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经济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ndlight 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三个变量互相制约和发展。

博文

科研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

已有 7567 次阅读 2008-6-4 15:1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在丁香园网上指定题目讨论的帖子自己的思考

科研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

1、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科研活动的现状;
3、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意义;
4、如何进行分工与合作;
5、如何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这个题目有方法论的探讨和信息的收集,方法论是思维的游戏和逻辑的体系,而信息的收集就不是我所长,但方法论以及意义问题还是有些话要讲的,所以我不回答第二个问题,只是就其他问题参与讨论,也没有写成论文的意思,杂谈而已。有意思的是我想这些问题所有的人在各个领域和成长阶段可能都会遇到,只不过是问题的说法和语言不同而已,换句话说,有些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但其他领域或学科还没有解决,这种学科的交流将有效的解决问题。

        在科学与伪科学的讨论中给出科学的定义。这个角度和定义不是很通用的,但是我成文的基础,希望各位能在看完相关帖子再来延续我下面的杂谈。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用科学的眼光来看科学,那用什么角度来看,我用经济学角度来看。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就是一个认识事物的角度和方法论。在经济学角度来看,科学就是解决如何将资源有限变为无限,这就是科学的意义和目的所在。经济学中对科学认识,科学是这样一种投资活动,投入资源,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技术和认识。而科学可以贡献财富,成为财富的第四来源。
         分工与合作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所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中都要分工与合作。社会分工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才能有社会的进步,人类财富的增加。比如我们熟知的制针的故事以及泰勒的科学管理都把分工的魔力表述的很清楚。现代化流水线以及非核心业务的外包进一步验证了分工与合作的魔力,一个ibm的电脑芯片可能在哥斯达黎加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在欧洲,塑料模件在东莞,全球二十四小时支持电话呼叫中心在深圳。全球经济一体化集合了各个地区的优势产品,让消费者最后使用的产品可能同时包含了五大洲的产品在里面。
        科学分工与合作也是同样的道理。但科学分工与社会分工还是有些不同,有些问题所在。社会分工不同产出了不同商品,由商品经济社会订出游戏规则,这些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但科学中的分工有一个很大交易费用问题,在于很难给出一个商业模式来评价科学商品,使这些科学商品得以流通交易。这也是知识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以解决,将是人类财富新的爆发增长期。
       所以第三个问题在经济学角度来看是不用置疑的,而第5个问题与第四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在我看来第5个问题不是问题,其解决之道就是市场经济。还是要分散解决,不要奢望产学研一体化全部解决。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问题,科学是人研究自然的问题,这个文章研究的科学分工与合作,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一定要搞清楚出发点,搞清楚成文的目的和意义,如经济学家有三种人之分,如何看待科学中的分工与合作,从不同的利益体来看也有不同的见解。如果是全息照片,信息不会丢失,但作为第二符号系统的文本来说只能是单维的。本文作者试图消除这个出发点的不同,但潜意识里一定是一个假设才能行文,才能逻辑统一。征文的目的是从企业出发,但笔者想拓展一些。请读者自明。

第四个问题如何分工与合作,遇到的问题可以分解为
1、科学利益体之间的博弈,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个人之间。
2、人的因素
3、科学商品的形式,载体。
4、科学商品的评价与交易。

1、上面尽管提到了分工可以使整个社会的效率都提高,人们几乎可以买到任何想要的东西,即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有些国家之间的博弈,让很多尖端科技与国防商品难以流通(尽管这些可以在国内的公司提供)。有些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也是无法复制工业化生产的。制度经济学发现交易费用的存在也决定了有些情况buy不如make,比如寻找和评价的困难,有哪功夫还不如自己做一个。授人以渔与授人以鱼的博弈,谁都想要金手指与聚宝盆,但卸磨杀驴的事情总是发生也决定了这个博弈永远不会结束。企业之间知识产权的战争是一个长期的战争,创新与科研的好处企业希望在法律范围内尽可能自己享用。在各个利益体追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中,都必须形成自己的造血机制,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这也决定了make永远不能被buy完全替代。现代社会科研与营销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生产与物流配送都是可以外包的。
2、现代管理发现,分工可以使效率提高,但做不到无限的分工,工业化生产可以让一个工人的效率比自给自足的手工提高成百上千倍。但作为自然的人,这个分工效率不是一个指数曲线,可以一直上升,而是钟形曲线,太多的人作越来越细的分工,整体的效率产出反而下降。现在的观察表明一个是学习的效率已经发挥了,不能在学习上有更好的贡献,即工人不可能更熟练了。一个是效率的瓶颈已经不在是人,即使可以全部自动化,取代人的作用,但投入产出比已经决定这么高的效率产出的产品可能是成本远高于手工制作,卖不掉了,或者是产品太单一,消费者已经审美疲劳不想购买了,多样化的需求必须要柔性生产才能满足。在科学分工而言,个人不再可能是博学和全能的,必须要分工担负部分科学工作,除了自己的工作要做好,合作变得越来越难,这里有时间上的分配有语言交流上的障碍。
3、商品经济对应的工业化大生产,商品形式标准而且权属明确,易衡量,而知识经济面临着知识过剩,无形,产权难以确定等交易上的障碍,科学商品的载体往往就是一些paper或专利文件,其有效部分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解析。而这个有效的部分有时就是一句话,比如著名的兰德公司关于中国是否出兵朝鲜的论断,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是我们投入几十万筛选了400种中药得出一个药品在抗癌方面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别人只是知道这么一句话就可以节省几十万,这时的咨询或者是委托开发就面临着很大的诚信问题,当你有比较容易的机会可能是收买内部人员,或者是侵入其电脑系统得到这些商业秘密时,成本是正常商业购买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的时候,这比毒品的利润还要高时,考验整个社会与参与者的诚信机制,知识产权法律机制,司法能力。系统论中的蝴蝶论真的是对知识经济社会这种一句话可以决定几十亿的财富或成百上千的人命的最好写照。
       知识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还是面临一些问题。知识可以分享并因分享而体现其价值,但如何在分享与权益中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科学商品的评价与交易问题
       交易费用是可以决定企业这个利益体自己开发还是与他人合作make or buy ,但不论是make or buy ,科学产品的评价是一定避免不了的。不被历史所接受的科学产品还是消耗了资源,尽可能的避免这些消耗,成为科学分工与合作中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内部来说,评价员工的工作,激励员工,形成自身的新陈代谢机制也是很重要的。这个工作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可以全球通用,人们将问题又进一步分解成,对企业和大学以及非营利机构的分工,即不做评价,或者细化评价。大学以及非营利机构经常会得到一些资源,这些资源是不要求直接回报的,因此使用这些资源的人就不会受限于资源的约束而天马行空自由发挥人的想象力去解决问题,去将有限的资源变成无限。但大学和非营利机构经常也不会因为这些基础科研得到直接的经济回报,这是顺理成章之事。但作为内部考核,这些科学家也还是要遵循商业模式的限制,来合理的决定自己的资源分配问题,时间,物质,人力。而企业就很现实了,有钱能支持到明年解决了生存问题,就可以考虑更长久的科研了3-5年,如果是一个富可敌国的企业或者以研发定生存的(技术推动型)行业那么他的研发就是可以考虑10年以后才可以应用的基础研究了,否则即使现在风光但不能长久。
       这里跑题讲了从利益体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科研的分工与合作。还是有所启发的。对于一个利益体(国家,企业,个人等)来说追求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都要解决自己的商业模式问题。同时不能为科研而科研,一定要科技经济一体化。
      上面提到有时科学商品就是一句话,这句话的成本是可以算出,但这句话的价格和利润如何,买方如何付费,何时付费等商业模式问题还是无定规可循,其评价之难就在于此了。这个商品经常是一次性的交易,类似于艺术品,其价格几乎没有弹性的可能。而且其使用又是用了才知道。对于买方和卖方都是两难,这时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买卖双方信用证制度也比较难复制到这个问题上。
        解决好这个问题,科研的分工与合作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大家各尽所能,协力造好通天塔。

        新药研发由于周期长,学科多,但最终产品还是大众个人消费,而不是如国防商品太空技术,原子能技术公众消费。其科研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可以说是 比较好的典型。这里的博弈与市场交易是我们可以观察并收获很多做法的。

这里分别提到了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学说,商业模式。知识产权制度。国际贸易信用证。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学习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

就本人的学习而言,没有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542-27821.html

上一篇:我感兴趣的科学相关问题列举
下一篇:SCI都是新的东西吗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