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哲学星空的批判:(6)量与质的争辩

已有 4261 次阅读 2009-6-15 09:12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我们所看到的不同的东西,他们有共同的东西么?在对于经验世界的共同本原的思索中,一方面从物质世界,一方面从精神世界都探讨了量与质的问题。公认的最早的自然哲学家泰勒斯就思考了这个问题,认为万事万物的本原是水,随后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本体论学说。这是一个强有力的问题,他直接引致了西方认识论的发生和发展。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中,量与质的关系被越加凸现出来。

如果事物之间都有共同的本原的话,那么所有的经验世界在根源上来讲都是同质不同量的。我相信就是这样的认知,导致泰勒斯能够给出抽象的几何观念,随后在毕达哥拉斯那里给出万物皆数的结论,进一步又在柏拉图那里给出了几何原子论的思想。

一只羊加上一只羊等于两只羊,一只牛加上一只羊等于两只家畜。数学关系的建立的基础是同质性。后来哥白尼能够自信的把宇宙的中心由地球搬到太阳上,继承的就是柏拉图的传统。

所以近代的许多哲学家更加认可柏拉图的功绩,而不是很认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我们都知道亚里士多德喜欢逻辑更甚数学。他从逻辑的角度以及他的经验角度更加认可质的不同而不是量的区分。

当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争依然会继续下去。因为柏拉图的观点虽然有利于科学的发展,但是却不利于对于人类自身的考察,如果我们坚持人和其他事物的一致性,那么很多东西都会被遗漏掉。柏拉图的理想国导致的问题在近100年间对现实世界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和危害。

同质性是建立量的关系的前提,因此建立数量关系时对于考察对象性质的论证是重要的。而这往往的确不是科学能够解决的。在今天的物理学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争论。在微观世界存在两种粒子,一种是玻色子,一种是费米子,两种粒子的性质完全不同。有一种叫做超对称的理论(今天的粒子物理学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一种叫做级李代数的方法把费米子和玻色子同等处理。这种观点虽然在数学上是可能的,但是存在大量的疑难。许多物理学家认为这是个数学游戏。从哲学上看,问题就在于这两种粒子是否具有同质性。但是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则和已有的试试来看并不乐观。虽然玻色性和费米性原则上可以叠加,但是在物理事实上却从来没有过。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可能会从进来的LHC上给出结论。关于玻色性和费米性的考察,也就是关于自旋的考察,是今天物理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即使是从根源上是同质的,那么从弱一个层次上看,不同质性也依然是及其明显的。所以科学的发展必然是经验与数学的双重奏,但是如此就可以达到哲学的科学化,我觉得这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哲学终归有自己的考察范畴,尤其是对于人的存在,在今天的科学层次上来看还依然明显不足。

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思考能否把辩证法量化,后来发现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也导致了我对辩证法的全面的怀疑。量变导致质变,质变导致量变的思想实在是一种现象的辩证法。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238257.html

上一篇:哲学星空的批判:(5)两种运动
下一篇:哲学星空的批判:(7)作为存在的人

2 曹聪 吉宗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