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山水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tou 亲而不密 远而不疏 将科网博客进行到底!

博文

道德经第九、十章

已有 6018 次阅读 2009-4-25 06:34 |个人分类:道德经加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老子, 道德经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水于器具中一旦变得盈满,就很容易于溢出了,与其如此,不如在盛水的时候,适当欠着一些;利器煅打得尖锐无比,便不免易于在磕碰中受损,难以将这种锐势长久保存。金银财宝,满屋堆砌,有谁能够守护住它?在富足一两代之后,我们常常看到得到的是原来的富贵就沦落为它的反方------清贫了。富贵了就骄傲,则等于为自己留下灾祸的种子;与此相反的一种做法:功业完成则引身而退,这是合乎自然规律(天道)的。但这一句的释义,我更欣赏理解为心退。身退而心中却自以为有德,则也没有什么意思,更是一种虚伪。心可以真正做到空无,不居功,不自大,则形式上的退与不退,均算不得什么了。执着于形式,向来为老子所不齿。孔子的以礼治国,老子向来以为这是一种易于将社会导向迷途的做法。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此章老子是在奉劝世人,莫于人生的各个方面去追求极大极满值;极值一过,便转向反方了。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以及人自身的发展规律上,我们便也不难理解事物的这种运行轨迹。这也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归入一点:有无相生。此妙机于天地间周行不息。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九章里老子给我们讲明白了一个道理:物极必反,相互转化。他是一个好老师。立即对学生提出了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哪些呢?如此章所述。

在纷乱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的身与心的分离,灵与肉的不合。这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营”,营盘,指人身这一物质载体;“魄”,则指魂,灵,通俗些,思想。老子在问我们:你可否能够因为明白黑白转化,物极必反这一层奥妙,而就此做到去除差别心,宁心静气,神与身相合,而共归入道法中的一这种最简的状态里吗?你能否因为明白黑白转化的这层理,而不再如原来那样愚愚痴痴,悲悲喜喜,从而在归静中,把自身的气息揉入进柔绵的状态,象婴儿那样平和吗?再来一个更高的要求:纵你参破了这层有与无的观碍(玄览,玄字之意老子在第一章即讲过了:有与无,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我发现在道德经的各种释义版本中,对此处的释意,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且并没有贴近老子的本意),得以通透的观世之眼,也不见得你做事情没有一星半点儿的问题与瑕疵。没有一点瑕疵,你能做到吗?说这话,是因为人即便是行进入道中,得了有与无的妙处,也依然存在一个对道法的把握是否严格的问题。因为人心于凡尘里,易于被极化。这个说法,请参见本系列的“道生一,一为何”之文中的表述。

爱国治民,能以无知无为的状态去行爱国治民之事吗?

天门开闭,(我以为开门开闭,则万物运行,因为有无在天门开闭中相依而生,构成万物运动的内在契机),事物运动中,一个知晓道法的你,能知做到知白却守黑,知强却守弱吗?

知晓了道法,了悟了奥妙,从而明白四达,你能做到于为中真得把握住无为的这种动机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地生我养我,却做到了生我却不占有我,为我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却不恃功,天地万古,却不随意支配于我。你能做到如这天地一般,生儿育女,却不以他为自己的财富,不占有他,以独立的人来尊重他,为他操劳而不自夸有功,不主宰他,尊重他的意志吗?

能做到这些,就可以称通晓了有与无的无为之德了。注意,老子又在用玄这个字来配德了。他真有意思。念念不忘记要我们时刻记得这有与无的妙处。有时读道德经,眉头紧皱之后的释然中,不觉想笑一回,老子可爱的很。



                                          



https://m.sciencenet.cn/blog-66009-228049.html

上一篇:成立新圈子申请
下一篇:小丫赶鸭

20 武夷山 杨学祥 张志东 黎在珣 廖永岩 王桂颖 刘玉平 祖乃甡 阎建民 刘进平 陈绥阳 曹广福 吴飞鹏 钟炳 杨秀海 马丽丹 魏东平 杨芳 蔣勁松 ChaRen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