小调,一首又一首,一种又一种,彼此年龄虽有些差距,但上世纪三、四十年的那些老歌老调几乎都会,往往一人领起,众人相和,声逐浪高,惊动四邻。真有些忘乎所以,仿佛又回到了做“女儿”的时代。这样的“宿舍歌会”天天都有,直到散会之日,我们竟然唱到不能收束,不愿离去……

       选自吕启祥:《卅年一觉红楼梦   赢得半生师友情  —略记我周遭的女教授、女学者》,《红楼梦会心录》(商务增订版),第442-443页,2015年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51748.html

收到一份难得的贺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1227日发布

 

在当今电子贺卡和电话(手机)互致节日问候的时代,还有纸质贺卡实在是难能可贵。

前天我们收到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年近八旬高龄的李爱冬教授的贺卡,这精美的特制贺卡和神情的思念,令人感动且难忘。她用清秀漂亮的硬笔字写给老吕一首诗:

十年相聚梦思间, 轻型九人借健康,

南北相隔恨不见, 唯凭小卡祝平安

多么的温馨,多么的思念,所么的祝福!

在我们收到荷卡那天,她还专门打来电话……
照片4张是贺卡的影印件

DSCN2617.JPG

DSCN2618.JPG

DSCN2619.JPG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646832.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1414814.html

上一篇:天通苑小学操场积雪何时清理完?
下一篇:信息群悼李爱冬先生(节选)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