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华德福教育发展较慢的原因

已有 11039 次阅读 2010-5-23 18:30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小升初, 奥数, 小学数学, 华德福, 小学奥数

华德福教育发展较慢的原因

王永晖

小巫今天的演讲圆满结束(华德福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整整两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

自从孩子进了华德福理念的幼儿园,就开始关注华德福教育理论,开始一些思考。

结合小巫的讲座,我发现,华德福对教学养成的要求是很高的。比如说,国内普通的小学教材,我想我们家长稍微看看,就能教。但是,华德福教学,比如小巫今天演讲的内容,示范如何用故事来学习数学,如何用游戏来学习数学,如何通过身体运动来学习数学,这些都必须身临其境,才能学会,强调感受性。

普通的书本,是很难负载这个信息量的,正如“折纸”和“绳结”,目前市场上也有书卖,但买了后,普通人不花大力气,是很难看懂的。

大家可以想象,在以前没有多媒体记录和传播的时代,华德福这种教育方法,是很难传播出去的。

更重要的是,华德福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很高的。应该说,主班老师,在人类的三种语言,自然语言,数学语言,艺术语言之中,至少要精通一种,掌握两种;而在人类的三种课程方式,或曰思维方式,身-力性方法,心-礼性方法,脑-理性方法,至少要精通2种,掌握全部3种。

比如小巫,是北大英语语言文学本科毕业,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这个学校的数学系非常不错,级别很高),对自然语言的掌握,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她有勇气敢到首师大数学系演讲小学数学教学,符合我们中国数学界的华罗庚学习法“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种勇气一定是来源于她本身的底子的。确实,她告诉我,她从小到大,数学都很不错。至于艺术语言,音乐,小巫今天没有特别展现,我也是第一次跟她见面,不知道数据。

小巫本人的水平当然是很高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高层次的教学法的魅力发挥出来。但是,如果主班老师达不到这种要求,自然就很难达到华德福教育理论的初始设定,如果差的太多,很可能在专业学习上,华德福学生反而会弱于比较好点的传统学校。

关于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小巫跟我讨论时,又补充一点,大概意思是,因为华德福教育,是强调学生能力发展期的,所以允许每个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学习,教师需要迎合(meet)这种节奏,而不是让学生都装在一个框框里。

那么,很显然,并不是每个人,每个教师都有这种能力的,能达到这种水平的人,估计管个百八人的公司,不在话下(悄悄问一句,他们/她们愿意做小学教师吗)。

当然,在目前小学班级人数过多的情况下,即使有能力的老师,也不可能在这样的班级上施展个性化教学。

据传,北京市小学,今年九月份,会全面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降低到30人,如果此情报准确,小学教育的情况看来会得到大大好转。

上述两大问题,我想是华德福教育发展较慢的原因。

第三大原因,也有可能出在它的“治理结构”上,根据张五常的研究,人类社会中只可能存在两种形态,资本社会和等级社会,前者强调产权明晰,后者强调等级明晰。教育机构比较复杂,兼具这两种社会形态。而华德福的“治理结构”,如果不做好适应教育机构发展特点的产权明晰、等级明晰,仅仅使用Steiner粗糙的三元社会理论,连校长都没有(关键责任人赋权不足),理想虽好,恐怕需要深入精化。三元社会理论,本身是对的,但在应用时,需要沿着那个思想方向,继续深化精化、具体化。实际上西方社会和西方大学的很多做法,就是三元社会理论中所建议的那样,不知是本来就有的,还是学Steiner的。

华德福教育,自1919年在德国开始,发展至今,全世界也不过1000来所学校。我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加拿大多伦多,有100所Montessori学校,但只有2所Waldorf学校,估计问题不外乎在上面三种原因里找。


附注:现阶段怎么样把华德福小学,从无到有的做起来 。

我跟小巫介绍,现在海淀区的一批家长们(尚未包括我,不过我给他们提了很多建议,毕竟大多数家长都不是做教育界的,有些东西还真不知道),正在琢磨攒个华德福小学。

初期想法是,尝试在公立学校,办一个华德福实验班,一举解决,教室和学籍两大问题。

既然如此,就必须符合公立学校的硬性要求,不可能完全按照国外的华德福模式来。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坚持什么,以作为华德福实验的切入点。

我意以为,是“家委会”的设置。很多东西可以妥协,包括课程内容,但是一定要坚持住华德福的“家委会”的设置。

现在的公立学校,很难组织学生的校外活动,甚至学校内部的户外活动,也能少就少。如果“家委会”成立后,则可以将学生的校外活动,完全承包,家长们自行签署安全协议。学校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样的“家委会”,学校是乐观其成的。

家委会,除了这些,还可以做哪些事呢?

A1. 培训实验班的任课老师,比如由家委会出资,资助老师们去参加高阶培训;

A2. 培训家长,比如每周或每隔两周,举办教育讲习会。

家长们参与教学,是学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法门,尤其是对于幼小教育,效果更为显著。只想把孩子放到学校教育的家长,华德福实验班是应该拒绝考虑的。

这个教育讲习会,除了邀请华德福资深专家讲授外,还可以就直接邀请任课老师主讲,付给他们讲课费,相当于变相地给他们提了一次工资。

实际上,家长送钱送物给老师们,据说已经比较普遍。与其如此,还不如把这个钱,花在促进教师学习和思考上,要知道,为准备一次这样的讲习课,是需要花很多准备的。

家长们跟教师们一块儿成长,最终的受益人,必然是孩子们。

当然,家委会可以设立细则,规定以后家长们不可以再单独赠送贵重礼物给教师,只能由家委会统一负责。

孩子们自制的,或旅游时购买的小礼物,想送给教师,这是允许和提倡的,本来也是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的体现,关键是要通过制度,不让它变味即可。

另外一言,今天来的人,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多,可能有五六十人,主要是我们通知的传播面,局限在学术系统和一些私人关系上。

我是想通过这次邀请,试探一下,学术界中倒底是有多少父母,特别关注教育,愿意拿出时间,去主动地做一些事情的。

很遗憾的是,这次来的学者比较少,只有5、6个人,相比于我通过电邮和办公系统,以及科学网博客上发出去的通知,实在很少。

其实,即使不知道华德福教育,但若是关注儿童教育,愿意主动地为自己的孩子做些事情,也完全可以有更多的学者,来加入做一些事情。

比如,我就在想,如果海淀区的大中小学,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的老师学者们,主动愿意做这些事的人比较多,那我们这些家长们,可以预先成立一个“家委会”,然后这个“家委会”,跟海淀区的小学谈,看能不能办一个“实验班”,也不一定非要是华德福模式的,关键是这个“实验班”,要有我上述所说权力和活动的家委会。

我曾经跟筹建华德福小学的家长们说,必须要有教育学术界的家长们参与,才有可能把它建好。不过,这次探测,看来是有点失败。

难道,中国人注重教育的传统,这次有点失灵?我想,原因可能在于,中国的家长们注重教育,但可能不注重于“主动做事”,有个名校数学系的系主任,自己明知小学奥数不对,还是把孩子送到奥数培训班,并在那里,碰到不少数学界的同仁,此事在媒体上可以查到。

其实,我们这么多有学问的大学老师们,完全可以自己联合起来,采用适当的形式,比如上述实验班形式,把自己的孩子教好。

当然,这是需要人手的。如果,愿意启动此事的学者们,能超过6人,我想这件事情就能办成(2011学年,我小孩明年上小学,也许人数足够,现在就可以为此成立一个2011级家委会)。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43-327813.html

上一篇:读书报告:同理心的因和果
下一篇:数学九九表要不要背的讨论贴-----兼及华德福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2 王春艳 mfariel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