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胡同”并非外来语

已有 4724 次阅读 2014-11-3 07:51 |个人分类:汉语言|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胡同, 北京话, 蒙古语, 反切

“胡同”并非外来语

胡同就是小巷子,北京的小巷称巷的不多,绝大多数都称胡同,可是离开北京,称胡同的就不多了,因此,胡同可以说是北京的特产。

那么,为什么小巷子被称为胡同呢?用胡和同这两个字的意思去解释是说不通的。明代的沈榜所著《宛署杂记》中说:“胡同本元人语。”由于元代的统治者是蒙古人,而胡同这个词确实是在元代才开始有的,于是有人便提出胡同是蒙古语的音译,时间一长,也就被大家所认可。而究竟是哪个蒙古词呢?主要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认为是蒙古语水井(hvddvg)(v的发音接近u)的音译,而且撰造出“在历史上,北京主要依靠水井因此水井成为居民聚居区的代称进而成为街道的代称,由此产生了胡同一词”的道理。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蒙古语浩特(hot)的音转。浩特是城镇,与城市里面的小巷子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两种说法,都说不通,提出这样的说法,脑筋都太死,其实,问题很简单,胡同就是巷,是汉语,不过是蒙古人学汉语的结果。中间是如何一回事,听我慢慢道来。

巷,古文的写法是左右两边各是一个邑,中间是一个共,《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里中道”,段玉裁注曰“邑里通称”,就是城邑里的道路,在《尔雅》中写为衖。发音为胡绛切,共声。其古音写为现在的汉语拼音差不多就是hong4,与如今的广东话差不多。以后,这个音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声母逐渐向前移,成了long4,写成了另一个字,弄,就是里弄的弄;另一个方向是韵母把嘴长得更大,读成了hang4,北京话在近代又变成了xiang4。如今普通话的巷是xiang4,南方方言则几乎都是读成hong4或hang4。普通话中“巷道”(hangdao)一词还残留着一些古音。这些都是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学术界的共识。

我们现在教外族人学习汉语是借助于汉语拼音的,古代没有拼音,用的是反切。一般地说,人们总是用容易认识的、较为简单和常用的字去“反切”较为不常用的字。因此,对于蒙古人,教授他们汉语的用较为常用的“胡”和“同”去切不常用的“巷”字应该是在常理之中的事情巷的读音hong就是“胡”的声母加上“同”的韵母,把“同”读成去声,“胡绛切”也就等于“胡同切”。今天北京话中胡同的同读成了去声,就是一个旁证。古人对于声母、韵母这样的说法并不像今天这样的清楚,他们会说,“急言之”(说得快些),胡同就是巷。在这种情况下,学汉语的蒙古人把“巷”读成“胡同”就理所当然。

因此,胡同不是蒙古语,而是蒙古人学说的汉语。建北京城的时候,蒙古人是统治者。当时,他们在文化上还是崇拜汉人的,建城市也是仿照金朝和宋朝人的样子。城里也总要有街巷。下命令的是蒙古人,实际建造的人还是汉人。当汉人把“蒙古人说的口头汉语”再写成书面汉语时,“巷”就成了“胡同”。事情就是这样简单。

把反切说成了新词,这是不是孤例呢?不是的。举两个例子吧。

写字用的筆(笔),据《说文解字》称:“吴谓之不律”。我看就同上面的情况相似。当北方人拿着笔告诉尚处在“祝发文身”的“夷蛮之国”吴国人时,“笔”字就成了“不律”。

再就是讲一个故事了。《太平广记》里有一个《三史王生》的故事。说是一位姓王的书生,自称研究“三史”即《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其人“性好夸炫,语甚容易。每辩古昔,多以臆断。旁有议者,必大言折之”。一天,王生多喝了几口黄汤,跑到沛县的汉高祖庙里,作了一副对子,上联是“提三尺剑,灭暴秦,剪强楚,而不能免其母乌老之称”。《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汉高祖“母曰刘媪”,“媪(ao3)”字后面后人注音“乌老反”(古书上往往把一个字的读音用较小的字写在该字的后面)。所以他说“其母乌老之称”。当然,如此的不敬神灵和尊长,最后的结果是被“汉高祖”的神灵让“手下人”给了一个王生大耳光,打醒了。

总而言之,胡同不是外来语,是汉语的另一种表达,绕着圈子去蒙古族语言中寻找什么“井”、“浩特”,都是无稽之谈,说一句笑话,这就叫真正的“数典忘祖”。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2874-840654.html

上一篇:汉人、唐人以及他们与狗的关系
下一篇:吃肉和科学主义

16 王振亭 尤明庆 曹聪 刘光银 戴德昌 张晓良 陈学雷 郑永军 李轻舟 武夷山 蔡小宁 李宇斌 张勇洪 戎可 nature2014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