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余孟孟的博客 关注生命成长,传播人间知识,启迪教育智慧。

博文

《学记》与素质教育(上)

已有 4372 次阅读 2012-1-7 13:02 |个人分类:《教师教育》课堂|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素质教育, 教师培训, 余孟子, 《学记》, 教育经典

余孟子

    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国自己的教育问题提出来的,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解决教育问题的理论探索,其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那么,什么是素质呢?所谓“素质”,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二是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素质类似“性”和“习”的综合。

    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针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而言的。什么是“应试教育?”对学生而言,应试教育的基本现实是:睡眠不足、沉重的课业负担、紧张的考试和激烈的升学竞争。自1999年国家明确推行“素质教育”以来,至今已过十几年了。然而,新浪教育在20111227日还是公布了一项以《中学生睡眠普遍不足8小时 学业压力大是主因》为题的调查。调查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小薰是南昌市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小薰每天都会看书、写课外习题,不到次日0时不睡觉,次日6时就起来学习英语,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小薰的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小薰每天530分起床,阅读一个小时的英语,然后吃完早饭就去上学。孩子现在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大约要晚上21时,还要阅读课外书籍。每天晚上看书都要到次日0时。

    小薰告诉记者,自己目前的分数想上一本还有些吃力,更别说知名大学了,所以要多努力才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她规定自己不到次日0时不睡觉。“少睡点觉没事的,如果辛苦两年能换来很好的结果,我觉得很值。”小薰坚定地向记者说道。同时,小薰表示,她们同学每天23时以后才睡觉的不在少数。

    我们的学校教育重视书本知识、重视考试和分数,学生学习时间之长、负担之重,其实,并非近几年才有。可以说,它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一种遗产。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为此曾多次批示。19643月,毛泽东对北京铁路二中校长来信做出了这样的批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反对智育至上、分数至上、考试至上,一直是毛泽东发动教育革命所强调的基本内容。70年代末,随着对文革的否定和恢复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被长期压抑的全民族的教育热情被迅速点燃,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热情又迅速转化为考试主义、学历主义的强大动力。这种顽疾在80年代被称为“片追”(即片面追求升学率),虽然一再纠正,却愈演愈烈,它在90年代被命名为“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存在很多年了,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是“应试教育”的特征是什么,它的危害又是什么呢?“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中心,为考试而进行的教育。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模式,其特征如下:(1)不需要考试的科目和内容是没有价值的,例如一些“副科”以及音乐,美术等。(2)考试以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为主,导致课堂教学充斥着满堂灌、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3)教材内容繁难偏旧。(4)普遍采用“唯理性教学模式”,重视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而忽视兴趣、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学科之间的沟通,以及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最具人文性的语文课也成为语言、语法、分段、修辞等枯燥的训练。“应试教育”最大的危害是赋予基础教育以不该有的筛选功能,用层层考试办法选出一批所谓的“优胜者”,使绝大多数学生成为教育的失败者,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多数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如“豆芽菜”体型严重、近视率高、受挫力弱等。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成为社会各界的呼声。有一位小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

假如我当教育部长

炎炎(四川省成都市玉林小学四年级学生)

    今天的家庭作业:“写一篇450字的作文,做三课指导丛书,练习25全做。明天交”。每当我听见这些话时,脑子里就像爆炸一样。

    听到这里,我有了一个伟大的愿望。我想:假如我当了教育部长,我就会下达三项最伟大的命令:

    1. 每个学校每周只能上四天课,而且每天都必须上两节体育课,一节美术课。每节课只许上33分钟,20分钟课间休息。

    2. 每个学校的老师,都要懂得《教师法》,并且要爱护学生,学生提的意见不能不听。

    3. 每天的作业总共不能超过300字。假期作业一般不能多。

    这就是我当教育部长要做的事。

原载《南方周末》,19981127

    针对“应试教育”的现状和各种危害,上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指导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口号。大约在1985年左右,民间的教育研究中出现了“素质教育”的提法,并渐渐得以传播。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9年国家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使“素质教育”的理论得以定型。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10年开始的“国培计划”都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为什么“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要好?因为“素质教育”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它倡导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及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成长。可以说,“素质教师”是符合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的。而它的基本精神又和《学记》的教育智慧是相互融通的。

    一、因材施教

    提起教育类的成语或名言,人们往往会脱口而出四个字——因材施教。由此可见,“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知名度。

    一般而言,人们都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一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然而,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学行为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学生同样问政、问仁、问孝,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繁简各不相同。例如,子路和冉求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然相反,就是根据两人特点不一,“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学记》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是对战国及以前官学、私学教育教学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它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但却体现了这一重要的教育精神,这从《学记》原文中的几句话可以看出来。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学记》中讲“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又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就是说,那些青年学生在学习中,有的贪多嚼不烂,有的懒惰不求广博,有的浅尝辄止,有的半途而废。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教学反应,对于“失之多者”要采取“约而达”的方式,尽量以简单明了为原则;对于“失之寡者”要采取“微而臧”的方式,显示简短知识蕴含的丰富意义;对于“失之易者”要采取“罕譬而喻”的方式,不做泛泛的举例;对于“失之止者”要采取激励其继续努力、坚持学习的动力,即“继其志”。

    对于学生的不同层次的提问,《学记》中也提倡要“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就是说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大小来确定解答深度和力度。对于简单的问题只做简单的回答,对于复杂的问题则要做出系统深入的解答。

    可见,“因材施教”的确是《学记》所要倡导的教育精神之一。“因材施教”的重大意义是使教育真正做到了“目中有人”,看到了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这正符合“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的宗旨。一味提“全面发展”,往往会陷入“平均发展”的误区,导致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所以,今天人们便格外怀念当年能使梁漱溟、钱钟书、吴晗等奇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制。

    二、教学相长

       2011年,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面向全国教师,尤其是参加过“国培计划”的教师举办了一个大型征文活动,其征文主题是“教学相长,乐享其中”。“教学相长”作为一个教育类的成语或名言其知名度当不在“因材施教”之下。如果说“因材施教”在《学记》中还只是隐含着,那么,“教学相长”便是《学记》中最先明确提出来的。且看《学记》中这一段: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故曰:“教学相长”。后来唐代大学者韩愈继承并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的思想,进而提出“相互为师”的观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思想对于教师成长和“素质教育”的推进都是非常有益的。

    学生因教学而成长,这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容易理解。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成长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从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来理解。《学记》说:“教然后知困”,师范生在大学里学了大量的专业课程、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但在实际从事教学工作后,从经验可以发现其所学仍然不够,仍然要自己学习以补充不足之处。即使是老教师也常常发现,自己好像越教越不会教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过程。

    其实,“教学”这个词怎么理解呢?教和学的统一?那么,先有教还是先有学?作为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学”,直接从“教”入手,率然的就负起了“教”的责任。其实,“学先教后”,“教”是由“学”而起的。如果没有人需要学,即使有人想要教,也无所“施”。然而,没有教,学还是会发生的,即“无教的学”,它存在于真正的教学产生之前的远古时代和从古代至今的自学当中。“有教的学”是在教的引导和指引下的学,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的学,是真正的教学。“无学的教”对学生而言是毫无意义的独白,对教师自身而言是应付差事、完成任务、浪费生命的过程。至于“有学的教”,那就是“教学相长”的体现,即有两种“学”蕴含在教师的“教”的过程中:一种是学生的“学”有所得,另一种是教师在“教困”的基础上的“学”有所获。这是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待“教学相长”的。

     另外一方面,是从教师自身“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的成长。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教师看做“蜡烛”、“春蚕”、“路灯”、“园丁”等,这样的比喻反映了教师无私奉献的一面,但却只赋予教师以付出、奉献、帮助他人、成就他人的角色特征和生命意识,使得教师自身也认为自己的价值只在于“成就他们的学生”,而忽略了自身生命价值和质量的提升。著名教育学家叶澜就指出,当今必须看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师个体生命质量的意义。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生命是自己的生命,每一个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生命和生活,教育成就卓著的教师都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在每一节课中的。比如,著名教育家、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就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成长,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心去设计每一堂课,从而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成为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师。

    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成长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而被人们一再关注和提及的。教师成长阶段、路径、职业规划是“教学相长”的延伸和发展。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121-526698.html

上一篇:《学记》的基本特征
下一篇:什么是“微教育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