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幼小教育的内化型策略

已有 4419 次阅读 2010-5-16 03:44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儿童, 规则, 模仿, 惩罚, 华德福

为什么要坚持“儿童是通过模仿来学习”
为什么要强调“规则需有相当的弹性”
为什么要慎用“惩罚性手段”


儿子被他妈妈转到这个华德福理念的幼儿园,有一年多了,也算是这个幼儿园的开园期元老。这个幼儿园,虽然在起步阶段,但有两个好处是让我比较满意的:

A1.  儿子每天回来,都是一身土,说明他真的玩好了,这个家庭作坊式的幼儿园,在其后院专门做了个沙坑。

A2.  老师们都在不断修炼,不断提升自己,同时也非常注意,不将自己生活中难免产生的不良情绪释放到孩子身上。

只此两点,就让我非常同意儿子妈妈当初的决定。最近,这个幼儿园比较稳定了,开始定期举办家长读书会,第一轮讨论的是幼儿园的规则,我感到,这个幼儿园可能又面临着一次质的飞跃的机会。


何以哉,这些规则,让我产生很熟悉的感觉,跟公立园好像没什么太大区别么。实际上,正是因为A1, A2两条,而不是这些她们探索或正在实践的规则,让这个园的家长们满意。现在幼儿园运作进入良性循环之后,开始规则或更广泛的教学法(Pedagogy)的深入理解,将使得这个园的水平,再上一层楼。

为什么说,这些讨论的规则,让我产生似曾相识的公立园规则的感觉呢?让我根据其中的一些细节,分析一下:

『规则:五岁以上的孩子明确告诉他们,今天不收拾,明天不可以玩玩具(老师的态度要温和,语气和行动要坚定)。

先分析这条吧,因为后面很多条的背后思想都有些类似。

华德福教育,以及现代教育原理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所以它们提倡,老师自己收玩具,引发具有模仿天性的儿童们,慢慢地模仿老师这种行动,逐渐地养成这种习惯。

这是一种做法,当然还有另一种做法,就是『规则』中这种目的性明显的、甚至强制性的、更或带有一些惩罚性的做法,逐渐让孩子们就范,养成这种习惯。

这两种做法,在这个收玩具的问题上,我相信都是会有效的(但对『规则』中的其他问题,则不一定)。从表面上看,孩子们最终,都帮着老师收玩具了,但是,这两种做法的效果真的相同吗?

很明显,第一种做法,成本更高,老师更辛苦,收效期更长,如果这两种做法的效果是相同的,无疑,我们应该采取第二种做法。

我想,这两种做法的表面结果虽然一致,但是,第二种强制性的做法,只是从外部让孩子们服从这种规则,从而无法养成孩子的“内化力量”,而这恰恰是第一种做法的着眼点。第二种强制性做法,孩子会是会了,可是他们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缺少“内化”,从而无法将“所学”推广,只能就一事论一事,无法将“收玩具”这种行为,转移为更广泛的“整理归位”习惯,因为,他们这么做,逻辑联系是在老师的惩罚性命令,而不是“整理归位”的天性需求本身。

第一种做法,虽然成本高,但是孩子们只要一经习得,终身都不会忘记,而且很容易内化,从而推广为更一般的“整理归位”习惯,这将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种做法,达不成第一种做法的效果。正是因为,它太硬性了,同时又具有惩罚性的色彩,孩子们哪一天想偷点懒都不成,大人都不见得能做到吧。

规则要弹性,是萨提亚家庭心理学已经明确的第三大要点,第一要点是“自我价值感”,第二要点是“沟通和开放”。如果,规则不够“弹性”,实际上就堵住了孩子们的“内化”之路,本质上相当于拔苗助长,而不是希望他们通过生活,慢慢地学习,有充裕的时间去模仿得之。

规则硬性,就很容易人为造成孩子们无法良好地遵守规则,无法遵守规则之后,若再配以惩罚性的应对措施,恐怕会背离“培育型教育宗旨”更远,甚至有可能因为其副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人为地将一定比例的孩子引向“不良”。

姑且不说,惩罚性的做法是否会降低孩子们的自我价值感,产生副作用,使孩子们(潜意识中)厌倦本来喜欢的玩具游戏(即使“老师的态度温和。。。”,这种副作用而又能降低多少呢,孩子们的心未必能轻易地估测到)。从另一个角度看,强制性的惩罚性做法,会使孩子们产生认知错误,将事情本身的对和错,归因于大人是否惩罚,而看不到其中本来的逻辑联系,甚至产生出不必要的“恶意”联系,将本来美好的事物,玩玩具之类,跟不良情绪(受批评和惩罚后的沮丧)做链接。

还有些幼儿园或家长,面对幼儿说脏话之类,“笨蛋”、 “臭屎”之类,他们的应对措施,不仅仅是指出其不对,而且要求孩子们去卫生间漱口。其实,指出其不对,已经够了,多次重复,孩子们多次试错(体验够了语言的力量)引导之后,自然就不会再说了。要求去卫生间漱口,这种“行为疗法”,实属于多余之举,而且容易让孩子们产生不必要的链接,产生不良心理暗示,将自己的嘴,固化在“脏”的感觉之上。

所以,惩罚性的做法,在遮蔽了事物本来的逻辑顺序的同时,又可能产生新的、不必要的、人为制造的“条件反射”,而且往往属于不良情绪范畴。由此来看,在教育中,要大大慎用“惩罚性应对措施”。

依此观念,『规则』中,凡是有惩罚性感觉的做法,都应该重新考虑,看看是否有必要,如果有替代性做法,其实完全可以删去。只有当付出成本极高时,如生命危险之类,才应该采取强制性惩罚措施,以收速效。很明显,收玩具等事例,不在此类。

所以,坚持“儿童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可以使孩子们习得内化的能力,终身不忘,并容易举一反三,转移为更广泛的能力。

所以,坚持“规则应有一定的抽象度,从而具有弹性”,  则使孩子们触犯规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另外,目的性的显示度大大降低,这些都会让孩子们有充裕的时间和兴趣,通过模仿来习得“内化”的能力,真正可行。

所以,慎用“惩罚性手段”,可以保护孩子们的认知,植根生长于事物之间的本来逻辑联系。

依此理,反观『规则』中的一些做法,有些即使不带有惩罚性的,往往因为规则硬性,从而强制性明显,应该删去;有些不带有强制性,但又往往显着老师的目的性过强,难免事与愿违,应该修改。

如,老师们比较在意的『安静』问题,其实,也应该是从根上想办法,力求符合教育原理,而不能仅通过外挂的规则。实际上,跟“收玩具的两种方法都可行”相比,外挂规则式的方法,在『安静』问题上,往往无效。

那么,如果我们坚持“儿童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我们会要求,家长们要学会在各种场合有安静文明的行为;

那么,如果我们坚持“规则应具有一定的抽象度,从而是弹性的”,我们会把规则中的动词组『不允许讲话』、『小嘴巴闭得紧紧的』,改为更加抽象的形容词『安静』;

那么,如果我们坚持慎用“惩罚性手段”,就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更多的善意,毕竟,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吃喝拉撒睡,就是大事,一言一态,就会模仿。




延伸阅读: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43-324917.html

上一篇:2010-05-23 周日讲座通知: 小巫,华德福教育简介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
下一篇:读书报告:同理心的因和果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