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学历出身 精选

已有 10560 次阅读 2018-2-3 09:0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不少二本、三本的本科生,不甘心自己将来可能工作与生活的前景,希望能有机会改变一下。现在本科毕业生找工作,不少用人单位都要看出身,即你是毕业于哪所学校的。这样一来,这些二本、三本的学生几乎就没有机会了。于是他们想到的另一个途径就是考研究生。考完了硕士,再考博士,一定要弄个名校的学位证书,感觉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的情况依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当然,对于那些想进入高校当教师的学子们来说,有这样的学历和学位,中标的可能性会大了不少。但那主要还是针对普通的、非985、非211的学校而言,他们很难聘到本科出自985211的博士来本单位工作,于是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那些本科虽非985211,但硕士或者博士是毕业于这类学校的,那些用人单位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而对于985211学校来说,你一个博士生,即使博士学位是从一所985或者211的学校里拿到手的,但是由于你的本科毕业学校并非985或者211,那么对不起,我们还是不能用你。有的学校理由就是你本科不是985,不是211。就这么简单。讲理吗?很不讲理。有辙吗?根本没辙。

从理论上说,这样的选人机制是有问题的。不仅不公平、不合理,也不科学。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在非985与非211的学校里,依然可以出现很多优秀的人才。而在那些985或者211的学校里,庸人也是不少的。我见过两位本科出自于中国最牛两所高校之一的博士生,一位拿的是北大的博士学位,另一位拿的是中国社科院的博士学位。可是这二位来到工作单位后,几十年工作,业绩平平,不仅科研方面几近于零,在教学上也乏善可陈。

至少,只看出身于是不是985211,就断定一定是或者一定不是有用的人才,这种方式太可笑了。但是,中国很多高校至今依然这样来看问题。当然,在那些拼命要读硕士和博士的非985、非211学校的本科生中,也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他们在读本科时,只是一心要考研,对于本专业的课程或者与本专业领域相关联的更为普遍的知识与技能都不是很关心,也不是很关注。他们关注的就只是考研时所必备的那点知识。所以,在某些方面来说,他们考研时,对于所考专业领域里的知识是不够系统的,更谈不上有自己专门而独到的见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他们进入了硕士学习阶段,或者博士学习阶段,他们能取得的成绩依然是有限的。所以,有些985高校的老师们,对于通过考研而进入该校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考察之后,都有点摇头叹气,觉得他们很难胜任专门的研究工作。所以产生这样那样的偏见固然不对,但也是情有可原。

这事看起来就比较麻烦。谁也不能说,本科是985或者211的研究生们,质量就一定很高,但谁也同样不能说,那些本科是非985、非211的研究生们,就也一定能达到更高的学习质量。这该怎么办?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既有效,又公平的办法。

话说回来,其实选拔这样的人才并不是没有办法,只是相关的办法要复杂一些,所用的时间与人力成本要更高一些。比如,在研究生选拔时,除了要了解笔试成绩之外,对口试(或者复试)的方式方法要更讲究些,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真正的水平与能力,这不是做不到。对于应聘求职的学生来说,道理也是一样。如果考核的方式都是更公开的,那么任何以学历较差为由而拒绝录取的单位都应该被视为是违法的。当然,这要以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为基础。西方国家有反对性别歧视和反对种族歧视的相关法律,任何人、任何公司或者单位都不能以性别为由,以种族为由而拒绝录用应聘人员。中国现在似乎还没有这样完整的法律体系,但中国将来肯定也要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另外,对于学历上的歧视,也需要认真研究。如果应聘人员中,确实有真才实学,有较强的能力,那么,只是以学历较低为依据而不予录取,应该也视为违法。只是在操作上,这也是有难度的。因为你要拿到有力的证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能有相关的立法,虽然证据不易完全掌握,但对于用人单位曾经的肆无忌惮来说,多少还是有点威慑作用的。

同时,那些非985、非211的学生来说,你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你要投入的努力要更多些,可能要比别人多好多倍。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严酷事实。不要尽想着,通过研究生的考试就可以轻易地改变命运。没有这么简单。考研之前的努力自不必说,在读研究生以及进一步读博士生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更是你不曾想象过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如果不准备付出最大的辛苦,那么你也就不要指望通过读研究生来真正改变自身的命运。残酷吗?的确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你准备好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了吗?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1098239.html

上一篇:文化创作须从民间吸取营养
下一篇: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

19 周健 熊建华 李方和 陈敬朴 黄永义 陈小龙 王从彦 柳文山 张波 李毅伟 晏成和 韩晓阳 蔡宁 单明 刘清涛 雷宏江 姬扬 张红光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