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网络谣言的疏与堵(仅指科学方面的谣言)

已有 2832 次阅读 2012-5-6 15:3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网络

谣言应该是与真相或者事实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对于什么是谣言,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这其中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传播渠道,另外一个就是公众感兴趣。

而网络谣言无疑就是通过网络等渠道传播的,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方便了广大公众的生活需求,我们可以网络上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对于这种信息的真假则很难甄别。因为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发布者和传播者,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其效果应该大过传统传播渠道成千上万倍。尤其是信息传播者在不甄别的情况下就进行传播更加扩大了其范围和规模。根据第八次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重方面提升迅猛,这既说明广大公众开始以来互联网,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保证广大公众从互联网上获取正确,科学,有用的信息。网民(netizen)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科学传播也应该更多地转向到对受众的研究,但是网民又不仅仅是受众,还是信源。传播渠道的丰富以及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可以说加速了谣言的传播与扩散,也增加了对谣言进行粉碎的难度。

另外,公众感兴趣的问题往往是传播最快的问题。可以说网络谣言的传播类似于突发事件中科学传播的效果。公众最敏感的神经被触动后,他们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暧昧态度。但是公众为什么感兴趣,单就科学话题而言,是因为这些东西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说法,或者科学还没有证实,抑或是科学家没有及时地予以澄清,给谣言的存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相信很多人小的时候都对世界未解之谜十分感兴趣,而其中的解读也很少和科学相挂钩,更多的是从悬疑的角度进行阐释,这就更加增加了它的神秘性,也让我们距离科学愈来愈远。因而网络谣言的治理不能堵而应该疏。同时网络谣言的存在也说明我们更加呼唤公开和透明。如果仅仅是要求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我想我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网络谣言的发生和传播机制。同时我们的科学传播工作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科学传播促进广大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应该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压缩网络谣言存在的空间和周期。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当然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一个社会化过程,它并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问题,也许有些问题今天的解释是合理可信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的研究推翻了以前的解释。因而理性的科学精神最为迫切需要的。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科学精神要重要过科学知识的一个原因。

谈到网络谣言,我想其存在的原因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存在的空间,公众的认识,社会的进程等。从其存在空间来说,网络谣言往往是科学还不能予以解释的领域或者话题,从公众的认识来说,网络谣言恰恰触动了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也是科学传播最薄弱的区域,还有就是公众还没有完全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社会进程来说,网络谣言更加需要我们公开透明,合理疏导公众的意见,科学家及时通过媒体等其他途径向公众传播科学的知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个人坚持认为对于网络谣言,要疏而非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堵只能治标不治本,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合理疏导。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既要有渠道的建设,还要有科学共同体的参与,更要有社会发展进程的介入。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567788.html

上一篇:第十四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举办
下一篇:我看研究生科普研究项目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