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博文

美食家(5)——甜品 精选

已有 7925 次阅读 2012-6-3 14:2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特色, 点心, 甜品, 西米露

     美食家(5)——甜品
曾泳春
     
      想写甜品已经很久了,作为一个女吃货,甜品一直是我的心头爱。甜品其实包含了两类,一类是我们称为甜点的,由面或米(主要是糯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点心,如蛋糕等。另一类在港粤地区称为糖水,如西米露、绿豆沙、双皮奶、姜撞奶、番薯糖水等。香港的甜品店,主要以糖水为主,最有名的许留山,小小的店面总是人头拥挤,它的特色是芒果,由鲜芒果制成各种甜品,非常好吃。上海的港汇广场(说到这个地点,心痛了一下),也有许留山甜品店,但味道比香港的许留山甜品店相差十万八千里。要吃这类甜品,最好还是到香港广东,上海尽管以小资出名,却没有做好这类甜品的土壤。上海的甜品,顶多是布丁,上海宜芝多(Ichdo)最近推出的农场布丁,因为加入了焦糖,我觉得很好吃。但宜芝多的蛋糕的确是好吃得不得了,用上海人自相矛盾的语言来说,不要太好吃哦。
      闽南似乎也少有甜品,但甜点是很有特色的。记忆中,外公经常会买回来一种称为茯苓糕的甜点,今天想来,应该是茯苓浆水加入糯米粉蒸出来的。外公胃不好,而茯苓养胃,所以经常买来吃。(by the way,我对茯苓和山药这两种东西总是很困惑,因为家乡是没有山药的,到上海以后才知道有山药,但又觉得山药和家乡的茯苓很相似,是否山药就是茯苓?)冬天的晚上,我一边在外婆家的二楼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摇头晃脑地念着课文——作业早在傍晚时在楼下的天井里做好了,一边支楞起耳朵听着大人们在楼下的活动。熬到8点多,外公终于在楼下的小天井朝楼上喊:别念了,下来喝茶!我顿时心花怒放——每天晚上等的就是这一刻啊。我抛下书就奔下楼,木制楼梯又高又陡,我连滚带爬地把下楼的声音造得很响,表达我强烈的不满——怎么到这时候才喝茶,我都念了7遍课文了,等死我了。但一看到茶(最主要的是配茶的甜点),我立刻把不满丢到九霄云外。傍晚店里新蒸出来的茯苓糕,又甜又糯,带着茯苓淡淡的清香,还带着温热,在寒冷的冬天夜里,喝一口外公泡的乌龙茶,吃一口香甜温热的茯苓糕,那是我像花儿一样快乐的童年的一道风景。如今,当年每天晚上在一起喝茶聊天的三姑婆、四姑婆、外公,都相继作古了,外婆也风烛残年,而在故乡,这种称为茯苓糕的甜点,似乎在很多年前就绝迹了。好时光总是过去的!
      后来我们全家搬到厦门,厦门有名的黄则和,是以制作甜点出名的老店。黄则和花生汤是一种甜水,馅饼、蒜蓉枝、冰片糕,都是甜点。游客们到厦门,总是去买鼓浪屿馅饼,其实黄则和馅饼更好吃,绿豆沙馅更细腻,而且我们买馅饼,总是在他们刚做出来的时候去买,带着温热的新鲜馅饼,是我们午后那顿茶的茶点——厦门人的生活,正如易中天描述的那样,是恬淡舒适的。在他们看来,世界上还有比厦门更好的地方吗?上海飞速发展就飞速发展吧,宁波滕飞就腾飞吧,我们厦门人,只管低头泡我们的茶,品尝我们的甜点。
      广东的甜品,不在广东似乎是品味不出它的好的。就如最简单的番薯糖水,在上海的家中做出来,就没有那个味道,原因是糖用得不对。广东糖水所用的糖,不是白砂糖,也不是红糖,而是一种片糖,一片一片的棕色的糖,是介于红糖和白砂糖之间的一种蔗糖。用这种糖作出来的糖水,颜色很温和,并因为片糖不像白糖那样完全提纯精制,因此还带着蔗糖的清香味儿,这是只知道用白糖的上海人所不能领略的。不过上海现在在一些港台人聚居地区的超市里,也能买到片糖了。甚至那种棕色的砂糖,我曾经从肯尼亚背了4斤回来,只为了配肯尼亚咖啡(我称之为原配),现在也能在上海买到了。我现在喝咖啡都用这种糖,不用白砂糖。广东甜品中,姜撞奶是很特殊的一种,因为必须热吃,称为热甜品。姜黄色的姜汁和着乳白色的牛奶,热腾腾的姜撞奶让我的胃舒服无比。我特别惊诧于那个动词——撞,一直奇怪被称为很没有文化的广东人,却能想出这么贴切的词来命名这道甜品。吃姜撞奶最好的一家,是澳门市政厅旁边的一家小店,门口古色古香地写着“牛奶公司”,仿佛回到了上世纪40年代。
      广东的甜点中,我最喜欢的是菠萝包。菠萝包其实是一种面包,因表面烘焙得起皮龟裂,有点像菠萝的外表而得名。我在珠海的那家公司旁,就有一家很小的面包房,做出来的菠萝包非常好吃,够甜够松软。上海有家新加坡人开的面包店breadtalk(面包物语),做出来的菠萝包很地道,但通常在下午4点左右才会出炉,去早去晚了都买不到。葡式蛋挞,近几年在上海很风靡,老实说我没吃到一口好的(by the way,看到海辉做的蛋挞了,烤得相当不错)。酥皮做得过酥,表面焦黑过重。我一直怀念在珠海一家蛋挞店里吃到的蛋挞,表面是黄橙橙的细腻的蛋黄颜色,几乎没有焦黑和起泡,而酥皮则是一块结实香甜的薄饼。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蛋挞。
      上海的甜品中,几乎都是甜点。在上海人面前,我这种带闽南味的小资不敢班门弄斧,只给大家介绍几个耳熟能详的。位于南京西路的凯司令是我最喜欢的上海面包房,牛利、拿破仑、栗子蛋糕,是我的最爱。我对奶油几乎没有抵抗力,凡是加奶油的甜点,我都非常喜欢,而且专吃那些奶油。牛利就是两块松饼,中间夹了厚厚的一层奶油,饼的表面还撒了一层绵绵的白糖。这种甜到极致的甜点,很合我的口味。拿破仑甜点似乎与拿破仑没什么关系,一层一层的酥酥的苏打皮,每两层之间都夹着香甜的奶油——又是奶油,我抵抗不了。
      我在国内总嫌甜点不够甜,到了北卡真高兴,有的甜品直接就能甜死人。我有一次在Port City Java要了一杯上面挤了很多奶油的咖啡(名字叫不出来),那咖啡上的奶油非常甜,然后我又要了一个muffin,我先吃一口muffin,然后惬意地大吸了一口奶油咖啡,差点没把我甜晕过去。有一次到导师办公室,看到那个英格兰帅老头捧着一杯一看就是甜滋滋的黏乎乎的东西在大口地吸着,他自己还笑着对我说:Too much sugar。我在北卡的早餐就是donuts,配茶或者白开水。donuts是在Food line买的,一盒6个,刚做出来的donuts非常松软好吃,更重要的是,够甜!
      而在上海吃的甜甜圈,经常就像是那种油饼撒了白糖的感觉。但宜芝多的甜甜圈不错。我最近在吃中药调理身体,就纵容自己喝完药吃一个甜甜圈,因此记下上面的文字。
      甜品如女人,有着精致的外表和甜蜜的心。
 
谭咏麟,《酒红色的心》。
 
与甜食无关,在德国吃芦笋,德国人说起芦笋,口水就跟芦笋汁水一样丰富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1950-578097.html

上一篇:克拉姆大街49号
下一篇:轻舞飞扬——纤维与高速气流的亲密接触

28 吕喆 张珑 武夷山 韦玉程 曹聪 张志东 李学宽 曹周阳 唐常杰 褚昭明 赵勇 齐国臣 刘龙奇 邢志忠 肖振亚 汤治国 水迎波 庄世宇 何士刚 肖海 刘艳红 赵凤光 邓旭坤 fansg caogentan crossludo silentyf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