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继往开来,开创中医学发展新局面

已有 4207 次阅读 2012-9-12 22:28 |个人分类:中医研讨|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中医药, 中医学, 未来发展, 邓铁涛

继往开来,开创中医学发展新局面

广州中医药大学  邓铁涛

(文章刊载在《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5期)

中医药的继承和发扬问题是当代医学、科学、哲学等多学科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医学以中国整体思维为导向,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升华,形成比较系统的生命科学认知体系和疾病诊疗体系,属于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系统的、非线性的科学。它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也为世界科学的多元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是中国原创的、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代表。

一、中医是一门什么样的医学

有人说中医的阴阳五行玄之又玄而中医的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以中医是玄之又玄的科学,幸好没给中医学戴上伪科学的帽子。但前贤有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科学这个词来自西方,因此辩论了一百余年,中医好像仍然稳坐在不科学的席位之上。作为21世纪的炎黄子孙,我们必须自强不息,用五千年来的智慧去判断世界,去创造中华民族的未来。不但如此,现代的世界争端云起,我们坚信只有以我们自己为主的文化,才能够解决。美国处于世界医学的最前沿,其国力富甲天下,但是今天他们仍然为医疗事业的天文数字开支而头痛。2000年,美国的医疗费用共为13000亿美元[1],而花了那么多钱,美国医学的效果如何呢?据报道,医疗事故是美国的第三杀手,可见,效果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理想。

2003年,中国遭受了突如其来的非典,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了60位疑似非典病人,经专家剔除,其中48例被确诊为非典患者,这48例采用中医疗法治愈,始终都没有使用呼吸机。另外我们有三个:一是零死亡;二是零转院,某些非典患者当时没有死,但转走后死了,而我们医院的患者没人转院;三是零感染,我们的医务人员没有一例感染,也没有穿隔离衣和戴12层的口罩。可能有专家说:你们无知,所以无畏。其实我们的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在口服中药,可以说我们的预防药早于世界上正在研究的疫苗。

到底什么是中医学呢?我认为,就是以人为本的医学。为什么呢?因为中医有句格言:仁心仁术,这是孔子儒学的道理。仁心就是把病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痛苦,仁术就是最妙的、使病人花钱最少的、最舒服的办法治疗。仁心仁术是中医学的灵魂,如果中西医要结合,首先应该把它介绍到世界上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医霸道多于人道。比如糖尿病患者足脚溃烂,溃烂在脚趾上,西医就把病人的脚锯掉,锯掉还不好,就把腿也锯掉,这就不是仁术了。我们正在研究治疗糖尿病足,即便长时期的溃疡,用中医治疗也能使之愈合,这样可把脚保存下来,所以中医所想与西医所想不一样。

我的以上观点发表后,有人认为仁心则仁矣,但是中医治不了急症。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疗急症?我曾治疗过一个婴幼儿破伤风,十分严重,我马上找来花生油及两根灯芯,用灯芯火烧百会,按照《儿科铁镜》的方法,烧了十三炷火,烧到人中,婴儿就哭了,后来继续服中药,最终治愈。花费只有花生油、两根灯芯、几副药,这就是中医治疗急症的案例。

又如,20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期间,许多人吃树根做的莱,结果患了肠梗阻,西医一般采用开刀的方法。有一个士兵疼痛剧烈,他甚至把床边的铁条都拉弯了。针灸大夫在病人的耳朵上一扎,不到五分钟就止痛,再用中药通下而愈。我也抢救过三个肠套叠的小孩,就用中药加针灸,三个都抢救成功。中山医科大学的一个教授第一次患肠梗阻,开了刀,第二次又肠梗阻因为是麻痹性肠梗阻就不宜再开刀了。中医医生给他治疗,两副药就好了,药方出自《金匮要略》上的大建中汤,一副药花费大概不到10块钱。

我说过中医在公元三世纪就能不开刀治疗阑尾炎,有人就问,那时候有阑尾炎吗?其实那时的阑尾炎叫肠痈。我用张仲景公元三世纪的药方,即大黄牡丹汤治好了阑尾炎,说明我们在公元三世纪就已经解决了急性阑尾炎问题。有人觉得中医治好后容易复发,其实这是没治疗彻底的缘故。因此,有人说中医不能治急性阑尾炎,那是因为自己医术不过关,并不是中医不能治。

有人说,西医已经发展到能换肝、换肾、换心,简直是无所不能了。但如果能够不换不是更好么?中医讲究治未病,病人还没有到那个程度,就治好了,也就不用换脏器了。如有一个中国学生在英国留学,得了严重的肾病,英国的医院要她母亲去探望她,并看能不能把母亲的肾捐给女儿。得知她回国治疗,英国医生对她说千万不要吃中药,因为某些药对肾不好,她回国后经中医治疗再回到英国,经检验,很多指标都改善了,医生只能哑口无言。

最近我和凌峰、刘海若以及几个专家答记者问,刘海若对答如流、思维敏捷。幸而凌峰教授当初不同意对她做脑死亡试验。那天刘海若就坐在我的旁边,非常健康[2]

这就是我要讲的中医,尽量让病人少痛苦,又能把病治好,花钱又少。

二、正确对待中医、西医的关系及中西医结合问题

有些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是发展中医的唯一途径,其实从迄今走过的路来看,中西医结合就是西化中医。中西医结合应是为了发展世界医学,而不是单纯为了发展中医。中国有157万名西医,中医只有27万,真正提倡中西医结合的话,西医大多数人应学中医,然后把研究的成果向欧美介绍。目前,日本有60%的医生会开中药,在美国约有3000个正牌的西医生学会针灸。最近有报道称,全世界接受针灸治疗的人占全人类总人口的13,所以中医已经走向世界了。

再如,试管婴儿是20世纪的一大发明,但成功率只有20%。我的一个学生在美国三藩市,去年春节送给我一本书——《试管婴儿与针灸》(英文版),这本用英文写的书在美国很畅销。手术前西医把做试管婴儿的病人介绍给她,然后她给病人做针灸,再吃中药,这样,西医完成试管婴儿手术的成功率就能提高到 40%-60%。甚至有一些病人吃了她开的中药已经怀孕,就不需要试管婴儿了,可见,中西医结合是双向的,而不要一提中西医结合就只想到中医学习西医。

三、发展我国中医学的建议

(一)坚持走自己的路,按自身的规律发展中医

千万不要按西医的模式去发展中医。因为现在是用西医的模式办中医药大学,所以中医学生都非常彷徨,现在的学生像鲁迅说的那样彷徨,而我则要为中医药事业呐喊。现在中医临床水平之所以下降,就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中医、西医样样学,无法深人,而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一定要偏重一门才会有所成就。

最近中医药大学的一个博士生导师面试一个博士考生,让他当场写出10条中药方,随便写什么都可以,结果那个博士考生10条药方都写不出来。博士生导师对考生说:我怎么能收你?这是事实。现在中医博士生做分子水平研究,硕士生做细胞水平的研究,可是不会临床看病,这是教育的失败,是典型的高学位、低能力。不能按照西医的模式发展中医,因为走的路不一样。中医以人为本,西医以病为本,西医对病治疗就可以,中医不是,要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不懂辨证论治,就简单拿一个方去做重复试验,当然结果不好,这是不懂中医精髓带来的必然结果。中医学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二)坚持以中医的系统理论为基础发展中医

中医发展两千多年以来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从张仲景到王叔和、叶天士、吴鞠通,都走沿着源头下来的,没有质的变化。我们不能满足于此,中医到了21世纪就应该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产生理论和临床上的重大突破。

(三)选择21世纪的最新科技成果与中医学结合

我在广州和刘颂豪院士合作,开设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光子中医学[3]。就是从诊断到治疗,把光学和中医学结合起来,最近学生已经在研究用微量的激光照射做骨细胞实验,希望能够治疗骨质疏松,因为这能够帮助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多学科交叉是很好的,现在世界上的潮流就是多学科的结合,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等各专业学者,如果对中医有兴趣的话都参与进来,大家可以共同把中医药事业发展壮大。中医药不仅是中医的,还是炎黄子孙的,是中华民族的,将来还是世界的。

21世纪的前沿科学也许才有资格来发展中医。20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还破译不了中医,像20世纪30年代,广东的中医跟西医辩论,西医说人参只不过含有糖份,跟萝卜差不多。中医则认为,人参在临床上能益气固脱,可以救命。现在的研究证明,人参含有人参皂甙等多种成分,其中有升高血压的,也有降低血压的,非常复杂。按西药的办法研究,则非要找出一种有效成分,这种思路有问题。到21世纪世界医药学再发展,才可能对中医有所阐述,有所发展。

(四)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当重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可惜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多。例如,中国不拥有DVD知识产权,只能挣个加工费。而依托中医思路研究出来的成果,知识产权当然是我们的,何乐而不为呢?国家应大力发展这个行业,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另外,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因此最大的医药健康市场在中国。我们应首先为13亿人的健康问题着想,而不是想着先把中药打倒欧美市场去,应把优先解决自己13亿人口的问题摆在首位。要打入国际市场,就要按人家的规则办事,假如花了很多钱进去了,别的国家仍不理解中医药,仍不用中药,我们就白忙了。

但在中国,如果全国的西医医院和多数西医都懂得合理选用中药,学会针灸治病,医院就会节约上百万、上千万的资金,中国农民也不再会得了重病不敢治。要落实 “***”思想,就要想到13亿中国人口中9亿多的农民人口。13亿人口的健康问题需要用简验便廉的中医药服务,就要像***同志所说的要农村包围城市

(五)发展中医学的关键在于领导支持和政策扶持

发展中医药是牵涉到国计民生、国家兴衰的问题,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扶持。现在很多中医院为了生存,已经不姓了。比如,膀胱结石用膀胱镜治疗需要6000元,用中药只要几十元,最多一、二百元钱。为了生存和??治疗膀胱结石。另外,中医相对说来要便宜些,创收就少,假定将中医的诊费提高一些,物价局就来管。中医院用点自制药,有关部门就说是假冒伪劣药,要没收罚款,中医一向用膏丹丸散治病,为什么现在只准用饮片一种呢?医院的验方自制,是中药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希望国家在政策法规上扶持中医药。现在的有关条例和法律,都是以西医为坐标来考虑问题的,我们应以中医本身的内在规律为坐标

(六)坚持正确的中医药发展方向

近年来中药研究方向令人担忧,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成为能够为主导趋势。如马兜铃酸事件,导致其他药物受株连,被禁止使用。其实《周礼·医师章》就说: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供)医事 ”凡药三分毒,有毒与否关键在量上,量掌握得好就没毒,量过了,就有问题了。广东有一个人吃荔枝,得病后死了,尸体解剖发现,其体内从食道以下全是荔枝,所以量是要害。如果只讲成分,不讲量的多寡,那不管什么好的成分都会被抹杀。中医还有炮制法,可有效控制毒性。我用甘遂治疗肝病腹水,而甘遂就是毒药,我用甘草对抗其毒性,有个病人如此治疗已活了10年了。所以中药的配伍使用很重要。盲目地说这个中药不行,那个中药不行,是不对的。因这些药不是患者自己买,而是医生开的,用量、药效及毒性都能被控制。

(七)正确对民间中医

现在,民间中医纷纷因我国的《医师法》面临被取缔的命运。有些民间中医虽没有大学文凭,但他们的医学知识和秘方是几代人的智慧结晶,这不是大学五年毕业能得到的。政府不能因为他这一代没有上大学,就不让他行医,而要看他的真才实学。

(八)正确对持、处理中医和中药的关系

医药分家是西方医学的规律,但中医学从来医药不分家,中医师在不断的临床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再教给学生。现在如果要求最高明的药学家发明一个相当于补中益气功能的方子,恐怕很难发明出来,因为他们只注重成分。这里需要用中医的补中益气理论。为什么要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柴胡、升麻两味与补中益气功能毫无关系的药呢?这就是李东桓理论的配方和用药规律。中医从来就用复方,但现在要申报新药,最好是一味药、两味药或三味药,药味少申报较易。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中医药到底是为谁服务,以什么为标准的。

总而言之,中医药不是中医药界的私有财产,而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炎黄子孙共有的科学和文化。现在,中医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积极探索其研究方法及方向,在理论和临床上不断发创新,才会有利于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才会对中国甚至于全世界的医疗保健体系产生积极影响,而这也最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全球减贫目标可以实行, 但必须在贸易、外援和人力资源投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EB/OL].http://www.worldbank.org.cn/Chinese/con tent/163b379224.shtm.l

[2]胡琛琛.走过生死日程的今日海若[J]. 科技中国,2005,(4):12-17.

[3]刘颂豪,曾常春.光子中医学研究概况[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21(3):125-128.

 

(博主:学生李焕发来邓铁涛老师的文章,文中应该有三处注释,可能被略去了。后经杨正瓴老师提供原文出处而补上。特此致谢!)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503-612128.html

上一篇:李致重教授《医医——告别中医西化》前言
下一篇:习医心悟选登——来自学生的书评

10 李学宽 郑永军 刘艳红 王号 赵宇 马锡明 杨正瓴 严少华 sz1961sy MassSpec168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