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读《两场雪灾,一个问题》有感 精选

已有 5911 次阅读 2008-2-6 05:42 |个人分类:民生问题小议(07-08)|关键词:学者

读《两场雪灾,一个问题》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25日发布

 

 

科学网博客上的新博主熊蕾《两场雪灾,一个问题》是篇好文章,值得推荐一读。这是一篇发人深省、富有哲理的启迪文章,文章说:“无论是30年前美国的暴雪还是这次中国的雪灾,都给我们提出了同样的警告:我们纵情享受的那种现代化未见得如它看上去的那样强大。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能让我们经受各种天气条件的现代化方式。我们需要的现代化,应当提高我们应付这种雪灾的能力,而不是事后恢复,更不是让我们在雪灾面前不堪一击。”

 

前天和在上海的大舅子通话,他是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技协会副主席、金山石油化工总厂的副总工程师,他就提到在雪灾面前,是内燃机车牵引因停电中断使电气机车动弹不得脱离了困境。人们不得不面对电力中断情况下,如何重新过着若干年前不靠电生活的情景。我们的现代化实际上是相当的脆弱,在极端气候袭击下显得不堪一击,我们有没有考虑到1812年战争拿破仑兵败滑铁炉是什么客观原因,我们是否注意到1944年艾森豪威尔率领联军开辟第二战场是怎样利用恶劣气候条件的。今后的战争是全方位的,当然包括利用和营造恶劣气候在内。

 

回想我的童年时代,生活在扬子江中孤岛的复兴镇,当时属于武进,后来归属扬中,一度属于上海飞地,当时出入靠长江摆渡。我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工商业地主,时过境迁,文革时和文革前属于“黑五类”,现代与时俱进变成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了,不管怎样,当时我们那里没有电,没有汽车,甚至没有自行车,地主和贫农一样生活在现代化前的时代,最大不同之一是我们有独轮车(因为圩田田埂过窄,只能通行独轮车),我们家逢年过节夜里点气灯,而平时点煤油灯,一般贫苦农民家里点的是菜籽油点燃的灯芯碗灯,甚至根本不点灯,那时我记得灾害不断,日子照样过来了,人是有适应自然的强大抗御力的,如果太强调现代化、电气化、机械化的一面,那日子就没法过了。我的意思是说,既要机械化、电气化、电子化、网络化那样的现代化,又要有能够适应机械化、电气化、网络化前时代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对于我们应对极端异常气候变化和应对极端政治、军事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可是我们生活在越来越现代化的社会里往往忘记了这一点。

 

再来说说,雪灾的破坏性问题,文章说得好“比较两场雪灾哪一场的破坏性更大,可能没有什么意义。”,有人称,中国连一场雪灾都应付不了,言下之意有点不堪一击的味道,我看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像中国这样突发大面积雪灾冰冻灾难,不仅中国没有立即反应过来,而且世界各国包括一些国际组织也反应迟缓,否则的话,近亿人受灾早就来电慰问或者开展国际救援活动了。重要的是中央政府在发觉问题严重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救人,救灾,保交通大动脉、保电力供应。保煤炭供应,保民生,努力将损失减小。想想美国奥尔良的风灾带来的损失,地方不算太大,受灾人数远比中国要小,美国政府现代化程度之高和他的应变能力之差形成巨大反差怎么忘了。我们再设想,如果美国三亿人口中有一亿人口受灾会怎样?要知道是一亿人口,而不是2300万人口。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方面,中国富有经验,在运用现代化工具方面中国也有一定优势,特别是现在的胡温政府为民着想令人敬佩,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全国一盘棋,上心左右一条心,来战胜这场灾害,并认真思考灾后的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思路。

 

 

********************************

两场雪灾,一个问题

 

熊蕾

 

发表于2008-2-4 9:24:25 科学望博客

 

 

 

两场雪灾,一个问题

 

在我们中国全力以赴抗击我们记忆中最严重的一场雪灾的时候,美国有很多人在纪念另一场雪灾30周年。真是有点巧合。

 

1978大暴雪的资料照片。

这场“白色飓风”史称“1978大暴雪”,在30年前的1月底和2月初席卷北美,使很多美国人数天甚至数星期断电、断暖、断交

通。人们陷在家里或办公室里,或者陷在公路上。好几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调动了国民卫队救援陷在公路上的人。

经历过那次暴雪的很多美国人至今都忘不了那场灾害。相信30年后的中国雪灾经历者也不会忘却此番体验。

 

据记载,1978年暴雪仅给马萨诸塞一州就造成损失5亿美元。此次中国雪灾仍在继续,现在估计损失为时尚早,但是肯定对我们的打击要重得多,因为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家庭团聚的节前,是我们一年中人口流动的高峰期,而雪灾袭击的地区有一些历来都很少见到暴风雪。

比较两场雪灾哪一场的破坏性更大,可能没有什么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跨越了30年的这两场雪灾,对我们人类提出了同一个问题。

 

很多人认为,最近这场雪灾暴露出中国繁荣经济的脆弱性。很显然,极端的天气打了中国政府和老百姓一个猝不及防,加重了我们的电力短缺、交通拥堵和通货膨胀。

类似的景象在1978大暴雪中也比比皆是。亲历那次灾害的人们多年后还记忆犹新:食品、牛奶、报纸等等的送货都停了。一些食品要定量供应。在灾区,很多人在暴雪过去之后的一个星期仍然没有供热、供水、供电,也没有食品供应。学校也关闭了好几个星期。

 

然而,即使30年前,美国作为一个发达的超级大国,条件也要比今天的中国好很多。而暴雪袭击的北美各州无论如何,处理冰雪的设施也要比目前处于雪灾中的中国南方数省先进。

尽管如此,美国肯特州大学气象历史学家、地理系教授托马斯·施密特林在1978年暴雪25年之后也曾经这样评论说:“以我们拥有汽车、电力、供暖的舒适,我们可能比19世纪的俄亥俄人对这些暴雪更脆弱,他们反而更有独立性,能够经受几天的破坏。”

 

对相隔30年受到两场不同雪灾打击的这两个国家来说,这可能真是让人不舒服的真相。虽然我们的发展水平不同,但是我们在天灾面前似乎同样无能为力。一旦我们的现代基础设施被极端的自然力瘫痪,我们就都残疾了。

 

不错,在中国南方,人们在英勇地抗击雪灾。然而我们所做的一切,至多是将损失降至最低,而不能使我们从根本上免除打击。即使在雪灾之后,这些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我们也很难保证,再有恶劣的天气时,高速公路不会关闭,航班不会取消或延误,铁路交通也不会受到影响。

 

如果我们如此倚重的现代性如此容易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那我们是否需要检查一下,我们这样的倚重是否合理?当你唯一的取暖方式是靠电,而发电的煤又运不来的时候,那真是一场噩梦。

 

我们当然不能为了避免极端天气的打击而回到原始时代。但是,如果对那些已经证明在雪灾中异常脆弱的交通线、通讯线,我们仍没有任何替代方案,那才会是真正的灾难。

 

或许,在这次雪灾中发挥了作用的内燃机车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当电力中断使电气机车无能为力时,内燃机车作为“摆渡机车”将火车开出了险境。

 

在正常状态下,所有的人都会认为电气机车比内燃机车“先进”。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这个认识有误了。

 

其实,无论是30年前美国的暴雪还是这次中国的雪灾,都给我们提出了同样的警告:我们纵情享受的那种现代化未见得如它看上去的那样强大。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能让我们经受各种天气条件的现代化方式。我们需要的现代化,应当提高我们应付这种雪灾的能力,而不是事后恢复,更不是让我们在雪灾面前不堪一击。

 

 

中新社图片:回家心切的人们踏雪徒步而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5356

 

有趣

 

 

[4]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Onlooker?[2008-2-5 13:03:01]

自然总是给人类的过分自信意想不到的打击.

 

从现代性的角度去分析,很独特,也很有价值。

 

 

 

[3] 标题:回憶1978麻州遭大雪

发表评论人:何毓琦?[2008-2-5 9:46:10]

那天大雪正是舊歷新年.我们在朋友家过年吃飯.三个小孩子15,13,2岁留在家裡. 9点半大孩子打电话來说电視上報告公路交通因為大雪不通, 要我们早些回家.聽了消息就趕快起程.雖然是在同一城内,不必走公路,也是千幸万苦的开回到家.明早起來停在外面的車子己经看不見了. driveway上只看見遍地白雪中有高高的一堆. 三百多年哈佛大学從來没有停过课.那二三天是歷史上第一次停课.那一个星期差不多就在家中.除了買点食物同上班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门口人行道两边雪堆得一米多高.

後來城内街道不久就通了.公路反而问题大因為千万輛汽車被abandoned on the road 不能让推雪机車行动.

总而言之,每一个麻省中年以上的人都深深的记住这場大雪.每年有大雪的时侯,电台都要拿1978记錄出比較.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2?[2008-2-5 0:02:20]

原始一点,我们还会很乐呢.

 

[1] 标题:分析得很好

发表评论人:[游客]杨玲?[2008-2-4 9:52:31]

系统越复杂,越容易出错。而一旦出错,后果就越严重。大概是这样的吧。

 

人类可以大踏步走向现代化的生活,但永远不要忘了停下来反思。

 

人类可以认为自己是生命的强者,但永远不要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15436.html

上一篇:建议高速公路直升飞机巡逻制度
下一篇:全球性资源危机和解决资源问题的对策(《世界大通史》第18卷第1章5)(1997年)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