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心路---心灵的苦役

已有 3592 次阅读 2012-2-8 10:3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office, class, center, 科学研究, exactly

心灵的苦役

 

王元丰

 

注:这是我1995年博士后出站刚在大学当老师时写下的文字,现在看来仍反映心境。

 

我撰写的《心役—心灵的苦役》1995年初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因为这毕竟是件新鲜事,这是一本由一直从事科学研究的博士后所撰写的关于博士后工作、生活、思考的小说。而另一方面这也是奇特的事,因为在大部分科技工作者看来,不踏踏实实、安安静静地搞科研,解决科学中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去写小说,则有一点不务正业的味道;同样对于文学界的很多朋友来说,一个搞科学研究的人写小说,有点像关羽上阵手中拿得却是张飞的丈八蛇矛,有点滑稽,不对路数。

实际上科学和文学并不是像水和油一样不可调和在一起,科学和文学本就是生在“诺亚”号这人类唯一的一块方舟上。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曾经说过:“事实上,当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放弃逻辑思维而允许弹奏全部感情之强时,诗、画与乐就包含着沟通一些极端方式的可能性,那些极端方式常被表征为实用主义的和神秘主义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为了促进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每年都要从美国来到中国,邀请一些著名的艺术大师共同探索科学与艺术,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对话,来加深人对自然本质的认识(《科技日报》19941120)

这是科学与文学之间的一方面关系,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将他们还在了一起。而另一方面,科学与文学应该是紧密的,因为在它们之间有科技工作者——这个人的群体存在。文学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艺术的作用之一就应该是反映人的情感、人的认识;而文学则是完成这种功能又最为普通大众接受的艺术形式。我们可能听不懂音乐,我们可能看不懂绘画,但我们能读懂大部分文学家的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文学是用文字反映、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生活的学问。

科技工作者是人类群体中最具智慧的一部分,他们走在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前列。他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感觉、很多认识,这些感觉和认识绝不仅限于他们在学术论文、报告中所表现出的那一点。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他们对工作、对生活的情与爱一定较其他人更具有特殊性。中国大学里那些穿着大褂、表情单调的教授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动人、感人的故事。情感需要表现、表达,甚至宣泄。知识分子更需要这样。情感的表现、升华对人的人格完善、工作效率提高的作用是不需要证明的。我相信爱因斯坦拉小提琴不光是娱乐,拉小提琴对他发现相对论是会有帮助的。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会有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的。

文学是满足作为人的科技工作者非理性需要的一种方法。我之所以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没有继续申请课题,跑项目,整理文章报到学报上发表,而第一件事就是把手头的事情放下,在1994年的夏天躲在北航那蒸笼般筒子楼房间,写这本小说,是“因为我的心中苦闷、迷惘大多。我要用文学这支笛子将自己的心曲吹出,尽管自己吹得很不好听。”

这本书的名字《心役——心灵的苦役》是小说主题词“真正的追求必是一种心灵的苦役”的简化。我们在这本小说中就是要表现追求者在追求的过程中心里倍受苦役的感受。这样的主题可能会引起一些朋友的异议(可能来自于科学界,也可能来自于文化界),他们会说“追求的过程应该是个审美的过程,在追求的过程应得到的是审美的享受,怎么会有心役的感觉?”我也曾对此不解,而疑惑是不是因为我自己对科学认识得太浅,功力不深,无法审美,才会有心役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只是自己的感受,不具有普遍性?

然而当我读了美国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Geoge Sarton)的《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写的一句话“任何一个从事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的人,都时不时会向他自己发问:这值得吗?”我觉得心役的过程不是某几个人的私事,在真正有所追求飞人心中不光有美感,更多会有心役的感觉。而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你所追求的理想不是挣钱、出国、当教授、博导或其它更高的荣誉头衔儿。而是要追求理解人生、社会、宇宙的本质。这些才是你的理想。

小说的主人公——个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为了追求理想(以爱情象征理想)从北国哈尔滨来到北京做博士后,期望能在北京实现他的理想。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很大差距的。个人理想的实现是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约束的。主人公在北京几番周折,可理想还没有踪影。理想无法实现,现实便会对你有很大的诱惑,有很强的牵引力(以过去的恋人象征现实)。但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是不会轻易低头的,主人公继续追求,他终于看见理想的影子,他欣喜异常。可真正的追求是永远的追求。理想在现实中只有影子而已所以主人公心里要经受理想破灭的打击,他开始怀疑起追求。理想不能实现,又不甘于向现实低头,此时非理性、不负责任的东西(以性为象征)就会出现。此时如果主人公陷入其中拔不出来,则意味追求的失败。但非理性过后主人公仍然清醒。他又沿着他追求的路继续前行,去承受更大的心役。真正的追求者就是要受理想、现实、非理性的劳役,这便是《心役》这本书所要说的。

此时便有一个问题要产生,为什么会有心灵的苦役呢?近来我读了二篇汪丁丁先生在《读书》杂志上的文章“主义”与“科学”、“乌托邦与传统永远的徘徊”(199412期,19953),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小说的主人公努力奋斗去追求,追求什么?追求理想!而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人们在理性基础上想象的产物。因而可以看出理性是理想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便是幻想、遐想。理性是人类区别其它动物的关键,理性也是人类文明推进器的科学基础。对《心役》的主人公这样一个长期受科学教育,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对理性虔信,痴心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是非常正常的。然而主人公没有看到的是理想虽完美,却无法用理性证明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化为你生活的现实,我们对理性的过于自信会导致哈耶克(F. A. Hayek)所说的致命的自负(The fatal Conceit)。汪丁丁先生介绍说“按照休谟、哈耶克和波普的思路,改造社会是一个进化过程。理性只能局部改造,渐进地在传统指引下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改进的方向。”如果改造社会与改造个人生活大同小异的话,这段话对主人公这样的科技工作者的确是个沉重的打击。理性是可以用来理解客体并构造一个完整的心中世界吗?可逻辑学家哥德尔用他著名的定理证明"没有完备而无矛盾的逻辑体系"。这对于理想又是致命的一击。理性都有问题,而在理性基础上用想象编织的翅膀怎么可能在现实的天空邀翔呢!所以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你会经受心灵的苦役:“我们对人类理性所持的骄傲和自信,将会不断使我们过高估计理性的能力”(汪丁丁语)。看来心役难以避免。

叔本华说人的存在就是在对梦想的追求和失望之间永远的徘徊,其实也就是“真王的追求必是一种心灵的苦役。”

但对于像小说主人公这样的人,他们即使知道心灵苦役的存在,他们也要勇敢地去追求,因为他们觉得,这种心役才是人生的真正滋味。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6140-535299.html

上一篇:博士梦的困惑与感悟
下一篇:比SCI论文更有份量的文章

1 罗汉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