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聊聊大学引进人才聘期考核话题
热度 5 刘庆生 2022-5-2 08:36
聊聊大学引进人才聘期考核话题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前些日子一位特任副教授给我发来他的聘期期满考核 PPT ,希望我给他提点建议。我退休多年对学校各项事务已经没有什么话语权了,然而,作为一个在学校学习工作半个多世纪的老教师依然关心学校的发展,并会在相关场合就学校 ...
10139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5
Deadline—青年学者健康的“杀手”
热度 10 刘庆生 2022-4-25 08:43
Deadline —青年学者健康的“杀手”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众所周知,我国学术界一些机构当下推行的“职称晋升与绩效考核机制”带有一定程度的浮躁功利色彩与短期行为。例如我们有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在教师和研究人员职称晋升时往往存在科技成果的“数数评价”举 ...
12359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10
我的一次学术班主任经历
刘庆生 2022-4-18 08:31
我的一次学术班主任经历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育部发布《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我校地球物理学入选。这标志着学校地球物理学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地球物理系几代老师数十年努力奋斗的见证,我们年轻的地球物理后辈们再接再 ...
81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聊聊科研合作成果分享话题
热度 3 刘庆生 2022-4-11 09:37
聊聊科研合作成果分享话题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伯礼院士在一次访谈节目中 以玩笑的方式 谈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如何解决我国目前唯一自然科学诺贝尔奖青蒿素成果贡献争论话题。为了弄清楚青蒿素成果的领衔贡献者, 一直致力于治愈疟疾的美国医学家米勒医生 ...
7537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我憧憬的大学教师聘任、晋升与考核机制
热度 11 刘庆生 2022-4-6 08:32
我憧憬的大学教师聘任、晋升与考核机制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前些日子写了一篇《请善待我们的大学教师,2022年2月21日科学网》引起大家的关注。文章本意是基于我经历过的大学宽松的“绩效考核”过程的感悟,让我还可以沉下心来几十年“做自己的科学研究”才取 ...
15592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11
梳理我国大学教师招聘与职称晋升机制
热度 3 刘庆生 2022-3-28 09:30
梳理我国大学教师招聘与职称晋升机制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英国剑桥大学校长乐思哲曾经说过有关“大学真谛”的一段话:“ 大学要为教授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者从容选择;让他们为学校的知识体系做出贡献; 一个大学不是由行政人员组成,而是 ...
10466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我看“内卷”
热度 6 刘庆生 2022-3-24 08:06
我看“内卷”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最近,我在撰写、审读和修改过去的一些回忆文章时在前面加了一个 “作者的话”(相当于“按语”),然后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庐陵学子”上发布。“作者的话”是这样说:“每当我撰写、审读和修改这类回忆文章时,心里总是充满激动、快乐和幸福 ...
6992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6
我的“庐陵学子”微信公众号
热度 1 刘庆生 2022-3-16 08:23
我的“庐陵学子”微信公众号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家里的晚辈学者们一直鼓动我开通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他们认为我在科学网上深情耕耘了10年,发布的一些博文受到年轻学者的欢迎和赞赏,似乎对他们的学术人生成长有所裨益。如果能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的受众面也许更大 ...
268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聊聊科学研究能力话题
热度 4 刘庆生 2022-3-7 08:02
聊聊科学研究能力话题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我常想,关于“科学研究能力”的理解或解读应该是科学网上永恒的话题之一,它是科学网活力、使命与担当的重要表现。寒假看了一份青年教授撰写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本子和在线做了两个与此相关的“科学鸡汤”报告以及读了一 ...
6669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学术成果国际化与大学优势学科建设
热度 2 刘庆生 2022-2-28 08:33
学术成果国际化与大学优势学科建设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最近清理收藏的资料时发现了一份学校科技部门编辑的“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1980-1984年在国外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统计表”,这只是这个期间学校教师发表的部分国际论文统计结果(见图)。这 ...
664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