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为抵抗减排压力停止发展外向型经济又如何?

已有 3525 次阅读 2011-12-13 20:43 |个人分类:一孔之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外汇储备, 减排, 产业布局, 外向型经济

近些天,科学网盛行谈论小事儿,一些有识之士不断提醒大家别争论那些鸡毛蒜皮的八卦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有更多的大事儿要考虑。天天讨论八卦,会致脑残的,而且还没得治!今天这篇文章想谈谈与我专业无关的大事儿。我不懂经济学,但不意味着我不明事理。也许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我的发言完全是贻笑大方的胡言乱语,欢迎经济学家来找麻烦,但是批评的时候,请说明理由,而不仅仅是结论

 

下面,虽然我没有太多的经济学理论来支持我的想法,但确实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有识之士希望能多考虑一些这样的问题。

 

近几年的气候大会,暴露的许多矛盾通过谈判几乎是不可能解决的,中国在未来面临的麻烦事儿还非常多,减排是必须的,也是不可能逃避的。从2009年开始,中国已经从数据上成为世界上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大家眼睛都盯着你,必然是如何做都是错。中国成了世界工厂,30多年的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将“排放留给自己,产品让给别人”。如果除去这里面的碳排,相信中国的碳排离美国还有不少距离。最近的研究数据表明:由新兴经济体提供产品和服务,通过贸易由西方国家所消费,由此产生的碳排在一些富裕国家所占份额从1990年的2.5%提高到2010年16%。这里面没有特意将中国的数据提出来分析,但相信应该占了一大半。

 

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确实带来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巨大的发展,为后期的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应该在多年前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例如,2004年中国出口贸易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70%以上。现在,如果继续强调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而忽视内需的建设,必然会产生“外向型经济泡沫”,导致国民经济过分依赖出口而形成畸形发展模式。200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仍高达58.3%,远远高于绝大多数国家的水平。金融危机也再次让我们看到了过分强调外向型经济的弊端。

 

大量的外向型经济必然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在2006年2月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合计为3.2万亿美圆左右,也就是中国近3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我们知道,适度的外汇储备对中国是有用处的,用于国际贸易货币的转移支付,信用,担保,质押等,在国际上的份量越来越重,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国。但是,目前的外汇储备相当于将全国人民3年创造的纯利润完全“借”给美国人花,甚至没有利息或低利息,还时时有贬值的风险。也许有人说,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已经通过国家银行的转移支付获得了价值的实现,但是,请问,国家银行转移支付的钱来自哪里,不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吗?只是从一个口袋移到另外一个口袋而已。就这样,中国的原材料通过运输,劳动力,电力,加工后再运送到美国,完成了物质财富的大转移,使中国的财富变成虚拟资本,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成功拉动了美国的内需。超量的外汇储备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害:中国只有超量发行纸币,发行国债,掏空财政等手段,用以支付外向型企业的生产成本,费用,利润等等。

 

也许上面这段文字,对于比我还不了解经济学的人不太明白,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某工厂生产了4件产品,其中有2件产品出口,而出口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利润,只是获得了像打白条一样的外汇储备。但是,工厂要维持下去,总不能亏本吧,所以,在中国出售的产品就必须抬高价格,在这个例子中也就是以两倍的价格出售才能获得应有的利润,这样就将在外汇储备中的损失悄悄转嫁到中国普通消费者身上。而在美国出售的价格,人家愿意是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这只是影响那并不完全受中国控制的外汇储备上,与中国的实际财富并无特别大的关联。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中国生产的产品在美国卖得比中国还便宜,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冤大头呢?一方面白替别人打工,别人在享受你生产的近乎免费的产品的同时,还不买你的帐,认为你赚了他们的钱,产生一种仇“富”心态。另一方面,导致中国老百姓的绝对贫穷,购买力下降,环境危机无法根治。我们好不容易作为发展中国家争取的碳排的权利,最后几乎完全拱手奉送给那些发达经济体了,而他们继续用这些钱来制造对付中国的手段。我们为什么这么傻呀?!

 

从以上分析可见,中国未来要减少碳排,必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而前者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几乎是没有可能的,后者却是人为可控的:可通过大量减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实现,生产量主要以满足国内消费为目的,少量出口,甚至在短期内不出口。这样,中国的碳排一定会大幅度降低,环境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生态系统是非常强壮的,只要我们善待她一段时日,她一定会还给我们一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远山、清澈的湖水......。对比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前后这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就可略见一斑。

 

有人可能会认为:如果这样,中国的许多工厂就要倒闭,工人就没有工资,无法养活家庭。错!对照上面的例子,以前我们需要生产4件产品,现在只需要生产2件,但价格就会更便宜(因为不需要再替别人支付另外一半的价格了),购买力就会提高,如果我们同时狠抓产品质量,用生产4件产品的精力生产2件高质量产品,而其他方面的耗损并不会成正比增加,这不正是造福中国人民的好事儿吗?经过多年这样的发展,中国制造就不再是廉价和劣质产品的代名词,工厂都成了精品车间(当然,这是理想,但这样的做法一定会离这个理想越来越近)。

 

也有人可能会这么认为:如果中国在替别人白打工的话,为什么中国人比以前要富裕了,中国的财富也在不断增加?这是一个最具迷惑性的问题了。如果仅仅从GDP来看,中国确实提高非常快,完全可以用飞速发展来形容。但是,我要争辩说,如果没有这么多外向型经济,没有这么多外汇储备,也许GDP没有这么高,但中国人民实际上比现在要富裕得多。中国民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进行飞速发展的中流砥柱,是他们创造了世界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和神话。他们如此勤劳,如此高效,为整个世界在创造财富,同时省下了那么一点点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他们获得了他们自己应该有的报酬,创造的财富能获得公平享受的权利,那么他们就比现在不知道还要富裕多少倍。也就是说,中国民工在养活全世界,目前世界的发展是建立在中国民工普遍贫穷的基础之上的。【本段是在听取了我们家经济学硕士太太的意见后添加的。】

 

另外,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个想法太狭隘了,会产生担心:世界是一体,已经分不开了,中国产品如果与世界市场脱节,以后就没有机会再进入了。我要说,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中国13多亿人口的市场,完全是世界一个大的缩影,什么消费群体都有,什么智慧都有,我们只是暂时离开那个万恶的世界市场,但丝毫不怠慢我们自己的市场,待我们真正强大了,我们将领导一个新的世界市场,维持新的世界秩序。那个时候,全球都会歌唱:中国万岁!

 

别先下结论说我的观点极端,用脑子想想再说,我们现在真得有其他选择吗?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的话,想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的话,请支持一下,这样可让更多的人看到。即使这是一个谬论,讨论讨论也不错,至少让我等具有这样错误观点的人早日认识到这样的错误,从这个方面讲,也请您支持支持。支持本帖,希望大家不要去触及红线。本问只是希望从经济角度出发进行讨论,政治制度的完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但二者之间并不矛盾,也不一定有先后顺序的问题。我一直觉得,经济学问题不一定是那么神秘,应该全民科普,当大家都明白了一些经济学常识后,反而更容易达成共识,将更有助于政治体制的完善。

 

【后记】为什么会想到谈这个问题呢?今天下午,听了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负责人、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教授Corinne Le Quéré的报告,很受启发。我发现欧洲人呢,也还是明事理的,也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些问题。在她的报告中,有两点令我印象深刻:1)考虑新兴经济体往发达经济体输送中输送中的碳排转嫁的问题;2)开始考虑per capita(人均)问题了。这两点对中国都是有利的。我们是不是也要站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觉得先不这样做,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以后再说,先谈如何发展中国自己。


 

图片来自网上



https://m.sciencenet.cn/blog-502444-518159.html

上一篇:本科生指导笔记(4):浅析学术辩论的基本规则
下一篇:写在科学网开博一周年之际

3 曾泳春 刘艳红 kongm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