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lentblog

博文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院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招聘启事

已有 1687 次阅读 2016-4-6 09:4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以下简称“武汉植物园”)坐落于东湖之滨,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学科研机构,也是我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武汉植物园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围绕植物遗传资源及可持续利用、水生植物生物学与内陆水环境健康、流域生态学与大型水利工程生态安全等学科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
 
武汉植物园作为国家植物资源储备和迁地保护的综合研究基地,建成了世界上涵盖遗传资源最广的猕猴桃专类园、世界最大的水生植物资源圃、华中药用植物专类园等16个特色专类园。拥有植物学、生态学等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及博士后培养体系;建有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较完善的科研平台体系,以及中国政府在境外援建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现根据园发展需要,招聘依托园建设的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两个院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一、 重点实验室介绍
 
(一)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于2008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总体定位为:立足于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重大国家需求,系统研究流域复合生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及水域、水陆交错带、湿地和陆地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揭示流域生态环境的时空格局及演化规律,开展植物资源利用的环境可持续性、退化植被恢复与生态工程重建及水资源保护的技术创新。详细介绍请登录网址:http://abwecas.wbgcas.cn/ 
 
(二)中国科学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于2010年1月由中国科学院批准设立。总体定位为:面向国家特色农业植物资源收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需求,立足于园林园艺经济植物、能源植物、药用植物、水生经济植物等特色农业资源种质创新与开发利用,系统研究关键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谱系地理与分子进化,致力于植物资源评价与功能基因发掘、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功能化合物开发与产业化研究及技术创新,为我国特色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详细介绍请登录网址:http://pg.wbgcas.cn/
 
二、 招聘相关信息
 
(一)应聘条件
 
1. 获得相关学科领域博士学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 学风正派,在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开阔的战略视野,对学科发展和实验室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
 
3. 德才兼备,爱岗敬业,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 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50岁,特别优秀人员可放宽到55岁;
 
5. 能全职到位工作。
 
(二)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实验室发展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2.吸引和支持优秀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一支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3.组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4.促进实验室研究工作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验室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三)聘期与待遇
 
1. 实验室主任一届任期5年,期满后,可根据工作情况申请续聘,但任期不超过两届;
 
2. 聘后待遇,工作及生活条件面议。
 
(四)应聘材料
 
自本招聘启事公布之日起开始报名,应聘者须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工作、学习简历;
 
2.主要研究成果及对实验室的管理设想和预期目标(1000字内);
 
3.近十年来发表的10篇代表性学术论著复印件(可仅复印首页),并附全部论著和成果清单;
 
4.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复印件;
 
5.其他证明材料。
 
初审通过后,具体招聘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蔡小丽
 
电 话:027-87510974
 
电子邮件:xlcai@wbgcas.cn
 

通信地址:湖北武汉武昌中国科学院植武汉植物园人事教育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5155-968162.html

上一篇:山东大学招聘博士后及蛋白质谱技术员
下一篇:烟台大学药学院海内外诚聘高层次人才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