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山水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tou 亲而不密 远而不疏 将科网博客进行到底!

博文

道德经第十四十五十六章

已有 5666 次阅读 2009-5-12 13:11 |个人分类:道德经加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老子, 道德经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我们对普通事物的认知,往往来自于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拿过来亲自碰一碰,摸一摸这种方式,以得到初步的认知。可是对于道的认识,你却难以用寻常的方法来探究。本章里,老子对他所提出的“道”这一视而不可见,听而不能闻,搏而不可得的看似无,实则有的虚空之道给出了一个描述。

看它却看不见,把它叫做;听它却听不到,把它叫做;摸它却摸不到,把它叫做。从这三个方面来对事物进行探究,无从追究其末端。无穷小,你是追之不得的,也因此,可以说从人的感官去穷物溯源,不能“致诘”。夷,希,微,是我们看本源而得到的一个结论,均是对道的一种性质描述。那致极处的它们已是浑然而为一体了。道,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状。在道里,万物回到无形无象的状态。即没有形状,不见物象,惚恍是也。迎它不见其前头,随之不得其后。这是老子对道的一种描述。

这样,岂不让人徒生懊恼?我无法用寻常的方法去感知“道”。那我该怎么办才得以认识它呢?于是老子抛下下一句话“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其意:把握着古来已久的道法,来驾驭现实中存在的具体事物。通过这种方法,才可以达到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进而认识“道”。这就是可以遵循的进而可以把握的道之规律了。就是说:把住一根绳子,这头你牵着,那头则栓着道,你顺着这根绳子才可以从这头寻到那头的“道”。这根绳子是什么?是“道纪”,而道纪,我的理解,就是那道中有规律可握的东东了。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由于他们的深度,他们对大道的深奥的领会与相应的人生境界,是不容易为旁人所体察认知的。正因为不易体察,所以更要勉为其难地予以形容:得道的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小心翼翼,像是在冬季渡过冰冻的河流。他们慎重谦和,像是顾虑会受到四邻的不满或攻击。他们认真严谨,像是作客他乡,不可大意。他们慢慢地展开发挥,像是冰雪消融。他们实实在在厚重本色,像是原生的木头。他们接受包容,就像是一个山谷洼地,兼收并蓄,好像是不避污浊。

善于行道之人的“豫”“犹”“俨”“涣”“敦”“旷”“混”,这些状态,基本上是与“混沌”“不分”相近的。没有明显的喜恶,偏好,抱朴守一的状态。他们可以做到如此,何以而得?真正的原因,傻姑以为正是老子的下一句话。老子于下一句中给以深奥的阐述。从中加以深刻体会,我们便可以慢慢领悟古之善为道者何以做到上面的那种抱朴守一的状态。这句话就是-------“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句话是我此章想要着力解释的地方。通行的解释,很多不尽人意,逻辑不明确,读完依然让人费解。比如解释为:“谁能停止污浊呢?靠平静的过程使它沉淀而清明。谁能永远安定呢?靠微调与和风细雨让周围焕发生机。”这是一种理解上的不清晰不明朗而造成的错误。读完了依然使人昏昏。傻姑不喜欢不明确的解。

傻姑理解: 谁能一直使自己处于浑浊的状态里面,以混浊之态来阻止“静之徐清”?----做材料与化学、物理的人很清楚,“静之徐清”,是体系失去了活力的死态,分层,沉淀,分相,终结,没有了继续相依相搏的运动能力。是一种能量的枯竭与衰退的表现。见大呆之文时间的倒数是什么,在讨论中涉及到了能量的衰竭与物质形成的条件自由能降低。谁能一直使自己处于安静无扰的状态中,以使“动之徐生”这种状态长久而存?----“动之徐生”,是一种总是蕴育着无限生发活力的状态,是在道的状态,是一种可以处于永远运动中的不朽的状态。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欲止静之徐清,需要我们保持“常浊”之态;欲久动之徐生,需要我们保持“安宁”的状态----不折腾,哈哈!我坚决拥护不折腾精神。那是因为不折腾这种思想“在道”。所以处于道中的人不求满盈,在看似保守、混沌、木纳的状态里,可以不断地在旧的状态中取得新的力量与发展的契机。即于“浊”与“安”中保持着永久生发的机能。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并于此状态中坚守不变。万物都一起蓬勃生长,我便得以从静中来考察这万物往复,何去何从。那万物虽然是纷芸各显,却最终会回它的本根之处。归返于其最初而来的地方,这种“归根”的做法叫做“静”;知晓了“静”,便可以于纷繁里复归于命理之中。而那命理本是自然之按排,是“常”,而由守常便可以于纷乱的选择中不惑而明。懂得了“常”,守了“常”,就可以于昏昏而杂乱的人生中达到“明”了,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如是不懂得守住这个“常”,那就会随意妄为,兴风作浪。知“常”的人,是宽容的;宽容的的,是处世公允的;公允的人,是看问题全面的;全面的看待问题,是合乎天理与道法的,是可以长久的,纵是失去了这个凡俗之身,也不会消失掉,精神永存。呵呵,老子终于玩儿了一把“玄”的东东了。 我有时通过看书,会于意领神会中得见老子他老人家在微笑。他不是早死了吗?没有。肉身的死,只是躯壳;我在道德经中看到了真正的他,他在讲着他心中的大道。对一个人的了解,若只做到了晓其外貌,怎算是了解一个真正的他呢?我们说认识他,只不过是他的外貌容易为我们所把握并用之以与其他的人进行辨别罢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66009-231414.html

上一篇:渔舟唱晚(词)
下一篇:放一朵白色的小花,在心里

15 李侠 武夷山 张志东 廖永岩 王桂颖 郑融 阎建民 梁进 曹广福 吴渝 杨秀海 刘颖彪 魏东平 蔣勁松 陈湘明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