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 Phound Wa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rasater

博文

人为什么活着?

已有 3086 次阅读 2012-5-28 13:15 |个人分类:Notes|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高校教师, 毛毛虫, 象牙塔

  最近看到“三高校教师以不同方式远离高校现行体制”博文: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5/264731.shtm
深有感触。其中,这句话:“挣扎在“象牙塔”内,很多高校教师感到身心俱疲。项目、课题、考评、指标、论文、职称,几近构成了“卧龙岗上的散淡人”生活的全部,因为这意味着更好的待遇、平台、荣誉、资源。拼命争夺的,甚至为此大打出手;手握资源的,则可张狂到开房收礼,且过期不候”令我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神圣科研殿堂的毛毛虫深感震撼,要是有一天我成为蝴蝶的时候会不会被一个网子网住,最后自废武功?
  中国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人生: “生生息息为生活而拼搏,千秋万代为名利而纷争”。我一直相信 人本性善的,但是环境可以影响人,就像量子力学的薛定谔绘景一样,力学量对应于人的本性,是不变的,态则对应于环境,可以改变。
   或许有人经常会问: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是可以用一个很简单而又有道理的答案回答,那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而活着”,的确人活着社会上将要对社会索取和付出,做科学研究的人需要 更好的待遇、平台、荣誉、资源,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需要支持的,因为这个是我们对社会索取。但是我觉得,当我们总是追求对社会的索取,而不关心我们对社会的贡献的时候,我们将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导致索取多的人付出少,付出多的人该索取的索取不到!但是怎样衡量索取和付出的多少,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争议的难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做到 坚守自我,勤练武功,残酷的现实就会变得美丽的童话。
以上是鄙人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欢迎讨论!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4633-575803.html

上一篇:Dr. Peter Bernath——Spectra of atoms and molecules
下一篇:Lingoes(灵格斯)的各种词包——备用

1 刘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5: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