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gennian 生态旅游、旅游市场、旅游运行、危机管理

博文

读大自然的“天书”

已有 6166 次阅读 2010-9-6 08:01 |个人分类:旅游管理|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大自然, 户外教育, 读天书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生活的根基和智慧的源泉。茂密葱郁的森林,挺拔秀丽的奇峰,奔腾不息的海洋,潺潺流动的溪水,妖娆艳丽的花朵,清脆婉转的鸟鸣,……。大自然用它那万千姿态景观,绚丽多彩的景象,不绝于耳的声音向世人在讲述着什么,仿佛又是一本内容丰富、故事动听、具有生命和灵性的“天书”。那么,作为地理学者,我们怎么样才能读懂这本“天书”;作为地理教师,怎样教会学生试读地理这本“天书”,这大概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提倡地理教育应该强化户外教育,利用假期抽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试读大自然这本“天书”,它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培养环境审美的有效途径。

一、户外地理教育的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地理学是关于地球表层环境和区域差异的科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地方,就在于其研究对象是地理表层客观的事物和现象,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区域差异性,于是田野调查、现场观察、野外考察等就成为地理学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者通过野外考察发现地理现象,通过观察调查区分地理事物,通过归纳发现地理规律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地理研究的重要途径。这种观察自然的方法,不仅可以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熟悉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为日后与地理有关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地理也是环境。20世纪70年代,英国环境教育专家亚瑟•卢卡斯提出了著名的环境教育三维模式,即:关于(About)环境的教育,在(In)环境中的教育,为了(For)环境的教育。他认为,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有三:教育的内容是关于周围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而教育的方法则必须在环境中进行。因此,在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发布的《课程指引7:环境教育》中,强调指出:“环境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学生自己的调查上(包括直接体验),实地学习在中小学具有重要作用,它提供机会使环境成为学习的刺激因素,同时发展有关环境的意识与好奇心。”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2004年孙根年教授出版了《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提出了地理教育的三维结构模式,强调在教学内容中强化地理技术教育,在教育途径提倡“‘通过’地理环境的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强化技能与方法的教育。并且认为,“通过”地理环境的教育是地理学习的第一课堂,是获得地理知识和养成地理素养的直接来源,而野外考察、田野调查和观察实验,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户外地理学习的几个案例
    从学科发展史来看,地理学是人类文明史中最古老的知识体系。在我国,“地理”一词最早见于殷周时期的《周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东汉时王充的解释是:“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唐代孔颖达解释是:“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虽然古人对“地理”的理解和现在不尽相同,但“‘俯察’山川原隰”仍是地理学习的主要方法。在西方,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的《Geographe》。其中,Geo-表示地球、大地,-graphe表示描述、记载。这也就是说:地理学是关于大地描述的科学,而描述的基础则是田野观察。由此看来,早先地理学家大多是旅行家和探险家,他们将探险和旅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事物记述下来,这就是早期的地理著作。
    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其实也是一位旅行家,少年时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一生中游遍祖国大好河山,观察祖国山川地貌,足迹遍及19个省市自治区,将其所见所闻归纳整理,终于写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新方向。由于其语言简捷、文笔优美,也成为景观描述的文学著作。
    德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十分重视地理学的观察与描述,足迹遍及西欧、中亚和美洲。1799~1804年对拉丁美洲进行长达5年的考察,测量了安第斯山的高峰,探寻亚马逊河的源头,还攀登了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采集标本达6万余件,获得大量第一手地理观察数据。回国后整理成十卷本的《新大陆热带区域旅行记》,这是关于拉了美洲的第一部区域地理著作。
   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对黄土高原进行大量的野外考察,50多年来探索的足迹仍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采集了数百万黄土样品并进行实验分析,先后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在黄土成因上有重大突破的“新风成说”,平息了170多年来有关黄土成因的争论;同时,还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将中国的黄土记录与南极冰芯、深海沉积相对比,确立了中国黄土在第四纪与全球变化研究中独特的地位,被尊称为“中国黄土之父”。

三、户外教育与地理知识的获取
   上述这些例子充分说明,地理学知识的真正来源不是阅读书本,而是到野外去进行广泛的观察调查,在接触大自然的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到户外去观察体验,才能促使我们对大自然有更为详尽和透彻的认识。地理学的奠基人尚且如此,更别说处在求知阶段的学生,实践观察既是“读”大自然这部天书的终极手段,也是中学生了解大自然最基本的途径。
    1,环境感知即获得直接经验
     环境感知就是调动起所有的感觉器官对所处环境的感觉认知过程。王羲之《兰亭序》中曾写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中,“仰观”和“俯察”是古代进行环境感知的基本模式。而今,对中学生的户外教育,结合“求新、求知、求乐”的特点,带领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除了让学生对大自然进行仰观和俯察外,还要调动起眼耳鼻身等所有的感觉器官。
环境感知即获得直接经验,是学生深入实地考察,在自然状态下观察,采用相应工具测量,是感知地理事物、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户外教育就是把活生生的地理事实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环境具有很强的实感性、情境性和直观性。在调动起感觉器官考察、感受、经历事件的同时,搜集资料、比较事物的空间差异,在大脑中形成对所处环境的感性认识,也是学生“亲身经历、留下印象”的过程,这些印象即为直接经验。
   2,学习理论知识即获取间接经验
  对地理事物光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因为那些直接经验是分散、零星、个别和具体的,要想形成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系统条理、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即从课本上或教师那里获得间接经验。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既接受直接经验又要接受间接经验,既要获得感性知识又要获得理性知识,既要亲自去发现知识又要接受书本知识。可以说户外教育是获取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是对感性知识的追问和慎思,是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也是“形成经验”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的直接经验进行反思、归纳和迁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清晰地认识地理事物,揭示其相互关系和时空变化规律,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知识,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地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学生通过“实践—认识”掌握了地理学方法,学会了地理知识,对大自然这部“天书”形成初步的认识,但是如何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也就是“再实践”的过程。因为,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实践—认识—再实践”,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完整过程,户外教育是获取地理知识的起点,也是对理论知识进一步验证的重要环节。

四、户外教育和景观环境审美
    大自然不仅是一本神秘的天书,吸引人类的好奇心去了解它,更是具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体,人类渴望与其和谐相处。大自然丰富的情感主要通过自然美来表现,学生感知大自然,就是欣赏美和体验美的过程,愉悦的心情和对美的赞叹随之产生。大自然作为具有深厚性的教学资源,本身具有环境审美功能的渗透。户外教育也是让学生发现美,并以美育德的自省过程。
     1、发现美欣赏美
    大自然是美的,但是更需要有发现美的心灵。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只有深入到自然环境之中才能深刻感受到。户外教育是让学生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被大自然的神秘、和谐和美妙所感染,在探究自然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有序性、守恒性以及和谐统一性,这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启迪和净化。
    学生可以感受到美,但是对美的欣赏能力决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必要的训练。户外教育就要担当起此功能,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渗透审美教育,避免学生对美的肤浅体验和感受,要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懂得每个人都有享受大自然的权利,更有保护大自然的义务。
    2、寓情于美以美育德
    大自然的情感融入在自然美之中,一个人对待美的态度和行为,恰好可以体现他的道德素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使人们能欣赏自然、尊重自然和善待自然,希望自然界的美可以永恒,行动上必然以保护自然为目的,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并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别人。这是自然界的美在人们德行上的映射,也是人们通过实际行动与大自然的和谐,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中学生正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面对大自然,教师可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例证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万事万物是对立统一的,真假、善恶、美丑总是结伴而生,我们在感受大自然和谐优美的时候,难免也会有不好的景象印入眼帘,乱砍滥伐森林、肆意污染河流、排放有毒气体、破坏名胜古迹等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使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水土流失、沙尘暴、臭氧空洞、全球变暖,如若我们继续肆意妄为,势必引起大自然的愤怒。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是进行户外教育的反面资源,在观察美的同时将正确的道德规范,健康的价值观渗透其中,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情感,建立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户外教育不仅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中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只有“知、能、情”三要素和谐统一,才能促进中学生了解自然和保护自然,真正读懂大自然这部“天书”,并可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https://m.sciencenet.cn/blog-74315-359769.html

上一篇:管理中管与理、知与行关系的思考
下一篇:好论文抓四点

8 张焱 杨秀海 蔣勁松 鲍海飞 曾庆平 唐常杰 杨华磊 赵旭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