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ity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citym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博文

由2008年汶川地震与《灾害学》上发表的论文想起的

已有 4047 次阅读 2012-5-12 23:23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论文, 汶川地震

今天是汶川地震4周年。

陈安博主发文“2008年汶川地震与《灾害学》上发表的那篇著名论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569896.html,从一个视角报告一些事情。

我想说的事情是,面对这样几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事件,人们只是在事件发生时短时聚焦其上。而事后却没有“亡羊补牢”。如何亡羊补牢?这是今天我想说的话题。

目前全球每年发表文章数量超过1000万篇以上,中国CNKI中2011年也有500多万篇。在这些众多的文章中,一方面很多人觉得这些文章没有价值,一方面却没有人真正去挖掘过这些文字中的矿藏(有人在挖,但针对性不足),还有一方面就是一旦发现了有价值的文章,却觉得那些只是偶然。如此等等。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一下方面:

1、知识的应用与决策的脱节

中国的决策机制一般是由管理部门提出并执行和发布。这样,很多知识的积淀根本进不到管理者的视野。知识生产者与决策者之间是两条交集很少的面域。知识生产者生产知识可能是为了职称,为了项目,为了获奖,或者为了其他考核的需要。决策者则跟多喜欢那些直接拿来可用的“决策支持”材料,对学术气很浓的知识不感兴趣。决策者可能觉得自己也是专家,也可以请“有关”专家来依据经验或知识辅助,最后形成决策结果。中国的这种机制导致文章知识不被认可或采用。

2、习惯于“拍脑袋”而不相信文章

中国决策文化是“领导文化”,也就是更多时候形成决策是由领导做出,所谓的“领导拍板”。也有依据知识的,但不是依据文章知识,主要依据专家知识。拍脑袋机制排斥利用文章知识。文章知识由此变成鸡肋。

3、文章知识被妖魔化(垃圾论文、抄袭、剽窃、给钱就发等),当然文章本身也不争气!

如果有一天,研究者生产的文章知识与决策者依据的知识能够有更多的交集,那么象《灾害性》上关于地震预测的文章的命运就不会如此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347-570221.html

上一篇:中国知识分子管理的“抓手”:面子与收入
下一篇:高校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回归本位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