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关于吃,怎么那么多似是而非的说法

已有 4777 次阅读 2014-1-27 00:35 |个人分类:科普评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食物禁忌

关于吃,包括食物禁忌,有太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有些早已被证实是谣言,却还在广泛传播,令人不解。

本来已准备休息,看了同事转发的微信,又忍不住爬起来写这篇博客,还是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已经流传了十多年的一则关于台湾女孩突然暴毙,化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原来是虾和维生素C吃多了,导致两者反应产生有毒的砒霜,中毒而亡。这则新闻其实已经被证明是不实的谣言,简单解释就是即使维生素C真的能将虾等海鲜中的五价砷还原成有毒的三价砷,即三氧化二砷(砒霜),那得需要吃多大的量啊。虾里的无机砷其实含量是很低的,有人计算过(当然也不一定准确),要一口气吃掉300斤虾才能借助维生素C还原砷到足以要人命的砒霜的量,这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条传言是如何被广泛传播的。

很多人喜欢吃虾,吃虾的同时难免会同时进食其他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这个被毒死,听着实在可怕。相信并无此事发生。

想来互联网时代,想通过发布这类危言耸听的新闻吸引人眼球的大有人在。

刚刚同时看到一份食物禁忌表,也够吓人的。有些是大家熟悉的,比如红薯和柿子同食有得结石的危险,这道理大家早有耳闻;还有许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会碰到的,如黑豆和茄子,甲鱼和苋菜,芹菜和兔肉等,很多类似禁忌表其实也不用太理会,我们不可能记住那么多犄角旮旯的食物禁忌,只需保持正常的饮食,别太乱食就好吧。

但网传食物禁忌中列出的一些,我实在不太理解,比如黄瓜和番茄,土豆和香蕉,黄瓜和花生,豆腐和蜂蜜,萝卜和木耳,等等不能同食,我也不知道依据是什么,昨天还吃鸡蛋炒西红柿黄瓜了呢。即使这些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和另一些食物中的一些成分掺杂一起会产生一些对人体不太有利的东西,但一则看如何加工,加工过程成分会不会有变化,二则看食入的数量,三则到胃里消化后还不知道什么情况。这些五花八门的食物禁忌也够似是而非的了。要让我相信,除非拿出特别充足的证据。

其实我平时吃东西倒比较注意食物的寒温搭配什么的,过去吃什么食物前总喜欢查一下是什么性质的,是寒性的、温性的、凉性的,热性的。后来发现不同的资料介绍的不完全一致,不同的食法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后来还是想应多观察一下食后的反映比较好。我从来不吃补品,不吃保健品,觉得那些东西吃一点半点没用,吃多了又会引起体内其他的不平衡。还是保持自然饮食比较好。

快过节了,好消息不太多,央视最近好像又在食品安全上爆了不少猛料,据说有关部门查出的致癌有毒食品查处17种之多,包括我们熟悉的兰州拉面、立顿茶、蛋黄派什么的,主要是农药超标、营养成分不足、添加剂不合理使用什么的。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行业竞争互相拆台的因素在里面,反正央视曝光了,肯定关注度高,又有一些企业要倒霉了。不过,我总是期望,有问题的食品毕竟是少数,特别是名牌企业生产的产品,应该让大家放心。

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为了满足口福,大量吃进那些味道不错,但确实不怎么健康的食品,真要不健康了,也赖不得别人了。我身边的人,确实有一周天天吃麦当劳等所谓的垃圾食品的,全然不顾已经高上去的血脂。当然,麦当劳我认为还是相对安全卫生,只是热量高,血脂高的人不宜常吃。

听到外地的朋友最近有在外边吃饭食物中毒的。快过节了,我想大家还是多加小心,尽量少在外边就餐,不要暴饮暴食,自己自觉把食品安全的风险控制在最低吧。平安过节最重要。

回到开头的话题,看到有关吃上那些危言耸听的传言,觉得还是应多了解一些,不盲目相信,也不盲目传播,省得吓着自己,也吓着别人。食品安全的问题已经够令我们不安的了,还要面对那么多关于饮食的似是而非的说法,难道让我们整天生活在对吃的恐怖中吗?精神的恐惧带来的后果也许会超过食品安全本身的直接危害。

 

最后,请大家关注一下我们的果脯网http://guopu.cc/index.htm,内容还是挺丰富的,里面的似是而非栏目等其实设得不错的。这个网站刚开始办,一群年轻人在弄。相信会办出特色。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8991-762555.html

上一篇:想起半斤花生二两瓜子的年
下一篇:接着两个保安的对话说“糖”

10 侯成亚 李健 刘洋 刘赫铮 武夷山 张骥 赵凤光 李宇斌 biofans Vetera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2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