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再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

已有 10257 次阅读 2016-7-7 09:31 |个人分类:国内所见所闻(10-11)|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学者| 上海世博会

再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清明上河图》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年7月7日发布


昨天,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参观,六年前我和老吕及哇哇参观过,那是要提前排四五个小时的队,现在则随时免费进场参观。

照片23张是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界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揭秘中国馆:《清明上河图》动起来的秘密(图)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时间:  2010-05-07 19:34  责任编辑: 苏向东

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展览展示事业部总监于正,揭开《清明上河图》“动”起来的秘密。

参观者在中国国家馆观赏以现代多媒体技术演绎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从初具创意到最终活灵活现花了近两年的时间

■该画有晨昏变化,画中人物会动,赶路脚夫还会边走边吆喝

■每个人物从原作“抠”下来的时候都是面目模糊的,创作者必须将它的音容笑貌、动作服饰一点点还原。画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单人物制作就工程浩大荨创作方将《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的行为、神情、动态都分门别类

[解密中国国家馆]

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一片枝芽萌动的小树林,数间农舍掩映其中,农田出绿、阡陌纵横,赶集的人们和驮运货物的骡马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繁忙的汴河码头旁停泊着数条大船,其中有一条装满了粮食,一些人正忙着搬运;市集上一片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行人中,有骑马出行的官吏,有挑担前行的农夫,还有为商贾驾车的车夫……以长卷形式生动地记录中国北宋时期城市生活的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早已为很多人所熟悉。因此,中国馆里那幅人会走、水会流、鸟会鸣的《清明上河图》一开始便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目光。

动态的《清明上河图》高6.5米、长130余米,在12台电影级的投影仪同时工作下,整个活动画面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展现北宋时城市的昼夜风景。其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可是,这幅《清明上河图》究竟是怎样“动”起来的呢?记者就此独家采访了展项负责方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展览展示事业部总监于正,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物:

动作表情都要像“北宋人”

记者面前的电脑资料上,分门别类的表格中,记录着在《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的行为、神情、动态:

“角色:车夫(挑夫A挑夫B轿夫驴车夫牛车夫……)、官府(官人衙役官吏衙差……)……

单人角色动作:A61——站在屋顶上指挥的人、身体微微前倾、双手在比划着,A67——席地而坐道士模样的人在演讲,C08——众伙计看着货物表示称赞、纷纷走向货物前、开始搬运(中景)……”

于正告诉记者,具体制作时,首先需要先将人物的轮廓整个“抠”出来。由于原作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只是动态《清明上河图》的三十分之一,因此抠出来的人物要保证逼真,需要进行一些后期处理。而为了不失真、并且符合北宋时代的特征,水晶石创作团队特意聘请了三位专门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共同把关,借鉴了当时的一些人情风貌、衣着装束,从而让这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既不失古本的韵味,又能符合动态《清明上河图》的巨幅影像要求。于是,便有了分门别类的表格关系图,将图中出现人物的身份、背景以及各种动态表情、行动变化交代清楚,给技术处理做好“打底”。

也正是有了这些纷繁复杂的基础资料做底,加上技术的辅助,才能同时使几百个不同的人物、动物可以完成从A点到B点的动态行径,而不出现任何差错。

风景:

单夜景灯笼就做了十几种

“保留原作的原始风景和建筑也很重要。”于正说,除了色调、画风一点都不能差外,原作中的数百棵树、数百座建筑也不能少。此外,静止的背景和动态的背景之间有不同的透视效果,包括草木、人物、建筑之间的遮挡关系、阴影分布、光线投射,更不要说夜景的制作,完全是一次大胆的再想象,这都是创作团队一次次调试比对后才确定的。

就拿不起眼的灯笼来说,作为夜景的《清明上河图》,灯光、照明以及光线是组成歌舞升平的汴梁夜景的重要元素。而灯笼作为古代的主要照明工具,如何把握好灯笼的处理便至关重要。

“翻看资料我们发现:那个时代挂在百姓家门口、衙门前、店铺口以及手提灯笼都不尽相同,有些长、有些方、有些圆,甚至包括照度和大小也有许多不同的讲究。”于正一边比划着,一边这样告诉记者。在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下,团队还原制作了大概十几种形式各异、照度不同的灯笼,构成了整个夜景《清明上河图》的光线主要来源。

于是,在精准的数字和种种细节支持下,有了这样一组又一组栩栩如生的画面:铁匠铺中,铁匠努力挥动铁锤,不时地停下来用手擦去额头上沁出的点点汗珠;驼铃声由远而近,一队驼队缓缓走过,路旁的行人纷纷侧目,脸上表情各异,似乎一阵微风吹过,骆驼身上的驼毛还会微微抖动;虹桥下,一艘大船正要准备穿越,船夫有的用长竿钩住桥梁借力,有的用麻绳挽住船岩,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终于,在大家紧张而有序的合作下,大船晃晃悠悠地通过了虹桥……水流:

虚实结合以假乱真

而除了整个《清明上河图》外,作为配合《清明上河图》的还有一条潺潺流动的“江水”。记者在中国馆采访时,发现这条“江水”以假乱真到不少观众忍不住用手去轻轻触碰,因为那波光粼粼的水面甚至会出现水流因鹅卵石而突然改变流向的情况,十分逼真!

谈起这条“江水”,于正说,水在中国人的文化中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和水有关的美好典故不胜枚举。同时,为了配合“智慧长河”这一展区主题,“水”成为了创作团队一开始就打算引进的元素。

“本来打算用真的水,但是考虑到展区本身就位于高处,从工艺、投入和维护上来说成本太高,所以考虑再三还是打算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这种江水的流动与水面的波光粼粼。”于正告诉记者,通过26台投影仪投射在一层纱网上,纱网这种媒介的特性可以在保留一部分影像之余同时还会使一些影像穿透,同时在纱网底部堆积很多的黄沙与鹅卵石,通过这种虚实相间的方式,来表现江水流动、波光粼粼等动态景象。

创作方笑忆第一次成稿:小纰漏多得拿不出手

人在屋顶走,骑马的胯下无马

听着于正娓娓道来《清明上河图》从初具创意到最终成型的经历,或许很难想象,这个项目从启动到全部完成,总共花了近两年的时间,而最多的时候,有70多人共同为这幅活灵活现的《清明上河图》而努力。“真的在中国馆看到这幅图的时候,成就感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可是当我第一次拿到样稿时,根本不敢给领导看。”对于一开始的困难,于正毫不避讳,还很是风趣地透露了几个细节。原来,一开始由于对人物的处理不够细致,动起来的人物表情显得有些木讷,甚至由于一些程序上的小纰漏,出现了人在屋顶上走、骑马的人胯下却无马的错误。“现在想起来觉得有点搞笑,但是当时着急啊!”说到这,于正自己也笑了。

而除了这些技术上的问题,理工科出身的创作团队对文化的不熟悉也差点闹起了笑话。“记得《清明上河图》有不少的彩楼欢门,可当时我们还以为是没完成的建筑,用现在的话来说叫‘烂尾楼’。”于正一边展开当时的设计图,一边放大给记者看。

事实上,这“彩楼欢门”类似现代城市中的店铺霓虹灯。北宋时期取消了“宵禁”制度,因此一到晚上,各家店铺门前的“彩楼欢门”就会纷纷亮起,以吸引客人前往娱乐、消费,根据各家店铺的大小不同,“彩楼欢门”的大小、装饰也不尽相同。“可一开始我们并不懂,后来看了资料,请教了专家,才明白了这个意思。”于正坦然提及。

也正因为了有了这么多细致入微般的剖析,动态的《清明上河图》才很好地表现了古本原作入木三分的写实刻画。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989142.html

上一篇:手机失而复得纪
下一篇:感谢王宗铭、方允之来访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